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回 三清共议将来劫 一世难明昔日尘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天师率了静渊子,却不到那灵霄宝殿,向清微天玉帝寝宫而去。
静渊子进了寝宫,见玄穹高玉帝也不知何故,面色阴沉,斗胆的壮了口气,请了个玉皇躬安。
玄穹高玉帝微抬金眼,微嗯了一声,把案上文册交侍仙传下与静渊子。静渊子接过文册一看,手微微轻抖,如在酆都山内北阴殿上,见他弟子阴司簿一般。却见那文册含了二封上奏,一封是东岳大帝,转座下行污司之文,说道这静渊子仗得地仙之能,欺凌阴司鬼使,乱坏阴司法纲;一封却是北阴殿,倒不说那静渊子硬闯酆都地府之事,只道静渊子无视阴司行文,拷打阴司鬼使。又在修得天仙之后,以五鬼噬体之毒刑,恶杀东岳地狱行污司所属狐女一名,尚妄图连诛其他人等。两封上奏表文之后,俱道因静渊子原为地仙,已不在阴司所管,今又修得天仙之位,飞升九霄,唯伏上表已陈所犯之事,尚望玉帝论罪,以服下界众神。
表文如下:
”下界酆都地府北阴大帝臣烈山氏炎帝,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百拜上言。谨奏下界蜀中青城掌教静渊子,原乃地仙,护其门人之过,私拿东岳座下行污司之属,杀彼形躯,噬其亡魂,刑残而恶,有伤天和,有干天条。臣闻天仙之众,当乃超脱于世俗之外,行正道之事,扶生灵之危难,求疾苦于大慈。今静渊子教下,好盗窍**,谋利夺财,坏人妇女清白,取人未罪生命,足见静渊子管教不严,御下无方。因静渊子原属地仙,阴司不敢存录其生平之事,今又为天仙,况长久于天界,有伤天威清正之名,帝德巍峨之恩。臣下界鬼神,不能**,特上干天听断宸聪伏唯赍表奏以闻。“
静渊子看罢,脸色一白,大汗如雨,双唇喃喃,道:“启禀陛下,小仙冤枉呐!”
张天师在旁,原想玄穹高玉帝宣见静渊子,必是有好事,或委之仙官高职,那料却是如此,悄自瞄了下文书,便道:“启禀陛下,臣以为,下界鬼神,素来远离圣化,滋事生乱,包污藏秽,还望陛下明察,可着天官查访再行定择。”
静渊子闻得祖师爷如此说话,拱起双手也张声说道:“启禀玉帝,小仙在下界一直兢兢修道,以除魔诛妖为任,每逢民间灾祸,又广施粥斋,设以水陆法事,超渡亡魂,从未敢疏于修道立身。每逢我皇圣诞,更张灯结彩,敷圣符于百姓,洒圣水于凡土,赋表梦香,以彰陛下天恩天德。是臣修地仙之时,偶遇鬼司阴乱行事,叱以正声,出手薄惩,以至彼等心中有冤。臣修得地仙以久,那些阴司鬼神自无他法,遂谴妖媚狐女,以诱我门下弟子,败坏道门风气;一事不成,又欲以淫药色躯相诱小仙,遂有追拿狐女之事。那料那些妖媚淫秽之狐属,竟与东岳酆二府相有关系,遂污蔑小仙阻拦阴司鬼神行事之名。”静渊子说罢,把眼自手缝间偷偷瞄上,见玄穹高玉帝脸色稍缓,暗舒了口气。
又道:“启禀玉帝,小仙在下界之时,常见那阴司鬼神附凡人之体,行崇乱之事,索人钱财、生畜以为祭享。更有甚至,以生人为祭,以童子童女为血食,自语为天地至宰,掌万物生死,不表天庭玉皇之名,还望我皇,为小仙正名!”说罢,跪阶一拜,双手扶地不起。
玄穹高玉帝金眼微睁,半响方挥手道:“你且起来,下界鬼神,久不服教化,朕也知晓一二。你乃大天师门下,大天师一意匡法,扶助天庭,其心可表,又闻灵宝天尊赏识于你,想必决非奏中所说之人。”
静渊子忙起身道:“陛下英明!”
