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回 遂下光明寻大道 偶逢狐女入巫山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却说金光明顶佛母、衰帝无名、婆利沙迦罗紫尊者自诛了黄父一干人等,三人回了金光明顶之上,支七自是随行其中。
支七一路见这金光明顶秀峰云海,灵禽仙兽,古木佳草,山如须弥阎浮金色,云若无边香积叠彩海。教他生长那乌锅山,见过那青牙山、鬼岛有天渊之别,心下不禁赞道,果真是佛门修行灵地。
四人进了吉祥茅庵,早有水吉祥月眉天女上前迎接,与那一干比丘尼,俱赞佛母功德无量如金莲,妙吉无边。道是佛母不日将证离垢地,圆具净戒,远离烦恼垢。婆利沙迦罗紫尊者与衰帝无名,闻言也同前恭喜。此时,金光明顶佛母升莲台,施法雨,入定三昧,这金光明顶之上遍涌祥云霞光。如此周匝十回,只见莲台之上佛母妙目睁开,放出清净细微之光,宝相更具,一扫路上疲倦之态,天衣无缝,一悉璎珞叮当作响,与那师利沙树相映作色,华不可言。
莲台之上佛母合什宣了一声佛号,道:“此处得行,全赖二位相助。想必婆利沙迦罗紫尊者不日也将证回向菩提声闻。”婆利沙迦罗紫尊者闻言,紫金之脸大喜,上前合什称诵。而那衰帝无名,毕竟非佛门修士,但不知将有何果,只把步趄前,与佛母相问。佛母笑道:“你这衰帝,好生不知足,这一桩功德,消了你当年残杀云梦众鼠之罪业,以至来日,自有福报。”
衰帝无名闻言,笑道:“原来这鼠害也除不得,都是罪业?”
金光明顶佛母笑道:“好了,我且先去地藏菩萨一遭。你们二位先回去。”又与支七道:“你可先留下,我回来之时尚有话说。”说罢自在莲台上手执拨度血湖宝杵,把身一隐,想必便是到了地狱一行。
婆利沙迦罗紫尊者也向衰帝无名合什告礼,道是如今黄父已死,要寻处好地,再为修行。而那衰帝无名,身上黄袍破碎,倒不觉褛褴,阔步相送婆利沙迦罗紫尊者到了庵外。待回头与支七道:“你这小老鼠,要不要随本帝回云梦国,那阿杏郡主想必牵念你得很。”
支七听得脸色发白,道:“不必了,我、我对她实在是没那份心事。”
衰帝无名呵呵笑道:“阿杏郡主是长得倾城倾国些,不过心地不错,你可别后悔,过了这村便没那店。”
支七拱手道:“多谢衰帝美意,支七我一意寻那长生不灭,于这男女之事,不甚有意。还望衰帝到时,多加宽劝郡主。”
衰帝无名闻言,道:”好,你虽无意,倒也有一番心肠。不过这天下之大,谁有几个长生不灭,无不都在轮回之中不灭罢了。到时若在外混不下去,本帝在云梦国还是欢迎你回去,云梦国郡马也不赖嘛。“
支七吱吱无语,那水吉祥月眉天女看得好笑,便上前与衰帝道:”衰帝大名,有这一话,这东南一带多少妖怪都得给个面子,支七你还不谢过?“
支七听水吉祥月眉天女如此说话,忙拱手相谢,那尖脸鼠眼却十分不自在,扭扭捏捏。
衰帝无名看罢哈哈大笑,也不多语,自凌云飞回云梦泽。
水吉祥月眉天女观那支七,虽是尖头鼠眼,脸眉拙讷,但眼中自有一点精气隐隐。可惜三角眼尾桃花悄红,也不知她那好妹妹,缠了多少红绳。过了阿杏郡主这关,又在碰上那个倾城倾国之女子,想罢,又不禁想笑。
庵内祥光突然一涌,正是那金光明顶佛母自地府回来,手中已无那拨度血湖宝杵,想是教太乙天尊收了回去。佛母招了招支七,道:”你且过来。“
只见金光明顶佛母,手中敞开,正是那青莲华目,灼闪青光,与这一庵金光相覆相映,如青金玛瑙、彩花法郎。又有师利沙树在后,伊师迦草在下,这金光较青光包裹,而其外又遍生金色,那边缘相覆之处,俱如绀碧。
