第十三章 软硬兼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一个豪门大户姓孙,我到了他们家门口,递上拜帖。不一会儿下人出来对我说他们家老爷不在,请我下次再来。我问他:他们家老爷什么时候回来。那下人回答我说他也不知道。靠,用这种手段想拒我于千里之外。我当时火就来了,大声对那个下人说我就在这里等着,一直到他们家老爷回来为止。可能是我的面部表情又或者是我的名声下坏了那个下人,他连骂我无赖的勇气都没有,就赶快关上了门。不一会儿,下人出来告诉我说他刚才没看到他们家老爷原来就在他们家的书房里,误以为他们家老爷不在家。现在他跟他们家老爷通报过了,他们家老爷让我到前庭去想见。
那下人领我到了前庭,就看见那里坐着一位穿着打扮类似于现在社会当中中年读书人的人,想必这就是这家的老爷了。我走进前庭,向他行礼,可是一直到我快要走到他跟前的时候他才起身向我还礼,态度很不礼貌,而且前庭上甚至连一杯茶都没有放。我忍了忍,现在是有事相商小事情还是先放一放吧。
“久仰孙老先生大名,今日晚辈特来拜见,还希望孙老先生多加指教。”
“不敢当,孙某人虽然不才,但是也不屑与贼人交往。晚辈两个字你还是不要再提了。刚才阁下在我家门前明明能看出我不想见阁下,可是阁下竟然不顾我的感觉,强行要来相见。阁下的脸皮还真是天下少有啊!”
看来这老家伙真比那个下人强多了,至少胆子大了很多。我对他说:“昔日,刘备三顾茅庐用诚意感动诸葛亮,方才请的诸葛亮出山。今日在下也希望能够做到用诚意打动孙老先生,就来了。”
“哈哈,孙某自认不是诸葛亮。看阁下的样子似乎也于刘备相差甚远,阁下有什么话还是明说吧,孙某不喜欢罗嗦。”
“痛快,孙老先生不愧是英雄豪杰,快人快语。今日在下来就是为了给孙老先生提一个在下看来还算不错的建议。”
“你说说看。”这老家伙头也没抬一下就给我来了这么一句。
“听说孙老先生一家自古以来都是以务农为生,不知年收入如何呀?”
“唉,还算能够维持一家人的温饱吧!”看来这老家伙对他现在的生活也是很不满意,看来我今天在这里有门了。
“你有什么办法?”这老家伙用一种轻蔑的语气对我说。
“不知老人家有没有想过做食盐生意。想当年,齐桓公与明相管种的著名对话官山海当中,管种就明确指出食盐是人们生活所离不开的一种生活资料。而现如今我朝的食盐的晒制工艺已经大大超出了齐桓公当年,你想想看如果你的食盐能够让全县的人满意的话,你每年就会有几千两银子的收入,已经不低于你的几千亩地的收入了。如果你的食盐能让全天下的人满意的话,我就不太清楚你每年会有多少收入了!所以我认为食盐生意是一件一本万利的生意。”
“原来今日阁下来我家是为了劝说我放弃农业,转做食盐生意。先不说这生意方面的事情我不台懂,就算是阁下愿意给我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阁下现在能说了算的地方恐怕只有这一个县吧。老实说我实在看不出如果仅仅只有这一个县能给我提供多大的利润,为了这么一个不太大的利润让我冒这么大的风险,我实在不愿意做。送客。”
“孙老先生,先不要急着赶我走。我再说两句,没错,就这一个县确实不能给孙老先生提供多大的利润。可是我相信一句话:风物长宜放眼望。任何事物我们都不能只看现在,如果我占领一个府呢?进而或者是全山东半岛,又或者是全天下呢?恐怕能给孙老先生提供现在你根本做梦也想不到利润吧。话再说回来,现在全天下土地兼并严重,有多少人没有土地耕种,如果这些人形成一股力量的话,恐怕现在的天下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人主动放弃手中的田地,转手去经商的话,我敢保证他一定是个大赢家。因为老百姓有了土地手里边就会有卖粮食所得到的余钱,这样老百姓自然就会把手中的余钱拿去消费掉,这样以来商业就会兴旺发达。商业越兴旺发达,就会有更多的人从事商业,从而商业就会更兴旺发达,这样以来全国的商业和农业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而受益最大的就是那个最先进入商业的那个人。”
“风物长宜放眼望,说的好啊!”老人家低头想了好一阵子终于抬起头来对我说:“老夫今日听君一席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啊!老夫决定了以后就弃农经商。”
“谢谢老人家深明大义,今日打扰了,我还有事。改日我再与老人家商量具体的细节。”

“既然,阁下还有别的事。老夫也就不再强留了,送客人吧。”
“告辞。”
我高兴地走了出来,终于说服一家了。
我走后在孙老先生家里,他们一家人开了一场紧急的家庭会议。
“爹,你为什么要答应他呢?你不知道经商有多大风险吗?有可能要家破人亡的,现在我们安安心心的从地里面获得一点收入,尽管不高,但是我们心里塌实啊!”