玄穹高玉帝又道:“但两处大帝上报,朕自不能不使安他们之心,为此朕命你为九天金阙下界行善仙使,务必事事为善,日日行善,他等自无话可说,时日一到,朕自让你高升!”
静渊子压住喜跃之心,诚惶诚恐道:“小仙自不敢辜负陛下之恩。”又道:“小仙自事事为善,好教天下黎民百姓为知,玉帝恩彼诸天诸土。”
玄穹高玉帝嗯了一声,道:“那却不可,朕身为玉帝,天天下界为善,教天庭诸神得知,成何体统。你但须宣乃玄武上帝之灵显,彰玄武上帝之仁恩则可。”又玉手一挥,当空现出一大帝之像,修脸长须,顶罩紫虚圆光,被发黑衣,着金甲圈玉带,手仗宝剑脚蹈龟蛇,从者高执“玄武大帝”黑旗。玉帝道:“你则按此画像装着行事。”
静渊子俯身道:“遵玉帝旨意,但小仙宝剑乃青城山镇山之宝,遗于下界师弟,恐若遇巨妖凶鬼之辈,有所不支!而且这足下龟蛇,小仙恐变化之能,未能如实。”
张天师忙道:“我道门法力,神通广大,又有陛下威名,那有不支之理!”
玄穹高玉帝呵笑道:“朕赐你一剑,乃昔日东王公,今日东华帝君之佩剑,名为苍灵宝剑,正应生机之德。”说罢,一柄青灵灵,遍有木纹龙鳞之剑,在虚空中一晃,便到了静渊子手中。又道:”这龟蛇二物,你下去之后,自会撞上,但收为足下座骑。“
静渊子大谢,又思起灵宝天尊之话,便道:“小仙自当不日下界,只是方才灵宝天尊吩咐小仙到洞玄紫阙,如此便与天尊法旨相违。”

玄穹高玉帝闻言,金眼一暗而过,微微道:“那你自当与天尊禀报一声,若天尊留你别有他事,当以天尊为先,朕再另择他仙下界。”
这玄穹高玉帝话虽平淡无比,但静渊子闻言,冷汗微渗,暗道多嘴。再三叩谢玉帝恩泽之后,静渊子又急忙忙飞回上清景玄都玉京仙府,匍地而禀,把玄穹高玉帝之吩他下凡之事说了一声,但不敢把事说明,只道玉帝令他下界行善,匡扬道化。灵宝天尊听毕,微自颔道,道:“下界也好,你乃天仙,来回这南北,也不过一日工夫,倒也无妨。但你道行微薄,不可妄自与女娲相犯,我赐你《上清洞玄紫府仙诀》一册,当勤加修练,自能大进修行。”
静渊子双手接过这仙书,篆文如龙蛇,泥金紫箴,轻若飞羽,凝似玉质,心中自是大为欢喜。这上天方不过一日,便得灵宝天尊与玄穹高玉帝垂青,赐了苍灵剑与《上清洞玄紫府仙诀》,都是不世之宝,有此二物,日后便足傲视天庭,一跃而为尊显之仙,说不定也捞个大帝之名。更是再三大谢灵宝天尊,又回了张天师府,向祖师爷叩谢一番,叙下道门家常,谈个阴阳八卦、五行九宫之数,再讨了几粒灵丹仙药,方才施施然出了南天门,在云端一望,往武当山降临。
却说蜀中金沙湾之南畔,有一处好山,青山叠翠,碧岫笼云,柔似江南媚波之山,却又别有这西荒高峻之势。这好山之中,又有一处竹林,一望无际,俱是青青翠翠,那叶重重叠叠,层层密密,一一把风吹送,簌簌作响,又分遮了这炎夏热光,与其下一片清凉幽静。那修长竹身,如碧玉生成,根根相排,放眼而去,遍地残碎阳光如锦。
