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时候,在黄海之滨有一座岠嵎山,这里古木参天,兽禽成群,是一个美丽富庶之地。
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勤勤恳恳,男耕女织,过着丰衣足食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长,这年突然发生了虫灾,一条条的大绿虫子把满坡的庄稼和满山的树叶吃个净光,人们的生活陷入贫困之中。
老百姓在痛苦煎熬之时,便纷纷到山中的玉帝阁求拜,望天庭救民于苦难之中。
玉皇大帝闻知此事,极为关切,便召集众神商讨救民之策。
王母娘娘献策说:"这个事好办,让我手下的金蟾仙女下界,定会制服害虫。"
金蟾仙女领命,下到凡间。
在岠嵎山森林里住有一户人家,一个叫李昆的农民领着父母过生活。李昆年方19岁,尚未婚娶,因家庭困难,也无心过问婚姻之事。
李昆忠厚善良,孝敬父母。夏日里蚊虫很多,在睡觉前,总把父母屋子的蚊子赶走打净,自己才去睡觉。冬天,睡觉前又先把父母的炕烧热。有好吃的东西总先捧送给老人。
父母也爱子如掌上明珠,为了孩子的婚事,老两口整天愁眉不展。
李昆老实巴脚,整天不声不吭下地干活,见人说句话也脸红。他还特别喜欢动物,下地干活时,常把受伤的小鸟,兔子等拿回家里救治,等伤养好了再放生。
一天他正干活,发现一只奇特的大蛤蟆一动不动地趴在草棵里,李昆用手扒拉来扒拉去仔细一看,发现蛤蟆的一双后腿折断了。他心疼的把蛤蟆捧在手里,活也顾不得干,跑回家去。烧了点热水给蛤蟆洗腿上的伤口,进行了包扎,养了几天,蛤蟆的双腿长好了,能自由地跳动了。
李昆把蛤蟆又放回了山里。
和李昆同住在山里的张老三,整天游手好闲,不干别的,专门干套兔子打鸟之类的事,特别遭受虫灾以后,他跑山更勤了,在山上见啥打啥,打啥吃啥。除了不吃人,山上的飞禽走兽几乎让他吃遍了。那天他逮住一只蛤蟆,想尝尝蛤蟆的味道,他打断了蛤蟆的双腿,刚要抓到手里,那蛤蟆一跳,先逃掉了。
这天他慢悠悠地在山野间行走,尽管山上树叶被虫子吃光了,但草长得很茂盛,张老三用心的在草丛中搜寻着,希望发现个野兔什么的,他发现了那只偌大的蛤蟆,上前一下子抓住,拎着后腿回家去。
张老三和李昆是邻居,有什么好吃的有时也请李昆品尝,这次又把李昆请来,是让他尝尝蛤蟆的味道。
李昆一走进张老三的家门,看见那蛤蟆放在厨房的地上,后腿被紧绑着,眼中流出了泪水。他蹲下来仔细一看,正是自己救的那一只蛤蟆,心不禁咯噔一下。
张老三磨好了刀,要杀蛤蟆,李昆上前拦住说:“三哥,您先慢着。我想和您商量一下,我爹妈做梦都想尝尝蛤蟆肉,您能不能把这只蛤蟆送给我?”。
张老三知道李昆是个大孝子,爽快的答应说:“你咋不早说,我给你多抓几只,好吧,把这只拿去吧,你要不敢杀我给你杀,收拾后好回家下锅炒就行了。”说着就要动手。
李昆急忙提起蛤蟆说了声:“不用了,我回家自己杀。”转身走出门去。
回到家里,李昆把蛤蟆又放了。
事情也怪,那天李昆到山上去砍柴,又发现这只蛤蟆被夹在岩缝里,几乎要奄奄一息了,他小心翼翼地搬开石头,把蛤蟆捧回家,细心调养,蛤蟆终于又活了过来。
从这以后蛤蟆再也离不开李家了,他刚把蛤蟆送回山上,回家刚跨进门坎,那蛤蟆已等候在门口。
由于父母身体不好,他一边到山上干活,还要早早回家做饭。
这一天他回到家,看见锅里热气腾腾的,他心中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呢?
正在疑惑之中,从屋里走出一位姑娘,挽着辫子,低着头,羞红了脸,圆圆的脸蛋一笑俩酒窝,那身材,容貌,刺得李昆的心一阵慌乱地跳动。
他稳了稳神,惊疑地问:“你是——”
那姑娘含情脉脉地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三次救我,我要终生报答,伺候你一辈子。”
说着低下了头。
李昆处于惊慌失措之中,被弄糊涂了。心想,我从没救过姑娘啊!
