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两根银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把鬼影找来,我有事吩咐。”
回到了齐王府,卫亦馨的面上笼罩着煞气,冷冰冰地吩咐。
晓雨领命而去。
夜色悄然降临,距离庆隆帝出发,还有一日的功夫。
方锦书换上寝衣,阖上双眼靠在床头上。她知道卫亦馨今日去了皇宫,回来却怒气冲冲的消息。显然,她想要阻止方孰玉伴驾一事并未成功。
朝廷大事,并非儿戏。
方孰玉既然已经上了随行的名单,就没有再出尔反尔的道理。
但方锦书更知道,卫亦馨不是那么容易放弃的人。
此计不成,她一定会再生一计。
不过,她也早就有了预案,可防卫亦馨。
在心中将所安排的事情再过了一遍,方锦书这才沉沉睡去。
翌日清晨,方孰玉从府里出来,在门口上了马车,正要出发。
护院长吴山从后方赶来,拱手禀道:“老爷,这匹马有些拉肚子,小人给老爷换了一顶软轿。”说着,挥了挥手,一顶两人抬的轻便轿子出现在方孰玉面前。
方孰玉不疑有他,抬腿便上了轿。
吴山跟随着轿子护卫,让侄儿吴宝全将马车赶回后院马厩处。芳菲等在这里,见马车回来,便上前细细地检查了一遍。
半晌之后,吴宝全吃惊的瞪大了眼睛,看着芳菲从浓密的马鬃里取出来两根闪闪发亮的银针。
“这银针,怎么会在马身上?”吴宝全手指着那根针,后怕道:“这……要是老爷坐了这马车,可怎生是好?”
芳菲比了一个“嘘”的手势,道:“这件事,你别说出去。”她也不知道原委,这一切都是听从方锦书的吩咐。
果然,事实再一次证明,方锦书的正确性。
她用丝帕将银针仔细包好,收入怀中。再仔细将马车检查了一遍,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尤其是最容易出问题的车轱辘处。
除了那两根银针,这些地方,都没有问题。
吴宝全看着芳菲的动作摸不着头脑,小心翼翼地问道:“难道,有人要害我们家老爷?”
“别胡说。”芳菲道:“你记好了,今日这事就当没发生过。有什么疑问,就去问你三叔。”
吴宝全懵懵懂懂地点了点头。
回到翠微院里,芳菲将丝帕放在桌上打开,露出里面的银针,道:“姑娘,只在马鬃里发现这两根银针。”
方锦书拈起一根,对着阳光细细查看。
“姑娘,千万仔细着手。”芳菲担心伤着了她。
“不碍事,没毒。”
方锦书学过辨识草药,也懂得辨毒。这银针上,确实没毒。
卫亦馨的目的十分简单,她并不想要了方孰玉的命,只是希望一切按照原有的历史轨迹进行而已。
这两根银针,会随着马匹的走动,而扎入马身。这样的疼痛,会令马匹发狂受惊。
从方府到翰林院,跨了小半个洛阳城,所经之处皆是闹市。
卫亦馨算准了,方家的马车失控的时间不会太长。
在洛阳城里,各个衙门的捕快衙役,都会不定时的进行巡逻。武将勋贵,更是随时可见。这些人,都可以将发疯的马匹制服。

只不过,在车厢里的方孰玉,定然会吃一些亏。
轻,则被摔得头破血流;重,则被摔得骨折。若是被从车厢里颠出来,摔断腿脚也不是不可能。
而无论是什么情况,明日就要出发去太庙的行程,他定然是跟不上了。在皇帝面前,不能让仪容不整之人出现,何况是方孰玉这样的新伤。
卫亦馨,你果然是不念半分旧情!
方锦书将手中银针用力弯折,目光如雪。
虽然她料到,卫亦馨会出此阴招,但当真正亲眼看见时,心头的愤怒比预期的还要浓烈。
她怎么下得了手?!
万一,方孰玉跌断了脖子,又该如何?这个可能性虽然微乎其微,也并不是完全不会出现。
前世曾经的情分,在卫亦馨心头又算是什么?
就算是冒着方孰玉可能会失去生命的危险,也要阻止他去太庙吗?!卫亦馨的手段,一如她想的那样毒辣,与不计后果。
“把这银针好好收着。”方锦书吩咐芳菲。
“是。”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总有一天,她会令卫亦馨品尝这银针的滋味。只是,不是现在,不是当下。
这一日还长,在方孰玉回到方府之前,方锦书都不敢放松了警惕。
卫亦馨的人能偷偷潜入马厩,在马的身上动手脚,不排除她一怒之下,使出更决绝的手段。
齐王府里,卫亦馨的脸色比那最冷的冬日还要寒冷三分。
“你说,方翰林在临上马车前,换了轿子?”
晓雨不敢看她,低头应是。
“哈,哈哈!”卫亦馨冷笑三声,这方家里,果然是大有蹊跷。
世间事,哪有这么巧的?
说不定啊,就都应在方家那个嫁不出去的四姑娘身上。
待此间事了,她一定要让方锦书好好地品尝她的手段。否则,真当她是泥塑的不成?
重活一世,她还没有什么想做的事情,而做不成的。
“随我进宫一趟。”卫亦馨吩咐。
既然暗算方孰玉不成,她就换个法子。
假如跟她作对的真是方锦书,就让她自认为得计吧!让方孰玉伴驾又如何,就算去了太庙,她也自有法子。
方锦书提着一颗心,幸好今日没有再发生其他的事情。
转眼间,到了庆隆帝出发前往太庙的日子。
御驾的仪仗从皇城端门出发,经过定鼎门大街,沿着中轴线,从定鼎门出了洛阳城。
这一条道路,早已被肃清,以清水洒道、以红毯铺路。
两侧的店铺均已关闭,行人禁止通行。看热闹的百姓远远地挤在巷子口处,从执戈的侍卫身后张望着。
皇帝出行,前拥后簇、车乘相衔,旌旗招展。
走在最前面的,是肩负皇帝安全职责的京官朝臣的车驾开道,是为导驾。紧随其后的,是两队骑兵、六行步甲队,用以清驾。
士卒手持十二面龙旗,分作两排。龙旗之后,是由指南车、记里鼓车、白鹭车等等组成的专用车队。
车队后面,是跟随庆隆帝出行的文武百官、卫队、及鼓吹乐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