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 果然天生一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双生锦正文卷第八百五十六章果然天生一对权墨冼在门口略一驻足,一撩下袍上了台阶,将名帖递给门旁一名扶刀而立的骁骑卫。
“下官权墨冼,求见指挥使大人。”
那名骁骑卫很年轻,接过名帖,心头微觉诧异。
旁人都恨不得离骁骑卫越远越好,他还头一回看见,有人要来求见自家大人的。尤其是在这些文官的口中,骁骑卫简直就是暴政的代名词。
“请稍等。”
诧异归诧异,礼不可废。
他将权墨冼请入门房中稍候,返身入内禀报。
权墨冼坐着,拿眼打量着这门房内外。
大门外,门可罗雀。
茶房里,桌椅案几都很新,茶水却有些陈。
看来,这衙门已经许久没有来客,连桌椅都几乎没有怎么使用过。以至于,下人都忘记了要将陈茶给换掉。
不提人来人往的户部、吏部,就是刑部,也比这里多了几分人气。
“权大人,里面请。”
武正翔站在院中,身形高大,目光如鹰隼。
在他身后,是一片青灰色的屋宇。天空中浮着几朵低低的阴云,却显得格外辽阔。
“下官见过武指挥使。”权墨冼拱手见礼。
武正翔看着他,缓缓道:“权大人此来,可是为了前日惊马一案?”
“是!”权墨冼道:“听闻大人抓捕了疑犯,不知有何进展?”
武正翔笑了起来,道:“你倒是个胆大的。旁人对骁骑卫避之不及,你偏偏来上门质询。”
“骁骑卫也是人,下官不觉得有甚可惧。事关内子安危,还望指挥使大人如实告之。”权墨冼拱手。
“你们夫妻两人果然是‘天生一对’。”武正翔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武大人,您知道玄心大师给我们的批语?”权墨冼奇道。
他拿着两人的八字至大悲寺求批语,得玄心法师亲自批语。这件事并非保密,知道的人不少,他却没想过武正翔会留意。
武正翔点了点头,道:“方家四姑娘,也是个胆子奇大的。”
当初方锦书对他说的那番话,令他印象深刻。她预言徐婉真将在庆隆九年醒来,他等着那一天。
原来,方锦书曾经和武正翔接触过?
权墨冼按下心头疑惑,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竟然有人纵惊马在城中驰骋。武大人,可否让我见一面疑犯?”
方家在朝堂上未必没有政敌,但却不会冲着一个正在出嫁的嫡幼女来。
刺杀这种低下的手段,并非正道。
也就是他如今名气大过官位,又因年轻而招人眼红,这次才会有好几拨人马,趁着他未回京之时,痛下杀手。
原因无他。
他在京中毫无根基,方锦书尚且未嫁。
若他在从返京途中死了,谁会替他出头?
方家吗?
他若死去,让方锦书坐实一个“克夫”的名头,成了未亡人。方家不迁怒,已算得上是作风清明。
齐王吗?
对齐王来说,他的价值在于撕开被太子势力霸占的刑部。在没有达到目的之前,他死去固然可惜,却不值得齐王替他出头。
庆隆帝。
皇帝对他的看重,权墨冼自己知道。

但人死如灯灭。
他护不住自己,死在这样的势力纷争之下。皇帝震怒,下令严查,为的是朝廷权威被挑衅,而非他本人。
所以,那些人才会如此肆无忌惮。
只因为权家的荣耀,只系于他一人之身。
他若死去,聚在他身边的人、事,这一切就将烟消云散,再不复存在。
而方家虽然是朝堂新贵,却已经在京中站稳了脚跟。方家的政敌,不会再使出这样的阴私手段。
因为方家,不只是有方穆、或方孰玉,而是一个家族,包括方家背后那盘根错节的联姻家族。
动方家的任何一个人,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对方,承受不起这样的后果。
这其中的关系不难推测,所以害方锦书的人,只会是他的敌人,而非方家敌人。
他不能,因为自己,而让方锦书受到伤害。
武正翔斜睨了他一眼,道:“你对刺杀你的人,就不在意?”
权墨冼笑了笑,道:“那些人,我心头有数。”
他既然已平安回了京,无论是何方势力,也只能偃旗息鼓。洛阳城里,还轮不到他们乱来。
“好汉子!”武正翔赞了他一句,道:“想不到在文人里,也有这等孤勇之人。”
权墨冼骨子里的血性,令他激赏。
他挥了挥手,吩咐道:“去把人犯带上来。”转身回了房,道:“我这刚得了二两莲心茶,正好同你一起品品。”
他是忠国公府里的庶子,好似风光无限,儿时却几经生死。
成长的不同,让他和京里的武勋子弟都很不一样。他能有今日之成就,完全是靠自己,淌着血路而成。
因为方锦书的缘故,武正翔对权墨冼多了几分关注。
他对这名寒门出身、独自在京中对抗荆棘的年轻官员,有几分好感。今日一见,更多了几分欣赏与认同。
能做到独善其身的人不少,但能身在其中,却仍然保持初心,不因为环境而磨去内心的棱角的人,武正翔见过的,屈指可数。
而这几个人,都是数一数二的人中翘楚。
两人前后脚进了门,武正翔坐在主位上,让下人沏了茶上来,道:“这几日事忙,我还没来得及审问。正好你来了,你来问。”
骁骑卫和刑部不同,审讯犯人的方式也完全不一样。
但他知道权墨冼的名声,也十分好奇,这位年轻轻轻的官员,是如何在刑部这样的衙门里,站住了脚跟?
要知道,在刑部,最不缺就是精明的积年老吏。
既然权墨冼十分看重此事,能亲自上门找到他,他不妨卖他一个人情。就给他这个机会,让他亲自审讯犯人。
权墨冼拱手道谢:“下官谢过指挥使大人。”
两刻钟之后,一名骁骑卫将那人犯带了上来。一阵镣铐哗啦作响,那人瘫坐在地上,蓬头垢面却不敢呼痛。
当日,他的脚踝被弩箭射穿钉在地上,伤势透骨。
在骁骑卫,并没有得到医治,他只好用一块布条裹住伤口。但这么重的伤势,岂是布条就能顶用的?
这都过了两日,仍然在不断地渗出血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