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智斗王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嘉和糜竺对吴哲知道乔玄家里的事情并不奇怪,因为这半年来大家都认同吴哲是天神下凡,本身就是半仙之体。
糜竺道:“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主公,乔玄确实有两个女儿。大女儿8岁,小女儿才6岁。”
吴哲道:“让乔玄陪同王允一同回三湾,对乔玄我另有任用。”
吴哲又对郭嘉道:“奉孝,你全面负责迎接钦差的所有事宜。”
郭嘉道:“诺。”
且不言三湾城这边怎么准备迎接王允。再说说王允。
王允,子子师本是山西的豪门,官宦世家,现在朝中任侍御史之职。他对朝廷忠心耿耿,但是受到十常侍的排挤,过的并不如意。
这次,朝廷选派钦差远赴三湾,王允积极要求前去。他本身是当世的儒学大家,认为三湾的各种新奇的东西是奇技淫巧,并不在意。只是三湾这一年来,异军突起,受人瞩目。他来三湾的目的,是想看看三湾城主是何等样人,能否依靠三湾城主的力量推翻十常侍,再立朝纲。
王允这时正坐在车上想着如何同吴哲见面,这时车子外边有一个和气的声音响起来了:“大人,前面再走三十里就到三湾了。”
“哦,乔玄那,”王允对外边那个人道:“你派人通知三湾方面一下,就说我要到了。”
那个乔玄继续和气的说道:“大人,小人已经派人通知三湾。而且派去的人已经回来了,我家城主亲自在离城十里的长亭迎接大人。”
王允道:“我知道了。”王允对这个一路陪同他北上的三湾商栈年青人还是很满意的。
不一会来到了十里长亭。
吴哲远远的看到了王允的车队。冲着人群一摆手,这时锣鼓冲天,鞭炮齐鸣。
这场景吓了王允一跳。
乔玄急忙催马跑到王允的车旁,对王允道:“大人勿惊,这时鞭炮,三湾的新产品,过一段洛阳也要卖。”
王允这才放心,他举目一看,前面有一只几百人迎接队伍。为首一人,身材高大,衣着鲜明想必就是吴哲了。
乔玄扶着王允下车,二人走到吴哲面前。乔玄躬身施礼道:“主公,这就是钦差王大人。”
吴哲满面带笑。道:“钦差大人一路辛苦了。”
王允道:“哪里,为万岁办事,有什么辛苦不辛苦的。”
接着吴哲将前来迎接王允的三湾的众人一一介绍给了王允。
王允在来的路上听乔玄介绍了三湾城的一些情况。今天看见吴哲介绍的众人,几乎乔玄跟他说的三湾的重臣全都到了,而且看见吴哲这么热情的,心里非常的满意。
当下吴哲陪同王允带着众文武返回了三湾城。王允要求立即颁旨,吴哲则以王允鞍马劳顿为由让陈阳负责安排王允等人住下,第二天在颁旨。
吴哲则召见了乔玄,并让郭嘉、糜竺等人在一旁旁听。
乔玄先介绍了陪同王允一路来的情况。这一路,他已经将王允来的目的摸清了,看来王允并不是特别欣赏三湾的产品,而是想利用吴哲来制约十常侍。
知道这些情况后,郭嘉先说话了。
郭嘉道:“主公,这件事到好办了。我看今天晚上热情款待王允,要如此这般。”说完在吴哲耳边耳语几句。
吴哲道:“好,你去安排。”
接着,吴哲有对乔玄说:“乔玄,我看你的才华横溢,在洛阳恐怕是屈才了。我有心让你开拓江南市场,你有何想法。”
乔玄脸上永远是商人般的笑容,他看了糜竺一眼。
糜竺道:“主公问你,你尽管直说。”
乔玄道:“大汉天下设置十三州,后加上雍州一共十四州。这十四州,真正在江南的只有交州。其余大部分属于荆州和扬州,荆州、扬州江南的部分地广人稀,而交州里中原万里之遥,在这些地方做生意,不能贪图短期的利益,要有长远的打算。”

