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小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段惊仇剑光如流星飞逝,一柱香的功夫便已回到了元平镇
小镇如昨日一般恬静安详,不甚宽阔的碎石路上,三三两两的镇民悠闲的结伴而行。他们脸上挂着幸福而满足的微笑。昨日那场大战仿佛并没有在这些质朴的人们心中留下什么阴影。
段惊仇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按剑落地,随后缓缓踱步上前对着迎面而来的几个镇民微一拱手道:“几位大哥,敢问伍崇哥现在何处,伤势无碍吧。”
那几个镇民原本自在谈笑,忽然听见一句如金玉相击一般清越悠扬的声音传来。连忙抬头一看,却见那俊秀的玄衣少年正长身玉立的站在一边,和气的抱拳相问。
几人一见是他,都是一惊之后大喜过望,其中一年约三旬的汉子兴奋的开口道:“老神仙,您可算是回来了……昨日您老人家飞天而走后,大伙与刘镇长在镇东何厨子的酒楼里摆上好一桌子酒菜,原想等待您老凯旋归来,做为庆功之用。没想到等到月上中天,您老还是没有过来……”说到这儿,他突然有些脸红:“那时候大伙肚子也都饿了。于是,便自己吃喝了起来,为了庆祝大难不死,折腾了一宿呢。”
段惊仇听到这汉子答非所问的话语,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无妨,昨日得脱大难,理应庆祝。只是不知我那伍崇大哥可好?”
那汉子此时才反应过来,连拍自己的脑袋道:“咳,瞧我这笨脑子,一见老神仙便光顾着高兴了。伍崇小哥他一到镇南的医馆就昏死了过去,将大伙慌了手脚。后来沈郎中上来搭了搭脉,便说无事,伍崇小哥他是身体过度透支,所以才陷入了昏迷之中。他又是武艺高强之人,睡个一两天就能自己醒来了。”
段惊仇点了点头道:“多谢大哥,小弟告辞了。还有,我并不是什么老神仙,我才十六岁。”说着,又一拱手,转身离去。
那几个镇民用敬佩而又崇敬的眼神望着少年踩着似缓实疾的脚步,三两下便消失在了视野之外,都是啧啧称奇。至于少年所说的年龄,他们都认为是老神仙的童心作祟。
少年行到门口挂着个“医”字招牌的房舍面前停下了脚步,这一路他为避免麻烦,便将“太初元力”略略灌注双腿,其效果便是即使从旁人身边走过,别人也只能感觉到一股清风拂面而不见人影。
这医馆规模甚小,便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大堂组成,故此一目了然。堂中左面有一个长型松木柜台,柜台之后便是一列香樟木柜子,用来放药。右侧则整整齐齐的摆放着四张病床。伍崇此刻正躺在其中一张之上酣然大睡。一位已近古稀之年的白袍老者,正在为他诊断。
这老人身材精瘦,模样甚丑,但却有一股子与他年纪不符的勃勃生机。
只见老人一边搭脉一边摇头晃脑的道:“嗯,气色良好、脉象也蓬勃有力,不愧是从小习武之人,这体质就是与一般人不同。”
段惊仇闻言放下心来,他轻咳一声道:“沈郎中您好,小子有礼,我伍崇哥在这儿受您照顾了!”
沈郎中回过头来一看,见是少年,原本浑浊双眼中忽然释放出耀眼的神采!
老人以不符合他年纪的灵敏一个箭步冲了上来,紧紧抓住了少年的手激动道:“别人都说你是神仙,活了一千多岁不老不死?来,让老夫搭个脉如何?!”
段惊仇没想到昨日御剑而去竟然会让镇民们产生如此大的误会,他连忙摇头解释道:“沈郎中,我只是一个修行者,满打满算也只有六年左右的修为。绝不是你们口中所说的千年老……那个神仙。”
只是这沈老郎中却不是个轻言放弃之人,听了少年的话,他想也不想老眼一翻道:“就算你不是神仙,但老夫昨日亲眼见你飞天而起,可见必定不是凡人。不行,我得给你做个全身诊断!”

