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依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五章依依
“岑伯伯,冒昧打扰您,我名叫欧阳倩,我是欧阳延庆和梁芷君的女人,现在也在江医读书。”欧阳倩一回到家,就给“铁脱”岑铁忠拨去了电话。叶馨拿着另一个电话,听着两人交谈。
岑铁忠听上去微微吃惊:“你好,有什么事儿吗?”
“我想向您打听一个人。”
称铁忠爽朗第声音传来:“不要客气,只要我知道,一定告诉你。”他声音中气十足,根据父母的描述,欧阳倩可以想象出一个高大魁梧的中年人形象。
“依依在哪里?”
岑铁忠“哦”了一声,随即说:“小倩,只怕你找错人了吧,我从来不认识一个叫依依的。”他果然经过生意场的滚打。
“您真是归人多忘事,您当年在前卫线医院实习的时候,组里是不是有一位让您着迷的女孩子,芳名似乎就是依依。”
电话那端是长时间的沉没,终于,岑铁忠哑着声音问:“依依这个名字,怎么是你们叫的?不不,我的意思是,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
欧阳倩冷冷第说:“是萧燃告诉我的。”
又沉没了良久,岑铁忠几乎是在自言自语地说:“不……不可能,他已经去了很久。”
欧阳倩保持着冰冷的预期:“您听上去似乎颇受触动。是不是以前做过对不起萧燃的事?”
“你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月光?听说过月光吗?”
“莫非……你真的知道了?萧燃到底有没有死?”
“果然是你!当年,是你在前卫线医院对依依施加压力,着依依同调查组合作,供出了萧燃”月光社“成员的身份,又让她和萧燃保持距离,并在1967年6月15日晚阻止依依的迟迟不出现,万年俱灰,于6月16日凌晨跳楼自杀。你追求依依的最大绊脚石就是就此消失了,你是不是从此春风得意?”欧阳倩觉得自己的分析尽在情理之中,心中升起对电话那端“铁托”的怒火。
“什么?你在胡说什么?”岑铁忠也发怒了,但随即想起电话那端是个半大的孩子,便又换上平淡的语气。“小倩,你说的这些,离事实差之千里。当年,我年少无知,的确做过江医造反派一个派系的头目,也对依依垂涎三尺,但我还是很尊重她。她和我保持距离,我虽无赖,并没有做过分的事。我也丝毫没有参与调查组的活动,你想想,依依根本就厌恶我,怎么会听我的话,供出萧燃参加过“月光社”?我又有什么魅力,能阻止依依和萧燃见面?我知道,调查组的确给依依施加了强大的压力,但我自信了解依依,她是个善良的女孩子,也深爱着萧燃,即便有压力不和萧燃继续来往,却绝不会出卖他。当然……她当时似乎很矛盾,总是精神恍惚,被调查组钻空子也是有可能的,具体发生了什么,我没有发言权。”
“我怎么能相信你的话?”欧阳倩觉得岑铁忠说的不无道理。
“你可以去问依依自己。”岑铁忠不假思索地说,说完也想起这似乎正是欧阳倩打电话来的用意,于是他又沉默了很久。
欧阳倩等了片刻,忍不住问:“你一定知道依依的下落,对不对?”
岑铁忠终于回答道:“这回你说对了,但这属于个人**,只怕我不能告诉你,我为什么要告诉你?”

“因为405谋杀案。你和老同学仍有广泛联系,一定听说过吧?405正是萧燃生前的宿舍,他也正是从那里坠楼的,你不会不知道吧?难道这么多年,你就没有些许怀疑这其中潜在的蹊跷?那依依又是怎么想,不会人为这仅仅是个巧合吧?”
岑铁忠“哦”了一声:“我听说过405谋杀案,但一直愿意相信那是个巧合。而且据我所知,依依不知道这一切。”
“依依”的真名是孔蘩怡,虽然也是63年入学,和萧燃并不在一个班,倒是和岑铁忠同班。欧阳倩几乎原原本本的讲述了她对“405谋杀案”和“月光社”相关猜测,以及对叶馨处境的分析,这才打动了守口如瓶的岑铁忠。
据岑铁忠说,孔蘩怡在1967年经受了长期的高压调查,甚至早在萧燃自杀前,就已经有了精神崩溃的迹象,在调查组和造反派的“帮助”下,被迫声明和萧燃划清界限。萧燃的死讯传来后,她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一度中止了实习。后来,她和许多大学生一起到部队农场劳动,之后去了皖南的一个小镇上做医生,七十年代初,渐渐凭得精湛的艺术调到蚌埠的一家市级医院。1980年,她考取了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生,毕业后在北京工作了两年,就前往美国一家医学中心做博士后,以脑肿瘤的临床实验为主要课题。自此后,她周游列国,在欧美各地做科研,于脑肿瘤学方面已颇有建树。
“其实,我知道,她背井离乡,辗转各国,几乎不和任何老同学来往,甚至长期和丈夫牛郎织女般分居两地,一方面是为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其实更是一种逃避,我的揣测,她还是不能面对不堪回首的往事。”岑铁忠在警告欧阳倩一定不要莽撞行事之前,将多年来积压在心头的话说了出来。
孔蘩怡并没有和岑铁忠握手言和,成为知交好友。事实上她几乎断绝了和所有老同学的来往。只不过因为她是岑铁忠有生以来唯一暗恋过的女孩,岑铁忠谷子里恰好也有份痴心,一直努力打听着她的下落,知道她后来和一名一同分配到皖南的江医毕业生结了婚,她虽然各地漂泊,但家仍在江京,可岑铁忠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联系到她。
但他最后提供了一个信息:前不久他进行过医学检索,发现孔蘩怡最近一次发表的论文出自瑞典的一家研究院。
放下电话,欧阳倩和叶馨立刻去学校图书馆进行文献检索,按照岑铁忠提供的线索,根据作者名检索孔蘩怡的英文名字FayeRKong,岑铁忠说得不错,她果然在瑞典。
6月16日就在眼前,和依依见面说清楚的机会显然是非常渺茫,更何况,即便见了面,她又能帮得上什么?说的是解铃还需系玲人,但这铃如何解法?
但两人还是按照论文上注明的作者联系电话,拨通了国际长途。
接电话的是孔蘩怡所在实验室的秘书,她告诉她们,孔博士近期回了中国!
怎么联系她?
“她留给我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但这是私人信息,我不方便给你,如果你怎有事,可以传真给我,我再传真给她。”瑞典那边孔蘩怡的助理回答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