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神棍李华(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学的日子总是过的很快,一眨眼就到了元旦。
李华这些日子又故态重萌,足不出户,有我每天回来给他的讲解,和以前一样又半终止了自己的小学生涯,不过考试是要去的。
李华的考试用老师的话讲怪怪的,算术上无论什么题目从没有过程只有结果,文字再长的题也是这个如此,我多少次地告诉他,结果就是朝你翻翻白眼回头是我自依旧决不悔改。
元旦放了三天的假,让我能够安心地在家陪着家人。放假前我又在当初和李华吃面的那个小店里买了五个肘子,作为李华过节的礼物,老人们到是挺开心的,而李华一口未动,说是要留下请客。
村上小学的同学不停地到家中来来往往表示致意,展现着孩童们一如既往的友谊。
二婶在王家营的亲戚家拿来了几十个二梯脚,让李华开心,李华只是点点头一言不发地又回到了房中。
老人们互相打个哈哈,无非骂两句这孩不懂事也就了了。
外面已是大雪纷飞,走在路上咯吱咯吱地响,小孩子们到处跑着打着雪仗、堆着雪人,鞭炮声、嘻笑声不绝于耳。
我回到房中,李华正静静地坐在炕上闭着眼睛。这一幕也很熟悉,很早前就来过这么一出戏。
我盘脚上了炕,拍了拍他:“华子,醒醒。”
李华的眼睁开一条缝:“哥,有事吗?”
“俺说你这是怎么的了?”我有点生气,“大过节的你就不能有个笑脸让一家人高兴高兴?练功是不是有么问题。”
“啊,高兴。哥,俺寻思着俺是不弄错了?”李华的脸上有一丝无奈,“这第一篇和第二篇全是算命地。俺又不是二虎娘学这有啥用,全是大卦。而且和俺之前学的是两个东西。”
“大褂?”我楞了一下,心里有点糊涂。
李华也楞了一下,咯咯地笑了起来:“哥你想到哪方去了?是算命用的,像去年老人们在庙里让老和尚为俺俩摇的那个卦。”一面说着一面手里还比划着摇动地姿势。
这时我才明白,不过心里纳闷,学习修练与算命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不是。
“俺现在背完了,也明白咋用,可没用。”李华也显得有点闷:“要不俺给你举个例?”他询问我似地接着说道。
我点点头,对这个封建迷信的东西我从来都是横眉冷对,可也不好拂了他的意。
李华装模装样地左手捏诀,右手大姆指在其余四个手指间飞快地掐动着,大约不到十秒钟,他抬起头来看着我道:“比如俺现在推算来人,有人马上进俺家门,是个女地,岁数大约四十,有急事,唔,还有好多个袋,里面装的是白色地小粒粒,是用马车拉着的。”
李华的话声未落,二婶已在门口喊了起来:“快来几个活地,快把尿素卸了,俺还要赶紧的进城去,冻死了。”随即是一长声马的嘶鸣。
李华和我两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我心里用万分震惊来形容都来不够,心像不着地似的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恐慌,太过于不可思议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从小李华算准了二婶来的事后,我俩那一天谁都没说话,只是不停地干活,将春后需要的农用资料全部准备妥当。
晚上,躺在炕上我有点迷迷糊糊,模糊地的双眼看着置于墙上的油灯火苗轻轻地晃动,也不想起身吹熄了它,渐渐沉入梦乡。还未等我开始作梦,便被李华摇醒。
强憋着自己被从梦里拽出后的满腔怒火,我对李华几乎半吼着道:“半夜三更地你有么事,还让不让人睡觉了。”
灯光下的李华怯怯地看着我道:“哥,俺有点不太自在想听听你的说法。”

我定了定神,看看李华有些个弱弱地恐慌,顿时心中有点酸疼地自责,赶紧道:“有么事,说给俺听听。”
李华对第二捆中第一、二篇的叙述让同样年少的我有点觉得海过于深。
在第一篇中完全是讲述做事做人的大道理,讲述天文、地理和人事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自然到社会、从生产到生活、从帝王至百姓无所不包,给我上了一堂标准地政治课。
在第二篇中一改前文的纤弱,通篇是气势磅礴地演天算地,从星星到蚂蚁无不涉及,讲了个大大的小规律,凡事俱纳入其中。通过分成天、地、人三节对一些个微妙地判定,用一个最基本的手法,推算一个事物的本质,对照给定的词语可决定事物原本的面目。
说起来十分地简单,可要完成这个事,光需要背诵的文字多达几万,真是难为了小小的他。怪道这些日子他一直心不在焉、恍恍惚惚的,原来一直在默记这些个东西。
后来我年事稍长后知道了一本了不起的书,名叫《易经》。李华所学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样是利用卦词加上相应的演算,推导一个关于过去、现在和将来的事物。只不过两者有一个根本的区别。
《易经》讲的是理、象、数、占,以阴阳八卦来解释一分为二的又完全统一的观点,记载了自然、社会、人体、医学等方面的信息,潜藏着过去、未来和现在的一些个内容,只要加以推算,就可知事物的大致意义。起课的方式也主要是以后天的文王八卦中所涉及的为准,以坎离定南北,震兑定东西,以八宫排序阴阳互生、互长、互转、互消,熔入五行,以天干、地支、五行和时辰起课开始其推论。
而李华所学却是以乾坤定南北,离坎定东西,讲究万物不分,一片混沌,从中分出人、物、事的关系,以一个公式也似的方法,直接以方位起课。
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以《易经》起课的最小单位是时辰,这就难免了事物本性的重复。如两个小童出世,都在一个时辰,其一生应是完全的相同,可实际上后天的他们却是天差地别。
李华所学已抛开了时间的概念,完全进入了其本原,如果也有时间的内容,则是相当于微微微秒的存在。
试想如果在《易经》推演的过程中,时辰的用法精确到了亿分之一秒,则世界上根本不可能有相同的人,因为出生时不可能有两个完全在亿分之一秒内一起出生的孩童。
这就已是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观念了,我当时却什么也不明白。
李华说完了他修习中遇到的不解,瞪着眼睛看着我道:“哥,俺不知道这样下去会是个什么,可又不能越过去看下一篇,俺是不是学错顺序了?”
我摇摇头,实在是磕睡的要命。忽然想起自已看过的一出戏叫八仙过海,台上的仙人们手里经常地掐来掐去,摇头晃脑地有个预先知道的本领,心里想捉弄他一下,也算是对他不让我休息的报复。
我于是开玩笑似地对李华说:“华子,你这是必然的,你看那一个有道行地人不会掐掐算算?戏台上还是这样呢。这不同于县城的算命先生,这可是必须学的,你后面可能没有这个就没办法学下去了。你再琢磨琢磨,哥要睡了。”
李华的双眼大睁着看着我,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着亮亮地光。
我躺下时分明地感觉到了李华因兴奋而心急促跳动的声音,天知道李华又发现了什么。
老天还是让我敢紧歇息了,谁知道接下来李华又要做什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