正在段惊仇为难之际,一个苍劲豪迈的声音帮少年解了围。
“沈郎中,快快莫要再为难老神仙了!”
段老神仙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帮子镇民簇拥着镇长刘大爷来了,将医馆的出口完全堵死。少年正想上前行礼问好,却见那老儿急急忙忙的跑上前来蹦出一句让少年完全崩溃的话来。
“老神仙,您来啦!小生刘景这厢有礼了!知道您不喜欢大伙行跪拜之礼,但还是请让我等表示下谢意,来呀!”
随后他大手一挥,只见那些年纪足可以做段惊仇父亲的镇民们纷纷拱手一礼,齐齐大声道:“后辈小子等谢过老神仙昨日相救之恩!”
少年面色古怪、嘴角抽搐的受了众人一礼,然后摇了摇头朗声道:“诸位,我本不想在此时此地说出,但如今看来误会已深。我并非什么活了千年之久的神仙中人,只是一个剑者而已。我名段惊仇,六年之前从此地离开。众位乡亲可曾记得姜家杂货铺的‘小段掌柜’否?”
听见段惊仇如此一说,众人原本因为敬畏而不敢抬起的头,终于齐刷刷的抬了起来,几十道惊疑不定的目光扫了过来。
少年这几年来变化极大,但是眉宇之间还依稀有着儿时的痕迹。
良久,忽然一个男子的声音惊道:“哎呀!,这不是晓蝶的儿子吗?!”
段惊仇面露微笑道:“齐大叔,多谢你一直帮助我们母子。”
“咳!我想怎么这么面熟。原来是小段啊!”
“王嫂,谢谢你经常照顾杂货铺的生意。”
“小段,还记得你陈叔吗?”
“怎会不记得,小段幼时多有顽劣,经常偷吃陈叔家所种的地瓜,陈叔却从不记较……”
“小段,我是你金婶啊!”
“是,金婶你女儿的病好了吗?”
“小段,我是何牛啊,何牛!”
“哈哈,你这老牛,现在长得还真是如牛一般壮实!”
“小段……”
于是,一个向老神仙致谢的场景,却演变成了认亲大会。如此一来,众人却愈加高兴,纷纷拉着少年家长里短起来。
“好!好!好!”刘大爷激动的两眼都闪烁着晶莹的泪光。
“昨日,在你与那名叫高源的贼人相斗之时,曾自报名号,但老夫却没想到,竟然真的是当年那个小段。”
段惊仇缓步走上前去,深深的向老人行了一礼道:“要说对我们孤儿寡母照顾最多的,除了姜氏一家外,便是镇长您老人家了,小段在这儿谢过!”
原来这刘镇长乃是一位极热心之人,自从段晓蝶定居元平镇后,便对她多有照顾,还差点认了她当干女儿。
后来段晓蝶要开女红店,也是他找人与姜家一起帮着张罗。段晓蝶去世之后,他更是经常来照顾段惊仇并隔三差五的过来送些吃喝。
故此,要说少年儿时最为亲近之人,除了母亲和姜家人之外,便是这位长着大胡子的刘大爷了。
“孩子,你现在有出息了。晓蝶的在天之灵想必也会欣慰的!”刘大爷唏嘘不已。
众人亦是有些默然。
段惊仇见气氛有些悲伤,便及时微笑道:“刘大爷,听说昨日大伙曾设宴准备为我接风,不知今日小段还有没有这福份?”
刘大爷年老成精,自然知晓少年之意。他一抹眼角大声道:“嘿,那自然是有!你们都别愣着了,给咱们小段张罗起来去!”
当晚,何家酒楼重开盛宴。小小的两层房屋几乎被镇民们挤爆,镇长刘大爷见状一声令下,几百户人家捐出了自家的桌椅,直接在小镇长街之上摆起了浩浩荡荡的流水宴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