支七自得青莲华目而来,那曾见过此物如此辉映,心中生慕,但不敢上前,只道:”不知佛母唤小的何事。“
金光明顶佛母把掌一掘,那青莲华目之光依次收敛,还如一寻常青石般,道:”你不必惊慌,此宝虽是佛门第一之物,与你有缘,我此前原只想借它一用,并未有贪掠之心。我见你得此物,却不晓运用,似又教某件法宝所损,适才运了佛门金光与它开眼,这便归还于你。“说罢,把掌平放,青莲华目如认主之物,飞入支七手中。
支七一脸欢喜,大谢不止,佛母又道:”只是你须得小心,这宝物厉害非常,你却法力微薄,不可轻易露出。闻说你要寻那长生不灭,可惜我这处是比丘尼庵寺,不便留你。“
支七道:”多谢佛母,我闻说西荒之处,有一辟支佛,正要去相寻,佛母可曾听说?“
金光明顶佛母道:”呵,那辟支乃小乘之尊,比不是我大乘菩萨。寻个长生,原自落为下乘,但你意已决,我也不好拦你。传你二个陀罗尼,一名法陀罗尼,乃是忆念智慧力,一切所闻、所见,皆能忆持不忘,乃至来世、未来世,次第庄严,次第所应,至无量劫,都不忘失;一名持固无碍陀罗尼,凡你之物,一经咒语,便为你所固持,他人纵摄取藏于金刚山之下、不可说无边远世界海外,一经诵咒,即回你手,非**力不能相阻。“
支七闻言大谢,那佛母掌心呈出卍字吉祥之光,次第灌于支七之顶。支七如甘露入体,周身说不出美妙之感,翩翩然若空云流月,明见千里;羽羽然如春风吹水,粼泛光华。那卍字吉祥之光,于支七脑中流转数周,渐汇于眉心,却见眉心白光如毫,尽把卍字吉祥光吞噬。
金光明顶佛母见那白毫之光右旋宛转,犹如旋螺,鲜白光净,一似真珠,忙自莲台下来,合什行礼,道:”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怛侄他唵折隶主隶准提娑婆诃!“白毫之光渐显作三目十八臂之菩萨像,正是那准提菩萨,准提菩萨般若梵夹之手一转,飞出种种梵文篆语,俱是金色大字,往那金光明顶佛母身上覆去,一闪则消。

金光明顶佛母身上见佛光更纯,如琉璃清净,忙谢过准提菩萨,那准提菩萨却道:”一切俱是因缘,你自种功德,不必来谢,他年法华会上或再逢。“又道:”此人身系此劫因果,你既为他灌顶陀罗尼,开光佛门至宝,我自回那清凉世界。半年之后,他于青丘国有一劫难,你当前往相助。“
准提菩萨与金光明顶佛母说话之时,那支七只觉有祥光在眉中绽放,轻柔白净,却不知准提菩萨已现了身形。而水吉祥月眉天女与众比丘尼,见得那师利沙树无风自动,果叶齐齐有声,一室风铃铮铮,如此妙音妙象,俱看得痴了,皆不知晓他事。
待那准提菩萨化为白毫,消失于此梵花法雨之中,师利沙树静默如旧,四角风铃垂铛闪光,一一如未曾动过。支七自那祥光回了神,水吉月眉天女与众比丘尼自那妙音呗呗中转作苏醒,皆如大梦初醒。
自金光明顶而下,佛母因那准提菩萨之语,恐途上又生风波,特意施法,把支七送到千里之外,西荒首处山门------巫山。
“赤帝女曰瑶姬,未行而卒,葬于巫山之阳,故曰巫山之女。”巫山十二峰,沿江而立,隐雾为姿,烟霞舒卷兮蘅芳断续,霭霭朝云兮溟溟暮雨,悬岩暗林兮鸟飞兽处,沉燎浮埃兮姱丽所舞。昔时宋玉有赋,单表这巫山,赋曰:
