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战前发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位大大:小弟第一次写书,如果各位大大看出小弟写书的什么问题的话,还希望各不吝赐教,小弟一定洗耳恭听。票票方面还请各位大大多砸!谢谢。
第二天一早,喜事就来了,先是朱贵告诉我生辰纲兑换黄金白银的事情完成了,总共兑换了将近五万两白银(按照宋朝的汇率大约两贯兑换一两白银)。我还没来得及高兴,小陈就来找我说先前我安排的去找“金钱豹子”汤隆的那个人回来了,同时带着一个铁匠模样的人,应该就是我说的“金钱豹子”汤隆。我连忙让他将那两个人带到聚义厅里来。
原来那人下山后,按照我的提示找到了武冈镇。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金钱豹子汤隆这个人。看来我的提示有误,他就用钱贿赂了附近几个县镇管理户口的官员,从他们的记录中找到了几个名叫汤隆的人。然后,他就一个一个的去拜访,终于给他在附近的某个村子里找到了正想搬往武冈镇的金钱豹子汤隆,同他讲了一番我们山寨的好处之后,终于金钱豹子汤隆答应跟他一同来我们山寨。
我听完后,大喜,奖给了那人一锭银子。那人兴高采烈的出去了。
我连忙招呼汤隆坐下,先跟他讲了一下山寨的大致情况,又跟他谈了一下山寨准备大炼钢铁,打造兵器的事。汤隆听了大喜说:“这正是我大显身手的好机会。不知哥哥打算如何进行。”
“以汤兄弟看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打造兵器,首先必须要有好的钢铁。如今天下最好的钢铁莫过于西域以西的大马士革产的钢铁。我也曾经同我们的方法进行改进,试图炼出类似与大马士革产的钢铁一样的钢铁。可是多次试验都没有成功。在我看来,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冶炼出好的钢铁。”
看来汤隆还真是个人才,我笑着把以后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焦碳炼钢的方法告诉了汤隆,汤隆沉思了好一段时间,抬头对我说:“恕在下孤陋寡闻,这个办法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可是听哥哥说来似乎很有道理。哥哥,我们试一下吧。”我又回忆起以前在学校时学到的有关于钢铁处理的蘸火,回火等工艺,就跟汤隆大致讲了一下,说这样可以提高钢铁的表面硬度,让汤隆按照这种工艺对我军现有的武器装备做一次全面的修整。
看来,汤隆对我的方法还是有所保留啊!不过也难怪,这时还没有人用焦碳炼出钢铁来(历史上,焦碳炼钢的方法最早出现在南宋末年,到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使用。焦碳什么时候出现我查了很多资料都没有查出来,不过我想既然南宋末年能够出现焦碳炼钢的方法,北宋末年应该有焦碳出现了吧。)至于钢铁处理的蘸火,回火等工艺对现在的人来说那更是天方夜谭了。我让汤隆挨着刘唐坐下,又让杜千挑出一部分工人,交给汤隆去处理钢铁,修建炼钢窑和炼焦窑,我还特地交代了汤隆要注意密封的问题。
过了几日,武器装备全部处理结束了,看着处理后的武器装备比起以前要好很多汤隆才真的相信我了。又过了几日,汤隆跟我说炼钢窑和炼焦窑都建好了,让我去看看。我一看,炼钢窑倒也罢了,炼焦窑却是最原始的土窑。看来这时的炼焦工艺和方法都太原始了。这种炼焦方法是炼焦煤(多为单种焦煤,配煤,焦肥煤)在普通粘土砖窑炉内以土法炼焦工艺生产可燃固体产物的一种方法。在炉窑内不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借助窑炉边墙的点火孔人工点火,将堆放在窑内的炼焦煤点燃,靠炼焦煤自身燃烧热量逐层将煤加热(直接火加热部分);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与未燃尽的大量煤裂解产物形成的热气流,经窑室侧壁的导火道继续燃烧,并将部分热传入窑内(间接加热部分)。高温燃气流(800℃)则夹带着未燃尽的煤裂解物——化学产品排入大气。这个过程延续8~11天,焦炭成熟,从人工点火孔注水熄焦,冷炉,扒焦。这种方法炼焦结焦周期长,成焦率低,煤耗高,不是我们应当采用的方法,也怪我没有提醒他。还好,我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年暑假经朋友介绍,在一家炼焦厂打工,在炼焦方面我还知道一点。
我让汤隆重新修建了一个炼焦窑,中间修建成炭化室,两侧修建成燃烧室。炼焦时将散煤捣固成体积略小于炭化室的煤饼后,从侧面用推车退入炭化室中,利用两侧燃烧室传来的热量,将煤料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至高温,加热过程中,煤料熔融分解,所生成的气态产物由炭化室顶端部的上升管逸出。残留在炭化室内的固化成焦炭,煤料分解固化过程完成后,将炭化室两侧的炉门打开,将焦碳取出,赤热的焦炭可用水熄灭,冷却后即得到可使用的焦炭。汤隆试用了几天之后告诉我,这种炼焦方法炼出的焦炭比以前的好了很多。我心想要是不好才怪呢!

