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山重水复疑无路(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清早,我瞪着双熊猫眼,江恚却已是在院中等着我了。我有些意外,以为他至少会和以前一样消失个几天。“大哥。”我唤了声。江恚转过身来,却是一脸憔悴,“四妹。”一盏茶,横在两人之间,飘袅的热气无形中划出了一道屏障。两人都沉默着,没有开口,就这样坐了不知多久。“大哥……恭喜你了。”我终是没忍住,先打破了沉默。江恚看着我,眼中透着几分无奈,自嘲道,“恚,终未辜负江氏一族之望。”我搅着绢子,不知该做何反映。
江恚瞥了眼一旁的凤堑,“倒是把好琴。”我叹了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得了凤堑,怕是惹了一身的麻烦。”江恚又收回视线,重新看着那盏茶,“大哥,你的梦想是什么?你当真心甘情愿要尚那馨媛公主么?”我问道。江恚似有惊异地看着我,苦笑了声,“身为江家的长子,这些都为兄必须要去承担的。四妹……大哥真不愿你也被卷进这些是非里……”“大哥,我有时候想,倘若我们不是江家的人,只是普通的平民百姓会不会更过的更逍遥自在些?”江恚凝望着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这样的生活是我心之所向,然,仅存于心矣,有舍无求方能换来一族之安。”我摇了摇头,“大哥,那你心系之人又当如何?”“但求……铭记于心。”江恚柔声答道。大哥,你的担子太沉,我又能为你做些什么?
戴着玲珑玉镯,我开始频繁地往来于宫内。皇宫又名太极宫①,是太极宫、东宫、掖庭宫的总称,位于长安城中央的最北部。太极宫设南北两门,南门为正门,又叫承天门。它正对长安城的中轴线天街和朱雀大街。门外与皇城之间,是一个宽达四百四十米的广场,许多重大朝外活动,多数都在这里进行。皇帝居太极宫甘露殿②,皇后则居立政殿③。太皇太后贾氏因为身患风湿病,厌恶太极宫内潮湿,便搬到了大明宫④。起初我只到立政殿陪江楚涵聊天解闷,有时候也会遇到欧阳馨媛。对于这个未来的嫂子,我也只是行些基本的见礼,并不想多接触,反倒是欧阳馨媛总是问起江恚的情况,我的都是含糊带过,不再多言。适当的时候,江楚涵引我去了大明宫晋见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贾氏,今年七十又六,身子骨仍很硬朗,与我十分投缘,几番下来对我也甚是疼爱。
“芸儿,今天又要给哀家讲什么趣事呢?”太皇太后乐道。我鞠身行了礼,“芸儿这些粗俗之事,怕是入不得太皇太后之耳呢。”“啧啧,又跟哀家耍嘴皮子了。哀家就喜欢你说的粗俗之事。”太皇太后假嗔道。我掩嘴一笑,“是,芸儿遵旨。今儿个芸儿给您讲讲《狼》⑤的故事。”“启禀太皇太后,庆安王爷到。”一内监入的厅来禀报道。“朔儿来啦,快让他进来。”太皇太后催道。只见欧阳朔已是翩翩而至,“孙儿见过皇祖母。”“朔儿,可赶巧了,你也来听听芸儿的故事。”欧阳朔看了我一眼,“诺。”我有些不自在地看着他,怎么今天这个时候来请安,往常不都是巳时⑥来的么?
我瞄了眼老太太,只好道,“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太皇太后一惊,“这可如何是好?”我笑道,“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呦,这可真够险的,然后呢?”太皇太后面露焦虑道。“太后莫急。”我劝慰道,“少时,一狼径,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露其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方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

太皇太后叹道,“狼子野心,防不胜防。”欧阳朔点头道,“皇祖母说的极是。”老太太又看我道,“芸儿觉的呢?”我笑了笑,“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桀骜的身影冷声道,“然,此屠,初始之时尚有惧意,以投骨相妥,乃下下之策。狼子野心,岂会轻易改变?初始之时,便理当暴起。”汗~这还真是欧阳朔的风格。我扯出一丝笑意,“屠惧乃人之常情,其悟及时,方才不致误了性命。”“瞧你们俩说的,俩人都有理。”太皇太后笑着命人端了葡萄上来,“快尝尝这西域的葡萄,味道当真是不错呢。这几日老毛病又犯了,太医开的方子都不甚见效,看来哀家的时日也不长了。”欧阳朔眉头微拧,恭谦道,“孙儿惶恐,皇祖母寿比南山,莫要妄自菲薄才是。”我亦跪了下来,“太皇太后寿与天齐。”
老太太一把扶起了我,“好好的,怎么又多礼了。”说完叹了口气,“你们都是乖巧的孩子。只是朔儿,眼见媛儿都有归宿了,你的正妃怎还未有着落呢?”欧阳朔正色道,“现在夏熵可谓多事之秋,我等理应先助皇兄分忧才是。”太皇太后复又道,“太子弘都逝去多年,皇后一直无所出,也不见后宫哪个妃嫔有动静。现在唯有媛儿这几个帝姬,皇室根基不稳,天下亦不安稳啊。如若子嗣依旧单薄,怕是要……”老太太的意思,我们心知肚明,皇帝也是体弱多病之躯,如果突然薨逝,皇子又仍没有出世,那么只能从宗室中寻找下一任继承人了。放眼整个宗室,欧阳朔算的上是最佳人选了。(PS:下一章将有小**出现哦,敬请期待~西西~飘走~)
①太极宫:建于隋初,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京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整个太极宫的规模宏大,东西宽1285米,南北长1492米,是今天故宫的三倍。
②甘露殿,为皇帝的寝宫,太宗皇帝便在此批阅奏章,读书、用膳,以及宣招嫔妃侍寝。
③立政殿:为唐初皇后的住所,贤后长孙皇后便居住于此。史载贞观十年(636年)六月,皇后病危,嘱太宗以后事。己卯,崩于太极宫立政殿。
④大明宫:大明宫,原称永安宫,是贞观八年,李世民为其父太上皇李渊所修的一座避暑之宫。李渊死后,永安宫改名大明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沿袭唐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
⑤出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⑥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时至11时)。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