吴哲对乔玄的分析非常满意,道:“你有何打算。”
乔玄一躬身,惊慌中依然带着笑容:“主公恕罪,你提的问题太突然,在下还没有想好。”
吴哲道:“没关系。我有一计,你找准执行就是了。”
乔玄道:“请主公明示。”
吴哲道:“过了春节,你举家前往江南,在柴桑郡住下。广置地产、田庄、家奴迅速融入当地,在当地做一个名门望族。”
乔玄道:“诺”
吴哲接着道:“你所需资金陈阳总管会给你的。到了那里以后,在表面上不要同三湾有任何联系。但可以从三湾襄阳的商栈购买物品到江南贩卖。在江南收集当地的风情情况,然后建立鸽站,直接传到三湾。”
听了这番话,在场的众人都暗自佩服吴哲。均暗想:主公深思远谋,我等不如也。
乔玄道:“我本是草原上一个俘虏,今得到主公的赏识,一定肝脑涂地为您效劳。”虽然他说的言辞真切,可是脸上还是泛出职业的微笑。
吴哲道:“到了江南,你要注意结交当地的大户。特别是有两个人一定要注意,一个叫孙策,一个叫周瑜。”
乔玄一愣,道:“这二人是谁。”
吴哲心说,我总不能说这二人就是您未来的女婿吧!于是道:“到了江南你就会遇见他们的。”
当晚,吴哲在府内大排酒宴招待王允。
在郭嘉的授意下三湾的众文武纷纷向王允敬酒,纷纷向王允说赞美之词。再加上席前的美女歌舞(吴哲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王允多少有些好酒色),王允不一会就有些飘飘然了。
王允拿着酒杯,喝了一口二锅头,对吴哲说:“吴大人,这三湾的东西就是不一样。看坐的是椅子,喝的是美酒,用的是白瓷。这些东西只怕皇宫里都没有。怨不得当今万岁,要……”
王允还没说完,吴哲假装诚惶诚恐的说道:“王大人,莫要妄言,此处怎敢比皇宫,折杀我了。这些东西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的玩意罢了。当今万岁如果沉迷于此,必受小人蒙蔽。还请王大人奏明圣上,要以国家为重,不要轻贤臣,而重小人那!”
吴哲说道轻贤臣的时候,有意无意的用手指了一下王允。
王允立刻被吴哲把话头吸引过来了,借着酒劲感慨道:“如今圣上受小人蒙蔽,还请吴大人能够重整朝纲啊!”
吴哲道:“朝廷有王大人这样的栋梁,足可以收拾目前的局面。三湾城民少兵弱,如果强行进入中原,恐怕会引起各方诸侯的不满。”
王允摆摆手,道:“此言差矣。我观三湾兵强马壮,军械精良,正好可以进京勤王,建功立业。”
王允这番话,激起了在做众武将的兴趣。他们一个个面露兴奋,摩拳擦掌。
吴哲却摇摇头,道:“三湾城兵不过两万,如何能完成王大人所说的伟业。再说这治国安邦不在马上,而在这个木匣内。”
言罢,吴哲一摆手。有侍女捧出一个精美的木匣放在了王允。
吴哲道:“这才是万古不变的治国良策,请大人过目。”
王允打开一看不由惊呆了,原来这里放的是用三湾纸订制的精美的儒家经典《六经》和《四书》,即《诗》、《书》、《礼》、《易》、《春秋》、《乐》、《论语》、《孟子》、《中庸》和《大学》10本书。
这10本书在三国时期如果用竹简、木简制作,只把得有一堆,用车也拉也得四、五几车。所以能精通这四书六经(后了《乐》失传,被称为四书五经)的人,被称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王允作为当代的大儒看见这四、五车儒家经典,被装在一个盒子里,能不激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