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红颜知己(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庄致远回到花园别墅,元大畏已站在门前恭候。
元大畏和丁彪,是他好不容易特色到的左膀右臂,元大畏沉稳有心计,丁彪冲动悍不怕死,所以他把元大畏一直带在身边。明的生意,他完全交给了最早追随他和白天云的老人吴通海打理,暗的这一块,他付出的心血最多,一直亲自掌握,元大畏相当于他的助理。
元大畏与他和白天云一样,也是很小就到上海滩来闯世界的。他和白天云十六岁到上海,而元大畏比他们还小,不到十五岁,也比他们晚到上海俩年。他和白天云因早有准备,到上海后走上了经商的路,加上他们谨小慎微,目标明确,庄致远又多智多谋,一路可说十分顺利。但元大畏不同,他一到上海,因生计无处作落,只好混迹街头,与一批小混混为伍,凭着在老家学过武功,很快就成了这批小混混的头,见惯了弱肉强食、坑蒙拐骗、勾心斗角,心性也磨练得坚忍冷静。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增多,他身边已经有了近三十个小弟,开始崭露头角,大有形成一个新帮会的势头。但已是上海滩黑道老大的九龙帮是绝不会允许新的势力崛起,胡九龙托人带话给元大畏,要他带着他的兄弟参加九龙帮,但元大畏感到九龙帮名声太臭,不屑与之为伍,断然拒决。胡九龙立即下了决杀令。于是,一场惨绝的街头斗殴,寡不敌众的元大畏和他的弟兄们全倒在血泊,元大畏浑身是伤,已奄奄一息。
恰好庄致远经过,冷静地目睹了这场斗殴的全过程,元大畏和他弟兄们那种不要命的骁勇,使他突发奇想,令他产生了建立一支属于自己队伍的念头。当时他刚送走白天云才一个月,朝夕相处的兄弟走了,他一时之间还很不习惯,正在思考如何积聚力量等待白天云学成归来。他认真研究了华金亭的成功之道,发现华金亭的成功与胡九龙密不可分,胡九龙以及后来的九龙帮,为华金亭的崛起,一是起到了清道夫的作用;二是象高悬头顶的利剑,起到了无比的威慑作用。自己最终目标是华金亭,仅靠今后进入警局的白天云还远远不够。有了一支自己的队伍,不管华金亭来黑的来白的,他都有力量与之抗衡。
于是,当得大获全胜的九龙帮撤走后,他把元大畏和他的弟兄们除了当场丧命的六人,全都送进了医院。不过不是上海的医院,而是花大价钱租车请人,送到附近城市的医院。因元大畏伤很重,他又亲自护理了他三天三夜,把他从鬼门关抢了回来,元大畏因此把他视为救命恩人。
“其实,你只要稍一低头,顺从加入九龙帮,什么事都会没有,何必非要硬抗,鸡蛋碰石头,落得如此下场。”守在元大畏病床,庄致远装出好心地劝道。
“九龙帮臭名昭著、恶行累累、人神共愤,早迟会被群起而攻之,我不屑与他为伍。虽然我也混江湖,但盗也有道,我绝不向他低头。”元大畏躺在床,身体还很虚弱,但话语中却透着一种凛然之气。
“你怎么知道他会被群起而攻之?”庄致远问,对元大畏愈发感兴趣。
“作恶太多,积怨太深,天道循环,恶有恶报。”
“说得好!”庄致远脱口赞道。
接着,元大畏列举了不少胡九龙和九龙帮的罪行。其中有俩件事,曾让元大畏锥心的痛,一辈子都不会消失。一个是元大畏刚到上海后认的义姐,当他冻饿街头时,是这位义姐一口水一口饭救活了他。因义姐有几分姿色,胡九龙欲强暴,她誓死不从,拼命反抗,咬了胡九龙一口,被胡九龙一刀刺在胸脯,当场气绝;二是有两个与他依为命的小伙伴,因偷九龙帮开的店铺,被帮徒活活打死。
庄致远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元大畏这么痛恨胡九龙和九龙帮,也讲了自己与白天云在胡九龙的残暴下死里逃生的经过,并指出,要与九龙帮这样强大的黑道大帮相抗衡,仅靠一腔热血和宁折不弯的勇气,是根本不行的。真正的勇士,能伸能屈,受得**之侮,才有封候拜将扬眉吐气之时。
“要记住,忍,不是屈服,而是把刀隐藏在心头,时机一到,就毫不犹豫给他一刀封喉。”
庄致远的话,令元大畏茅塞顿开,庄致远在他心中,由简单的救命恩人上升为值得追随愿意效命的主人。
伤好后,元大畏与他的六个兄弟齐齐跪在庄致远面前,要求追随效忠。
元大畏的团伙,本已发展到二十九人,其中八人被九龙帮吓破了胆,提前逃出了上海,另有三人暗中投靠了九龙帮,所谓的街殴,实际上是九龙帮设下圈套,这三个叛徒把元大畏等人诱引,元大畏当场死的六个兄弟中,有两个就是叛徒下的手,不过,元大畏也拼命把三个叛徒当场击杀。元大畏的十八个兄弟,六人当场死亡,五人终生残废,连同他,还剩七人,全决心追随庄致远。

