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缁衣经老红尘久 青鬓渐新春梦轻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待那弘悯和尚走后,支七方敢出来,他一出来,居然那崖洞又走出了几对男女,看样子都是些富贵官宦人家,有两三对支七恶狠狠瞪了几眼,女的多悄遮半脸而过。
支七也学弘悯叹了口气,想不到这佛门清静之地,后山竟是如此,连大德弘悯都风月无边。支七不禁惋惜那几锭银子,心想那伽蓝掌的好门,不过他毕竟非来拜师,只想问些佛经要义,便又整了衣装,信步回了大院。又见着那小和尚,忙合什道:”小师父有礼了,不知道弘悯大师禅房在那?“
那小和尚道:”檀越方才未寻着监寺?”
支七道:“正是,这偌大后山,寻了一遍,想是错肩过去了。”
小和尚正要说话,突然东边有人吟了一首诗:“
烟雨三千载,花深又一桥。
春衫衣梦旧,老去湿红潮。”
小和尚便指了吟诗那处,道:”那便是监寺禅房,只是方才有个贵客来访,想是又在吟诗作对,怕是不便打扰。“
支七道:”不忙,小的也略识一二,正可讨教。多谢小师父了。“
近了禅房,只见那弘悯与一微胖中年汉子盘腿对坐,那微胖汉子一身清淡大袍,却掩不住富贵逼人,圆脸大眉之间,隐隐有傲然之气。支七在门外拱手道:“在下靳厝支七,得闻大师法名,今日得一见,真乃三生有幸。”支七毕竟是巡山总管兼那送信请客之妖,倒也晓得些礼仪,脸上堆了三分笑,口气七分真切。
弘悯与那胖子齐齐一望,哈哈笑道:“来者是客,请进请进,不知小友来此有何事。”
支七学那机锋语录道:“为佛而来!”
弘悯笑道:“不外狗屎。”
支七道:“如何戒色?”
弘悯先是一怔,转即道:“先色之。”
弘悯见支七一头雾水,便又道:”昔时龙树色而成菩萨,但得念力故,五贼不害,见得自身。“
支七所读之经本不多,俱是严华之文,偌非他方才见了弘悯与那丽人之事,便顿生佩服,转而一想,道:”大师这话一半真一半假,作真时也假,作假时也真了。真乃不二法门。“
那胖子更是大笑,道:”说得好,这贼和尚老藉此话,做些风月情债。“
弘悯大怒,道:”胡说,色则是空,空则是色。我不知色,如何能明得空义。“
那胖子又笑道:”他人不知,我何能不知你。这僧衣也不外衣裳,反正佛祖也尝未怪你。“弘悯破怒为笑道:”你这和胖子,倒也晓得。我佛早已圆寂,不驻此世间,那能管这些绳头小事。“
支七在一旁又道:”不知这位先生是?“
弘悯嘿嘿笑道:”吴越一胖子,和君持,字致斋。自称是那贤护菩萨转世,却不生在喇嘛教处,也好混个转世活佛。“
这回换那和君持大怒,道:”这那由得我,若不是观音那厮千余前拿了我的净瓶不还,我也不用至今寻不回去。不过在红尘也好,比那清凉境妙得很。“
弘悯道:”那是,你这胖子,生在富贵人家,不缺衣不忧食,不似贫僧这般清苦。“
和君持转而笑道:”你这开元寺也算清苦?香火鼎盛,油水可曾少得,前后又有良田千顷,山林三座,富甲一方。又有丽人娇娃相伴,我应羡你才是。“
弘悯忙道:”打住打住,莫坏了我寺名声,吓唬了客人。“
支七道:“这尘世扰扰,大师在此修行,想必自有所得。小的不才,粗读了些经典,还望大师赐教。”
弘悯大眼一瞪,道:“上剃刀,断是非根!”
支七一吓,急道:“大师,小的只是请教,未曾想出家当作和尚。”
弘悯方道:“和尚有啥好当的,谈下情便违了规距,藏几个钱也犯了戒,我真想蓄发还俗呢。你瞧那胖子,数年前我与他道修心不修行,胜那修行不修心,益发肥胖起来。”
和君持道:“哎,人家问的是佛经要义,你扯我作甚。下回不带这雪泥团糕与你解馋了。”
弘悯道:“你当我不知,你瞧他资质,那能谈入禅机。”
和君持笑道:“不是有言云弘悯说法,顽石点头么?”
