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转轴拨弦三两声(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仰望着天空,良久不语。清风徐徐吹起,扬起我的群角。樱花随风而逝,漫天纷飞,迷离着我的双眼。花瓣飘落掌心,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虽然只是瞬间,粉色的灵魂却也得到了释放,“葬魂”一词从脑中隐现,“大哥,刚才的曲子可否教予小妹?”江恚如玉的脸上闪过一丝无法琢磨的表情,随即又温和地笑着,“好。”我们端坐于树下,江恚耐心地教我一指指地适应着琴弦。在他弃而不舍的精神下,我总算大致了解了指法。其实小的时候,也被老妈逼着学过古筝,只可惜我没耐性,学了几天就嚷嚷着不肯学了。反而是若琳,小小年纪就对古乐类极有造诣,一学就会,所以我们家总少不得各种古乐声。直到爸妈都在那次空难中失踪后,古乐声都消失了,只剩我们姐妹二人相依为命,那些日子……
“四妹?”清风又起,似乎也将江恚的话音吹散了。“不好意思大哥,我又出神了。”我神色黯然地低下头,“大哥这曲可有名字?”“尚无,这曲是我前日刚谱成的,不如由四妹来定吧。”江恚侧过脸去,静静地看着樱花。“此情可待成追亿,只是当时已惘然。便叫‘惘然’如何?”我试着拨动琴弦,音调断断续续,到了后来,几乎有了哽咽之意。“真是愧对大哥这个师傅了,我还是弹不好。”“惘然……倒也是个好名。良玉非一日琢成,毋需多虑。”江恚整理好琴,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也不便打搅,先告辞了。”白色身影转身离去。“大哥……”我坚定地看着他,“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我不再是以前的江芸芸了。”我确实不是以前的江家小姐了,大哥你可明白?江恚转身一笑,夕阳下的笑容是那样的温暖,随即消失在了花园尽处。
我苦笑着叹了口气,这几天听兰儿有一茬没一茬地提过一些江四小姐的事迹。拼凑起来外加本人的推理,大致就是,这位小姐某天见到了翰林院的某位同志,然后惊为天人,害了相思病。据说该同志喜欢五书中的《礼》,江四小姐也整日拜读《礼》来睹物思人,相思成疾,被江巍然狠狠训斥了一番,结果全长安都知道江家出了这么个痴女。后来该同志跟着使节团去了西域,这江四小姐也不知使了什么法,竟然逃出了江府,眼巴巴地要去找这位同志,这样一来,江痴女的名号就更加响亮了。听说这个使节团在前几天回来了,那么江恚所说的“他”应该就是那位翰林了。我狂汗~我这背的什么黑锅啊!简直比窦娥还冤!(作者:你活该~芸芸:你这个后妈也太狠了吧,我要去妇联告你~作者:主啊,请宽恕无知的人吧。芸芸:你。。。。。。)此后几天,江恚不再出现过,根据兰儿的八卦说法,江恚是被皇帝拖住了,不知道在商讨什么大事。而他院里的小厮送了把琴过来,看来他是想让我磨练琴艺?琴的做工很是精细,摸上去很有质感,看的出是好家伙。一双金色凤凰腾云嬉戏,遨游琴间,在阳光下若隐若现,真叫那个绝啊。如果拿回现代去的话,少说也值六位数!我痴痴地笑了起来,沉浸在幻想的天国中,兰儿哭笑不得地看着我,直到一片树叶砸到我头上……

在我的唉声叹气中,迎来了江四同学的娘亲,“芸儿,快准备一下,老爷在前厅等着呢。”啊?一听说要见江巍然,我的心就开始七上八下的。能做到宰相的人自然不会是什么蠢人,如果让他看出我哪里不对劲,我小命岂不是要玩完?我心虚地被兰儿侍弄着,挑了件最不起眼的衣服,怀着忐忑的心跟着出了凝水园。第一次踏出这个园子,看着一路的风景又暗暗称奇。真不愧是江府,这一草一木看起来都不是什么俗物,亭台楼隔,湖廊曲榭也都很有看头,看来这个江巍然也是个颇懂享受之人。
“小姐,到了。”兰儿低声提醒道。啊?抬眼望去,对上了上座的男子。一张棱角分明的脸上有着一双狐狸般深沉的眼睛,年纪大概五十岁上下,一副不怒自危的神态,不用说这个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江巍然了。我暗暗换了口气,又打量着一旁祥和的妇人,有点病恹的样子,她身后的江恚朝我友善一笑,这妇人必是大夫人无疑。下座右侧的这位夫人有着极有韵味的柳叶眉,她身后的女子和男子都十分清瘦,看来这个是二夫人了。我转过头去,瞥见左侧略微丰腴的三夫人,她身后的江菲琳果真如传说中一样是位气质出尘的美女(只是偶还是觉的韩娉婷同学长的更耀眼些~汗~),美女抬高了下巴,不屑地看了我一眼,我很无奈,怎么在夏熵见的美女个个对我横眉竖目的?莫不是我脑门上招摇地写着“我是登徒子”五个大字?“咳~”大夫人干咳了一声,我回过神来尴尬地说道,“见过爹爹和各位夫人。”偶滴娘紧张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你闯祸了。“呵呵,看来芸儿的心还在《礼记》①里呢。”柳叶眉摇着团扇笑道。江巍然神色复杂地看着我,没有发话。三夫人也跟着笑了起来,“瞧姐姐说的,以咱们芸儿的本事,要是男儿身的话,定是能进翰林院的。”她这一说满堂的人都齐刷刷地看着我的反映,好象在看什么笑话一般。
①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到西汉前期《礼记》共有一百三十一篇。相传戴德选编其中八十五篇,称为《大戴礼记》;戴圣选编其中四十九篇,称为《小戴礼记》。东汉后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专称《礼记》而且和《周礼》、《仪礼》合称“三礼”,郑玄作了注,于是地位上升为经。书中还有广泛论说礼意、阐释制度、宣扬儒家理想的内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