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未雨绸缪(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雨越下越大,雨水落在地上,然后一齐流到水渠之中。白健问道:“大家说,我们先占那座山为好?”白健想先占太行山,因为他看过电影《太行山上》,他知道太行上是中华的脊梁,战略意义无比的重要。但是他没有一下子说出自己的意见,他希望能有更好的建议。
吴用望着大厅外面的雨帘,思索着措辞,慢慢的说道:“河北形势,南北狭长,东西两面,山海夹峙,足为英雄凭资。依小生之见当先占太行山,我军若能控太行之险,绝河北之要,西顾则太原动摇,北出则幽燕震慑,我料金兵由河北南下必分兵两路,一路取太原,一路逼汴梁,如果我军能先占太行山,那么就可切断由河北南下的两路金兵的联系,并且可以时时威胁金兵后路,只是......”说到这里,吴用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没有再说下去。
晁盖道:“吴学究,你有什么话就说呀,这样说一半留一半,真是急煞人啊!”
白健知道吴用为什么只说一半,因为太行山的西面就是田虎的地盘,如果白健真的在太行山上安营扎寨,那就好比在田虎的身旁钉了个钉子,田虎会答应吗?
白健道:“军师的意思我是明白的,但是太行山我军必占无疑,如果因为顾忌到与田虎的关系而置天下安危而不顾,那我们将成为天下的罪人,”白健想了想,斩钉截铁的道:“所以,我一定要派军马上太行山,我白健可不愿意被后世唾骂!”
方腊问道:“大元帅何时进军太行山?”
白健道:“金兵不日南下,进军太上山自然是越快越好,我决定三日后就派兵去太行山。”
“派谁去?”晁盖道:“这个去太行山的人必需有勇有谋,不然很难成功!”
白健思索着点了点头,问道:“大家说派谁去?”
方腊道:“关胜关将军智勇兼备,足可当此重任,如果再遣神机军师朱武襄助,大事可成!”
“关将军心高气傲,如何愿意去做山大王呢?”吴用摇头道:“再者太行山上或许早已有主,此去之人,不仅需的智勇兼备,更要有一副侠义心肠,方可立足河北!”
白健道:“军师所言有理,那派谁去呢?”
晁盖道:“林教头可当此任!”
“不可不可。”青龙军是义军中战斗力仅次于黑狼军的一支人马,而林冲对白健又感恩戴德,白健正是因为这个才任命林冲做了青龙军的军帅,他怎么会同意白健去太行山呢?
公孙胜道:“我倒想到一人,不知可不可以?”
“谁?公孙先生但讲无妨。”
“浪子燕青!”
白健觉得燕青确实是个人选,他问众人道:“大家觉得呢?”
吴用道:“燕小乙确实不错,只是他是卢员外的仆......”
白健抢道:“我们义军只讲本事,无论身份,他是仆人身份又如何?只要他能解天下百姓倒悬之危,又何必计较身份!”
吴用听了这话,自觉失言,也就不再说了。

最后决定以浪子燕青为主将,神机军师朱武为协助,铁笛仙马麟、九尾龟陶宗旺为副将,白健调拨两千人马由燕青率领,向太行山进发。
燕青等四将领了白健将令,率领人马,避开城池,直向太行山进发。一路上没有大队官军阻拦,小队官军也不敢阻拦,所以燕青率军一路一仗未打,直达太行山下。
太行山南北纵横,连绵千里,山势突兀,峰回路转,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当燕青率军准备入山的时候,他从当地百姓的口中得知,这太行山已经有主了。百姓告诉燕青,这太行山上的那支人马的首领名叫李二棒子,约莫有三百所人。这李二棒子是本地人氏,因与当地恶霸结仇,恶霸乘李二棒子不在家中,将他一家全部杀害。李二棒子回来后,闻知家人遇害,大为悲痛,独自一人,手提菜刀,深夜潜入恶霸家中,将恶霸一家老小,不分良莠,全部杀死,只可惜当时凶手不在家中,逃过了一死。后来,为官府缉拿,便逃上太行山,拉起了杆子。
李二棒子这人在当地从不骚扰穷百姓,只抢地主豪强,抢得的粮食财物也分些给百姓,所以他在当地穷百姓中名声还不错,都说他是劫富济贫的好汉。
怎么说服与争取这个李二棒子便成了摆在燕青面临的首要问题。朱武提议,攻进山去,把他们解决,他们才二三百多人,而义军有两千之众,消灭他们不是绰绰有余吗?
燕青笑着对朱武道:“他在这山里能和官军周旋这么长的时日,咱们进攻就真有把握消灭他们吗?再说我们义军可不能做那种大鱼吃小鱼的事,三山五岳的朋友多着呢,咱们能全部消灭吗?”
朱武沉思道:“一山不容二虎,我们不可能与他们共在一座山上而相安无事的,那该如何是好呢?”
燕青哈哈大笑道:“不能消灭他还不能和他做朋友吗?走,咱们去会会这个山大王!”
************************************************************
相关历史材料:燕青真人真事考
王利器先生在其《<水浒传>真人真事》一文中引用了宋代熊克《中兴小纪》卷十九一则史料云:“自靖康以来,中原之民,不从金者,于太行山相保聚......梁小哥者,有众四千,破神山县......副总管判官邓□将而讨之,金军遥见小哥旗帜,不敢进。既而有都统马五者......与小哥战,败而死。小哥名青,怀卫间人也。”
燕青在《水浒传》中被呼作小乙,小乙也是当时劳动人民所常用的名字。小乙又作小一,由于燕青在太行山地区与侵略者作战,为人民所热爱尊敬,大家都亲切的称之为小哥。在《水浒传》中,李师师称燕青为小哥,就是证明。
燕青故事本来就发生在太行山,但是后来传到南方《水浒传》作者那里,梁青传讹了,传成了燕青,正如郑某传成邓某一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