这竹林之中,又有一条碎石铺就之径,蜿蜒而进,是一座庄院。赭黄高墙,碧瓦琉璃,有飞阁临风,画栋雕瓮,竹影乱遮之下,如碧藻花瓣。再往里看,亭台一座,清池一滩,莲盛于中,绽者若碗,含者如拳。玲珑假山,似是那蓬莱仙岛,鸳鸯游于其侧,金鳞跃于其洼。浮桥曲廊,枯木砌石,含苔点草。又有一临池之轩,青青而立,旁栽龙须蒲,后植美人蕉。轩之四周,垂有蜀锦轻纱,微风一吹,浑如霞裳。
那轩外高架了一竹架,金勾玉挂之上栖了一只百灵雀,正伸着细爪懒洋洋的挠了挠头毛,身上半歪半斜的倚在玉挂,小小的雀嘴不时往水碟啄了啄谷粒,豆大的眼圆滑滑的转了转。半响啄饱,竟长嘘了一声,唱起诗来:“
如同捏泥巴,或者更简单。算上休息日,一星期时间。
再创新宇宙,以及伊甸园。然后坐下来,喝茶并闲谈。
目瞪口呆者,在一壁旁观。永远被封冻,封冻在冰川。”
然后又嘘了一声,道:“乏味呐,这日子乍的这么乏味呐!吃得好,住得好,用得好,就是太乏味了,又活得太长,我是不是要考虑再次自杀?”
那双爪在金勾上踱了又踱,又道:“上次点火自杀,不死;再上次,吞金自杀,还是不死;再再上次,吃过期春药,结果是假药,又不死;再再再上次,停!我到底自杀了多少次了?”又伸起一爪抓抓了下头皮,喃喃不清。
此时,空中传来“咻咻“之声,那百灵雀抬转了头,豆大双眼歪望,嘴上道:”不是吧?现在蜀山的道士这么下流,双修着飞行?“
又看了一下,道:”不对,是挟着一只狐狸,难道是宠物?“
又再看了一下,道:”咦,一只妖怪挟着一只妖怪,难道这是妖怪界中的新修行方法?裸飞?”
“咦,好像是给火烧了?难道是在火山口双修时,不慎欲火引动地火喷发?“
”咦,他们怎么好像向我砸来?”
“咦,我快闪!”
说时迟,那时快。空中那两只妖怪抱作一团,滚似大球往竹架砸了下来。只见竹碎节节,金勾弯扁、玉挂断块,碎石地上砸出了个大坑,一众花花草草乱倒一旁。那只会说人话的百灵雀闪个不及,一头砸在坑中。
此时那飞阁之上探出二名白衣侍女,左边那个道:“要不要告诉小姐?”
右边那个道:“别打扰小姐午睡,想必这小雀姑爷又玩游戏,不小心把砸个大坑了?”
左边那个道:“小雀姑爷经常玩游戏?”
右边那个道:“是呀,上次他还憋在水里想自杀,没成功,自己浮了上来。”
左边那个道:“这么厉害?不是又玩自杀吧?”
右边那个道:“很有可能,别管他,我们继续玩马吊。”
那两妖怪自坑中爬起来,正是那支七与狐女阿杏,两人摇摇晃晃,眼冒金星,两手平摆着四处扶物,半响才扶着轩柱停了下来。
支七道:“那五道法力如此厉害,但不知是何方来历,阿杏。”
狐女阿杏此时道:“主人,你是问我,还是问那位郡主?”
支七喘了口气道:“当然是问你,不过那郡主也不知是生是死,终是有些于心不忍。”
此时,一声冷恻恻的声音响起,道:“你们为什么不把我砸死!要砸就要砸死,砸不死算什么砸!”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