支七一旁听罢大是汗颜,显然那弘悯嫌他资质愚笨,想来也是如此,他没眉没目自看了些佛经,那比得这院中监寺。闻言甚是丧气,吱吱唔唔方道:“在下只想请教心识一事,望大师不吝指诲。”

弘悯闻言大笑,道:“都是幻觉,都是幻觉。”
支七听罢,更是满脸通红,汗渍渗发,不知如何说好。他却不知道这弘悯主修那禅宗,虽也有心识之经,却喜那骂佛泼屎之机锋,逢坛登台说法,不过是一时应例。
和君持在旁打趣道:“你这和尚,自解不能解人,不如还俗了事,做个自了汉。”
那知弘悯一听,到是不急不徐道:“不错,还是你这胖子言得是,我正有此意。这红尘春梦倒也罢了,你看这佛场也几时清静过,在与不在全不相干。”
说罢方正色与支七道:“我观你气色不类凡人,想必是妖类。不过这妖类也罢,都是芸芸众生,也不是我有意取笑于你,只是这修行一事,全在个人。你若有心,自在这寺中打盘数日,自个悟去。”
支七心中翻念,想必你这和尚真个动了凡心,想还俗做场姻缘,却寻个唐唐堂堂的道理,还支三推四。但口头上却说:“大师果然法眼,在下本乃一鼠妖,但心慕那释道二门,妙不可言。机缘之下,习了佛门,今番得大师允可,感激不尽!”说罢又再三拜谢。
当下弘悯又吩咐下去,腾了间空房与支七相住。自个与那和君持游召州胜景而去。
时已近黄昏,夕照之下开元寺一片空黄,与那三山相拥,恍若世外佛土。支七又寻了一个和尚索了几本经书,埋头看起来。
召州凤凰山之下,湍溪奔流于碧草之中,白石之上,远处鸦啼昏冥,偶有一两采茶女自山畔结伴而归,山色则愈加寂静。凤凰山山顶,望去召州城如方块灰黄,墙垛如龙脊起伏,猎猎大旗风列开,三两炊烟自城中飘出。
凤凰山东望而去,碧绀大海飞浪横涛,似藏万般野兽妖禽,狰狞万态,自海上向陆地作势而扑。弘悯与和君持正并肩而立,遥遥望去,眼中神色万分凝重。良久,弘悯方道:“这老妖藏于东海深处三百年,终是死不了心,又要兴风作浪。”
和君持道:“今番他与吴浙巨妖澍霸联手,在这东南千里沿海,欲兴起百万水鬼大军,布下四灵玄水阵。和尚,就你我二人,未免人手不足些。”
弘悯哈哈一笑,道:“佛法无边,我一人足可挡兮。你若怯了,可自回那水云楼中保命修身去。”
和君持道:“我却是怕你未入红尘先损了,确不叫一干娇娃心痛。"
弘悯也一笑道:”若你损了,你那琴僮箫仆柳奴莺婢,却不把我骨头都啃了。“
和君持道:”那便一并送与你如何?“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说话之间,那海水又变了三变,碧绀而深青,复尔近于青黑,怒涛如墨恣意飞纵,掀起淊天气势,似与弘悯、和君持两人扬威。
此时凤凰山顶上又旋起三道黄光,却是三名头戴平天冠,身着四爪蟒龙袍,腰佩宝剑的汉子。此三人乃东南一带有名山神,皇封三山国王,受天庭表彰,非那普通山神之辈可比,总领东南大荒一带山府。三神也不带扈从,方一现身,便向二人拜揖,口中称道:”有劳两位菩萨了。“
弘悯那宽大僧袍一摆,道:”不敢不敢,过些日子也不当这和尚了,莫称菩萨尊者。那老妖、澍霸与我等原有因缘,正欲了结一桩。你等只管护住这海岸,三天自后,我与这胖子自到水中与那二妖一战,不用多虑。“
三山国王遵了弘悯之话,便自告退。
和君持良久又道:”天道不仁,你我自然无虑,这三山国王若挡不住鬼潮,却怕是不妙。“
弘悯大眼瞪住和君持,一字一语道:”哈,你倒比我像和尚,不愧是贤护。“
和君持一听,大声道:”打住,你这贼和尚情僧人,每把贤护读成贤妇,何不读成贤夫?“
弘悯道:”我三世未曾为女,你上世倒是做个才貌双全了,得此一女为妇,何有憾也!“
和君持经不住他取笑,遂佯了脸皮,不与理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