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琼珠碎落圆(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女甲和少女乙不知疲倦,又唧唧歪歪了一阵子,我在对面佩服的是五体投地。“皇上驾到!皇后娘娘驾到!”随着一声尖细的公鸭吼,全场的人都齐刷刷地跪了下来,我只好跟着人家,装模作样地行着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有那么一会,我一恍神,真以为我是跟着什么剧组拍戏来了~“各位卿家不必多礼,平身吧。”我悄悄抬起头来偷瞄了眼,这个欧阳明除了龙袍闪亮了点,就一幅弱弱的样子,也难怪他抓不住实权了。至于他旁边的女人——擅衣钿钗①,给人以温婉贵气的感觉,想必是我的“大姐”江楚涵了,倒也人如其名,确实是个楚楚动人的美女,只是好象配皇帝还太浪费了点~
“魏进,今儿个都准备了什么,给朕说说。”欧阳明颇感兴趣问道。“启禀皇上今次有良酝署②新出的竹叶春,口感醇厚,是上等佳酿。”光禄寺卿③魏进说道。一旁的太监机灵地斟了杯酒,欧阳明抿了小口,点头赞叹道,“好,果真是好酒,赏!”“谢皇上赏!”魏进随即又拍了拍手,一群宫女鱼贯而入。“启禀皇上,御膳房这次准备了光明虾炙,同心生结脯,七反膏,单笼金乳酥,婆罗门高面(笼蒸),见风消(油浴饼),玉露团,汉宫棋,佛喻莲心,蟾儿羹,康安饺,巨胜奴,贵妃红(加味红酥),长生粥,通花软牛汤,生进二十四气(馄饨),一了百当等七十八道菜式。”一了百当?话说我曾经吃饱了撑着,在新华书店买了本叫什么《宫廷御膳密录》的书,里面就有这道一了百当的菜式,名字是奇怪了点,可是按照书上提供的秘方来做,味道确实很好,不愧是御膳。欧阳明满意道,“各位卿家莫要拘束,随意便好。”
这时我才开始打量起美男旁边的人。阮霄,说是太傅,也还真象那么回事,一看就是位学识渊博的人士,身为两大首辅之一的他和江巍然一样有双深不可测的利眼。至于阮霄左侧的人,我就吃不准了。据说美男有两个兄弟,大哥阮霆官拜门下侍郎④,二哥阮溱飞为中书舍人⑤,坊间只道阮霆好画,阮溱好棋,看那人的姿态,我实在是不好下判断。思忖间,欧阳明开口道,“去年赏荷宴出了不少佳作,朕记忆犹新,特别是阮霆的那句‘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可谓上乘佳句。”“谢皇上赞誉,阮霆不敢当。”阮霄左侧的人覆手拜道。再看江姝,却是早已是羞红了脸,似不敢抬头看他,我打趣道,“二姐可要把仪态端好了,不然你家夫君可要吓跑了。”江姝白了我一眼睛,脸色更加绯红。江菲琳拍了拍江姝的手背,又另有意味地看着我,“二姐,真是好福气。”
“皇上,往年都是在座的贤良们赋诗,了无新意,不如这次由各家小姐来赋赋诗可好?”江楚涵提议道。“好,妙哉,不如就由江相家开始如何?”“臣惶恐。”江巍然朝江姝使了个眼色,这可搅乱了江姝的一池春水,她慌忙地答道,“不如由臣女先来。”江楚涵相视一笑,江姝反而更加慌乱了,“臣女……臣女……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她又顿了顿,抬头看了江楚涵一眼继续道,“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作的……倒也工整。”欧阳明说道。江姝如释重负,“谢皇上指点。”江菲琳朝我莫明一笑,娓娓说道,“臣女作的是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好一个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琳妹的文采可堪女中五柳⑥!”江楚涵叹道。江菲琳羞涩一笑,“娘娘过誉了,都是粗浅之词。”欧阳明也赞道,“未想到琳儿的有此等才华,难得难得。赐绸绢十匹,玛瑙两串。”江菲琳作惶恐状道,“谢皇上恩典。”在场的人都赞许地看着江菲琳,阮霄看着江菲琳,又睨了眼江姝,“江家有女,幸甚至哉。”江巍然笑道,“阮兄客气了。”

“四妹,该你了。”江菲琳提醒道。看着她恶趣味的眼神,我开始怨念了,怎么这个作者老安排这种没营养的情节,多恶俗啊。(作者:0。0|||自己水准问题,还怪我~)我不得不又开始浪费我所剩不多的脑细胞,只好借用一下各位先圣的诗句了,各位先圣可别怨我,我这也是被逼的~美男忽然朝我展示了一个桃花乱飞的经典笑容,还顺便盗版了我的“V”字手势,算是鼓励。心中一暖,这个死妖男总算还有点良心。我深吸了口气,对着帝后“甜甜”一笑,李白大叔,对不住您啦,“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安静,全场出奇的安静,难道是李白大叔的诗出了问题,还是这诗不是这个时代欣赏的类型?那可咋办~就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不知哪里响起一记掌声,众人方才跟着鼓起掌来。“好诗,好诗!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好!”欧阳明一脸惊奇地看着我,“江卿府上真是尽出无双儿女那!”江巍然笑着一拜,“谢皇上赞誉。”江楚涵眼带笑意,“芸妹,真是大有长进,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本宫甚感欣慰!”欧阳明亦笑着看江楚涵,“此诗不仅对仗工整,还怀着点女儿家少有的英气,立意也算难得,算是难得一见的好诗!”我听的是极不好意思,李家大叔如果知道俺剽窃了他的成果,搞不好也气的穿过来找我算帐了~
①擅衣钿钗:皇后燕见宾客时所穿,分十二钿,服用杂色不施彩,加双佩小绶,首饰大小花共十二对。
②良酝署:负责为宫中酿酒的机构。
③光禄寺卿:负责饮食的官吏,从三品,相当于现在副部级减级别。
④门下侍郎:秦、汉有黄门侍郎,与侍中俱管门下众事,为帝王近侍。南北朝时地位逐渐提高,参与朝廷大政。唐天宝元年(742)改称门下侍郎。至德二年(757)仍旧名。大历二年(767)再改为门下侍郎。唐门下侍郎,本正四品上,大历时升为正三品,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别。
⑤中书舍人:《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减级别。
⑥五柳:陶渊明(约365-427)东晋大诗人。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是东晋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诗人。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而且开创了田园文学这一文学潮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