庄致远向他们提出了条件,他不是黑道帮会,他需要的是忠肝义胆,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伙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得等待机会才会向九龙帮宣战。
元大畏等六人表示无条件接受。
从此,庄致远有了第一批铁血兄弟。
元大畏原名并不叫大畏,而叫元迁,所以江湖上都叫他园圈。为了不引起九龙帮注意,庄致远替他改为大畏。
“大畏就是大不畏,真正大不畏的人,懂得示软,示弱,懂得隐忍,不露声色。”庄致远对元大畏说,要求元大畏按此来塑造性格。
为了让九龙帮认为园圈一伙已从上海滩消失,庄致远把他们安顿在市郊的农村,由此又引发出庄致远建立秘密基地的念头,很快便买下土地,建成云海山庄。
开始山庄一直由元大畏主持,后来有了丁彪,才把元大畏调到身边。而九龙帮早已忘掉了当年那个宁死不屈的园圈。再加上庄致远本就十分低调,从不惹事生非,元大畏的性格也在庄致远调教下,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简直完全变了一个人。
元大畏是庄致远从死神手中抢回来的人,而丁彪则是庄致远从死神手中用金钱换回来的人。元大畏与九龙帮胡九龙有刻骨仇恨,丁彪则对社会的黑暗深痛恶绝。
有了元大畏七兄弟,又建起了秘密基地云海山庄,庄致远的思路大开,下决心建立一支动如风静如山,令行禁止的铁血队伍,因此必须继续召收人员。他想起古镇武馆功夫最好的一个姓丁的教头。这丁姓教头的祖先曾是少林和尚,后少林寺派僧兵协助朝庭剿倭寇,他祖先受伤后留在当地并还了俗。延续下来的整个丁氏一族,都在习练少林功夫。在他和白天云离开古镇时,这个姓丁的教头早已告老还乡。因此,他决定带着元大畏到远离上海的丁教头老家招揽武功好手。
找到丁教头家时,丁教头一家正为犯了命案的孙子丁彪犯愁。
丁彪是丁教头子孙中,最具习武天赋的人,当年丁教头从古镇武馆告老还乡,就是为了亲自调教这个孙子,以便把自己一身的少林功夫传给他。丁彪也不负厚望,不但学会了丁教头所会的所有功夫,还青出于蓝胜于蓝,成了当地武功第一高手。
丁教头不但传丁彪武功,还传了祖先除恶就是行善的遗训,经常向丁彪讲述祖先抗击倭寇的故事,使丁彪胸中时常激荡着除恶行善的热血。
丁彪刚满十八岁,丁教头正张罗着为他说房媳妇,这天丁彪担着出海捕的鱼到县城出售,遇到一纨绔子弟在当街调戏外乡女子,要强迫女子当众脱衣,丁彪路见不平,挺身而出欲制止,纨绔子弟却指使家丁群殴丁彪,血气方刚的丁彪那受得这种气,当即展开拳脚,秋风扫落叶般几个照面就把众家丁打翻在地,并把吓得落荒而逃的纨绔子弟抓回,要他当面向女子赔礼道歉,不料此子却拨出短刀捅向丁彪腹部,丁彪眼疾手快,擒住他手腕反而把刀送进了他的胸膛,使其一命呜呼,因此闯下了大祸。
此子是县城首霸的独子,此人娶了七家太太,生了十几个女儿,却只有这么一个可以传宗接代的儿子,因此视如命根子。丁彪断了他命根子,一份状纸告到县府,县长立即派兵把丁彪抓捕下狱,定为死罪,秋后问斩。
庄致远得知后大喜,从元大畏七兄弟身上,他已尝到了甜头,要建立一支绝对效忠自己的铁血队伍,大利不如大恩,特别是核心人物,最好先施大恩,再送大利。
于是,他先花钱买通牢狱看守,进牢房与丁彪见了一面,此刻的丁彪早被受贿的看守折磨得骨瘦如材,不**样,但并没伤筋动骨,四肢齐全。确定丁彪不是废人后,他费尽千方百计托人认识了县长,三根金条让见钱眼开的县长答应放人,但为了不引起县城首霸的反弹,让丁彪喝下麻药,对外声称而病死。在把丁彪从牢房拖出时,首霸还派人来验尸。庄致远没让他细看,悄悄塞给他一张银票。
然后庄致远和元大畏迅速把丁彪带到云海山庄调养,很快丁彪就恢复成一条生龙活虎的精壮汉子。
庄致远告诉丁彪,他是已经死了的人,从此再也不能在家乡露面,以免首霸向他的家人报复。庄致远还告诉丁彪,他冒险破财救他,是看中他行侠仗义不畏强权的胆识,希望他跟着他向邪恶宣战。
丁彪实际上已经无路可走,加上他本就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对庄致远说,从今以后,他这条命就交给庄致远了,庄致远指东,他绝不打西。
这样,丁彪成了庄致远秘密基地的武术教头,又因他对庄致远极为忠诚,与元大畏一起成为庄致远最可信任的主要助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