“难道你爹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可是你也不看看,刚才那人的架势,嘴上说那些没有土地耕种的人如果形成一股力量的话会对我们是灭顶之灾,可是他的实际意思是说如果我们不答应,他的军队就会来消灭我们。做仅仅是有可能要家破人亡,可是不做却是铁定要家破人亡。如果在现场的是你们,你们会选择做还是不做?”
“这么说,爹你使被他逼迫着这么做的?这帮无恶不作的贼人。可是我不明白,你不是说我们家在朝廷有人吗?你为什么不去找一下他呢?”
哈哈,朝廷!老人家叹了一口气说:“你还以为是十几年前啊!现在的天下可是比不了以前了,现在天下外有外夷虎视耽耽,内有四处狼烟。朝廷还自顾不暇呢怎么来管我们。而且当他说出这件事情的前景时,我到以为这是我们这个家族飞黄腾达的一个好机会。”
就这样,我用当年美国在这个世界上屡试不爽的方法——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顺利的拉拢了孙家,朱家,张家,荆家,石家五个豪门大户。同时给出了食盐,布匹,药品,粮食,马匹牲口等五种人们生产生活必须的商品的专营权。同时我也跟他们一起讨论制订出了第一部简陋的《商业法》以实现经商活动时有法可依。这部简陋的《商业法》主要是规定了商人的权利和义务。在宋朝,商人位于士农工商的最后一位,法律明确规定商人外出必须穿上两种不同颜色的鞋子,用来区分商人和其他人。可想而知商人的地位到底怎么样了。我的这部《商业法》明确规定商人享有与其他人一样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政府要为商家提供良好的交易场所,同时全力打击区内的不法行为,保护商业交易的正常进行。同时商人,也要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比如依法纳税等。商人不得囤积恶意拉高商品的价格,否则政府有权利强行没收其囤积的商品。这五家也给我提供了三万亩的良田,可是这跟公孙胜提供给我的本县有一万多人没有土地耕种的数字还是相差太远,没有办法。
几个月过去后,那些先前排斥我的豪门大户看我这几个月来秋毫无犯,又看到先前同意我把主要注意力从从事农业转移到从事工商业上面去的建议的五个豪门大户都已经获利颇丰。渐渐的也有其他十几家先前排斥我的豪门大户来找我,想要弃农经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以后。我总共拿到了十来万亩的良田,代价是我几乎放弃了所有我认为没必要必须由政府控制的所有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权利。不过我认为这个代价还是值得的,毕竟我手中有了我可以用来进行我下一步工作的最主要的东西——土地。
我安排公孙胜将这些土地按人头分配给这些没有土地耕种的人。那些农民们看到这是他们自己的土地的时候,还用着怀疑的眼光看着我们的工作人员。当听到我们的工作人员明确告诉他们,这些土地五十年之内都由他们自己耕种,田赋我们政府不会收一文钱,余粮我们政府会全部收购的消息以后那种高兴的场面,如果你没有见到的话你是绝对不会相信的。甚至还有两个老人差点就要向我们的工作人员下跪,中国农民的乡土情结还真的不是一般的强啊!
处理好了这件最棘手的事情以后,我们几乎所有的工作仿佛都进入了快车道:市面上的商铺数量一天比一天增加,经济情况比我们刚来时有了很大的好转,越来越多的人支持我们的政府,报名参军的人数也一天比一天增多。要不是我认为现在的经济状况不适合拥有一只规模庞大的军队而规定军队总人数——六千人我相信现在满大街都是兵了。
也许是现在的农民起义太多了,也许是现在我们这里的消息还没有传到皇帝的耳朵里,有或者是现在的大宋朝已经虚弱的连一只象样的军队都无法派出。总之,到现在为止朝廷方面只有几次派了为数不多的厢军和乡兵来围剿我们,当然这些厢军和乡兵都被我们不费吹灰之力全部予以击退了。我们的根据地也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各位大大,多谢各位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辜负各位的希望,还请各位多多砸票,多多收藏。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