“巫山赫其无畴兮,道互折而曾累。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汹汹其无声兮,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交引而却会。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磊磊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磕磕。巨石溺溺之瀺灂兮,沫潼潼而高厉,水澹澹而盘纡兮,洪波淫淫之溶裔。奔扬踊而相击兮,云兴声之霈霈。猛兽惊而跳骇兮,妄奔走而驰迈。虎豹豺兕,失气恐喙。雕鹗鹰鹞,飞扬伏窜。股战胁息,安敢妄挚?于是水虫尽暴,乘渚之阳,鼋鼍鳣鲔,交织纵横。振鳞奋翼,蜲蜲蜿蜿。中阪遥望,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烂兮若列星,曾不可殚形。榛林郁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徙靡澹淡,随波暗蔼;东西施翼,猗狔丰沛。绿叶紫裹,丹茎白蒂。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清浊相和,五变四会。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长吏隳官,贤士失志。愁思无已,叹息垂泪。登高远望,使人心瘁;盘岸漓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忤,背**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若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倾岸洋洋,立而熊经,久而不去,足尽汗出。悠悠忽忽,怊怅自失。使人心动,无故自恐。贲育之断,不能为勇。卒愕异物,不知所出。縰縰莘莘,若生于鬼,若出于神。状似走兽,或象飞禽。谲诡奇伟,不可究陈。”
这巫山乃瑶姬痴迷之气所化,终年云缭雾沉,似那待闺佳女,半掩面纱,幽声轻叹。
支七此时正在山中,寻了株不知名山果,摘下三四个果子,嚼咀起来。他自在岛上饿了三天,上了光明顶那料也忘却了祭这五脏之庙。
四野清静,鸟鸣空蒙,猿啼幽寂。有一干人等自下攀岩而上,中有二个秀才打扮,弱弱身板却各佩了一把华饰长剑,手中折扇轻挥,不时抑头望那十二峰之飘渺,口中吟诗朗郎,隐约俱是那对神女艳慕之意。后面又有一二粗壮僮仆,挑衣担物,竟是不怕死之辈,想来此夜宿,欲效那楚襄王一会神女,来个高唐**。
支七听得卟卟暗笑,想道这高唐**也不过是妖精打架图。这帮书生平素折柳**、逢场作戏不算,如今附了风雅,把主意都打到了这神女身上。
那山下秀才,突隐突现,待支七嚼罢山果之时,竟到了岩下,瞄见有一着土布衣裳,尖头鼠眼之辈,正拭嘴在下。便唤道:“这位小哥,可是山里人?”
支七四下探着,见那着黄裳秀才把扇指向自己,方道:“这位秀才,在下并非住这山中,乃一求道之人。”
黄裳秀才闻言大喜,连忙后面那二个僮仆扶他上去,道:“原来是学仙的,在下江浙稽枫亭,不知兄台学的是那门神仙?”又指了一旁身着青衫镶金花的秀才,道:“这位乃在下好友,金乐棠金兄。”
支七拱手道:“原来是稽兄金兄,在下小名支七。说来惭愧,我乃闽州人士,一路寻佛问仙,却未得明悟,也未拜得神仙为师。却不知稽兄到这深山幽谷之中何事?”
那稽枫亭道:“在下时读宋玉名赋,心中对那神女不甚倾慕,而金兄又好这神仙之术,闻得巫山十二峰,峰峰皆是神仙所在,便结伴同行,登高望赋。方才见兄在这高岩之上,顾盼风流,原以为便是神仙中人。”说罢,却有些不好意思,那金乐棠便道:“稽兄所言差矣,支兄一人便在这山中行走,不是神仙也指日可待,那似我等尚须僮仆相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