科技在发展,军队的也在发展。现在梁山泊总共的军队大约有六百五十人,其中有五十人跟着朱贵搞刺探情报的工作。这是上次劫生辰纲不得不安排这么大规模的情报队伍,可是,事情已经完成了,再保持这么大规模的情报队伍似乎与梁山泊的实际实力不相符。我命令朱贵留下二十个人,其余人回山寨。从山寨里面的军队中挑选出五十个身手好,人又机灵的军人组成山寨的近卫军,提供最好的装备和伙食,我亲自参与训练,目的就是要将这只军队训练成为我战场上的拳头。目前,这只军队暂时由刘唐带领。水师二百四十余人,八十余艘船,配备大刀和弓箭由阮氏三兄弟分别带领。其余的三百四十人分成八十人的刀兵,八十人的枪兵和一百八十人的弓箭手,分别由杨志,林冲和我带领。本来我是不愿意亲自带兵的,可是晁盖不是个带弓箭手的料,其余各人又不适合领兵,我只好勉为其难了。另外,由我和晁盖两个人组成军队的最高指挥机构,统领全军,内政的事情交给公孙胜管理(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手下没人才啊!),吴用为军队的参谋。
梁山泊这里干的热火朝天,官府那边可就没那么好了。济州郓城县的知县等不回来那些派往东溪村的公差,就立即派都头雷横带一队士兵前往东溪村去看个究竟。雷横到的时候,只看到那些公差被绑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雷横连忙命士兵给他们松绑,清点人数时又发现少了一个。雷横命令士兵四处寻找,自己去问那些公差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那些公差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同时士兵又在后院找到了失踪的那个人的尸体,雷横心想:难道晁盖想造反,这事情一定有内情。他有心想替晁盖遮掩一下,可是又看到旁边有这么多的公差和士兵,遮掩恐怕越抹越黑,没奈何,就带着士兵和公差一起回去向郓城县的知县报告。
那知县听说此事大惊,连忙向济州府尹报告。府尹听说后,不敢怠慢,立即招来缉捕使臣何涛商议。何涛说:“这晁盖早晚不反,偏偏就在查他是否跟劫生辰纲的案子有关的时候就反了,我看一定与生辰纲有关。我听闻东溪村附近有一处梁山泊,有一伙贼人在那里打家劫舍,我看八成晁盖就躲在梁山泊里。”
府尹一听与生辰纲有关,更不敢怠慢,说:“既然是这样,你就带一队人马去把那些贼人抓回来,严加拷问。一定要打听出生辰纲的下落。”
何涛差点要给自己一个耳光,没想到这次拍马屁反倒拍到马蹄子上了。追缴贼人,这可不是什么好差使,不一定有油水不说,搞不好还有可能掉脑袋。可是府尹大人发话了,不去又不行,只好找府尹大人多要些人手。何涛说:“那梁山泊,四周都是深港水汊,如果人手不足,恐怕很难以抓到那些贼人。”
府尹说:“既然是这样,我就调一位办事得力的捕盗巡检,再点五百扑快给你。同你一起去抓这伙贼人。”
何涛领了府尹大人的台旨,回到机密房来,叫齐所有的扑快,挑选了五百个身手好的,配齐了装备,会同那位府尹大人调的办事得力的捕盗巡检,一同到梁山泊来。
早有朱贵的手下,把这个消息告诉我(在这里我提一下,我发现朱贵的领导才能还不错,他把手下的二十个人作如下划分:五个人跟他照看小酒馆,其余的十五个人被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里面选出一个身手最好的,头脑又比较聪明的人做为组长。五个小组每天按照预定的区域在附近巡逻,这次何涛带领的公差就是被其中的一个小组发现的。)。我立即安排应敌,到不是说在我心里山寨即将面临灭顶之灾,我只是把这次战斗当作一次绝好的训练机会,毕竟没有上过战场的训练尖子,战斗力也比不上战场上的伤兵。
大大们,要打仗了,可是作为军饷的票票却是太少了,各位也不希望我们空着肚子打仗吧,还请各位多多砸票,谢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