那姑娘象在自己家一样,笑咪咪地说:“还愣什么,快叫爹妈吃饭。”说着摆上一桌宴席。鸡鸭鱼肉样样齐全。全家围在桌旁,两位老人喜笑颜开,病也好了。
李昆顾不上吃饭,心中一直犯嘀咕:“这鸡鸭鱼肉哪来的呢?这人到底怎么回事?想来想去,越想越糊涂,草草地吃了饭。
这姑娘干活利索,屋里屋外忙个不停,对爹妈更是关心倍至,洗洗涮涮,洗头洗脚,把老头、老太太伺候得服服贴贴。
经交谈,她自报叫金蟾,是从很远的地方来的,表示要一心嫁给李昆。
李昆娶了个美丽无比的金蟾媳妇,在岠嵎山传开了,乡亲们都来看望,谁见了谁羡慕。都夸李昆有福气,娶了个好媳妇。
金蟾媳妇象李昆一样,爱惜山里的生命,山里的鸟常聚拢来,在他家的房四周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金蟾善于和鸟对话,她对鸟们说:“你让更多的鸟都来,吃光山上的虫子。”
果然,方圆千八百里的鸟都飞来了,漫山遍野找虫吃,把严重的虫灾消灭了。

张老三见来这么多鸟,心里乐开了花,他开始组织一些人疯狂地打鸟,家里整天是飘着烧鸟肉的香味。
他见李昆娶了这么漂亮的媳妇,嫉妒得要命,常常在李昆不在家时,调戏金蟾媳妇。
金蟾早已对张老三恨之入骨,但她还是压下气来,用不理睬的态度对待。
这天张老三又端来一碗鸟肉,给金蟾吃。他献媚地说:“李昆这老弟,他也不知关心体贴您,要我是你丈夫,我会让你整天呆着,整天给你弄好吃的。看你累成这样,真让我心疼,快来,吃点鸟肉,补补身子。”说着笑嘻嘻地递肉碗。
金蟾一脸严肃,双眼一瞪,没好气地说:“你快走开,我没你那么馋,连蛤蟆肉都想吃!”
张老三厚着脸,耍赖皮,放下肉碗想动手动脚。金蟾一闪身,走进公公婆婆的屋里。张老三对金蟾几次下手都没能得逞,心中非常恼火,就想要加害于李昆,便在李昆常走的路上,放上了打狼的铁夹子。
这天上山前,金蟾一再叮嘱李昆,要绕道走,千万别走原路,李昆照办了。
张老三自以为得逞,可是李昆安安全全地回家了。张老三心想:奇怪呀,我那夹子不好使了吗?他边想边到放夹子的地方去找,他顺着道稀里糊涂地找着,突然发现前边有只野兔,象睡着了一样趴在小路上,他不顾一切地扑上去。
只觉得右腿一麻,他的右腿被自己的夹子夹断了,他哎呀哎呀地叫着,好不容易才爬回家里。他又气又恨,恨不得一下子把李昆弄死,把金蟾弄到手。
他彻夜难眠,想坏主意,可是腿被夹断了,只好呆在家里,生着闷气。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张老三的伤养好了。但一条腿永远地残废了,整天只好拄着拐杖行路。他本应该老实一些,可他却不思悔改,整天仍然领一些游手好闲的人上山打鸟,被他们打死的鸟不计其数。
鸟雀们觉得在这里没安全感,都纷纷飞走了。
随着鸟雀的减少,岠嵎山的虫子又泛滥起来。一条条大绿虫子,爬得满树都是,到了冬天,结成核桃大的硬茧。.
金蟾媳妇发现这硬茧是绿虫子吐的丝织成的,她把硬茧捡回来,用水泡后,竟然抽出了白花花的丝。
于是,到了秋后,金蟾媳妇开始发动老百姓,到处捡剥虫茧,把茧抽成丝,又将丝织成布。她们又发现虫茧里的茧蛹好吃,便煮来充饥,老百姓们捡虫茧,抽丝、织布,又吃茧蛹,卖茧蛹,家家户户生活都好了起来。
后来,这些吃树叶的虫子被老百姓搜集起来,有规律地放养,使害虫变成了益虫。人们都说这是天赐的虫子,能造福人类,人们就给它取名叫蚕。
金蟾制服了虫灾,又使百姓富了起来,过上了好日子。老百姓都很敬重她。
金蟾越是出名,张老三越是嫉火中烧,得不到金蟾,就想要治金蟾于死地,但一时又无计可施。
正在这时,南方来了个妖道,这个妖道凭借自己练就的几套妖术,到处为非作歹。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让百姓为他烧香磕头、送钱财。
张老三把妖道接回家里,百般恭敬。他和妖道说:“长老,我们这里出了个蛤蟆精,道行深得很,只怕你治不了她。”
妖道轻蔑地说:“凭我的能量,没有治不了的,她再有本事也难逃我的法术。”
为了治服金蟾,张老三和妖道在民间大造舆论,说金蟾是蛤蟆精变的,将来危害人民,让大家提防着点。
这谣言越传越广,不知情的乡亲们和金蟾渐渐疏远了。
李昆也产生了疑惑,他突然想起三次救蛤蟆,而蛤蟆最后不见了,又突然出现了这个美女,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也相信了。
全家人对金蟾的态度也改变了。
金蟾感到万分痛苦,她想一走了之,可是不放心丈夫,又不放心二位老人,她整天愁眉苦脸的,身体日渐消瘦。
妖道和张老三见自己的谣言已起了作用,便加紧行动,要当众施法除妖。
那一天在岠嵎山驾起了干柴,妖道把岠嵎山的老百姓都召集到山下。金蟾被五花大绑,绑在干柴附近的树上。
金蟾大声向百姓哭诉:“乡亲们,谁是妖,谁是邪,你们心里应该明辨是非,你们不能上这妖道的当,他会使你们遭受苦难......”
妖道不敢让金蟾再讲下去,迅速点燃了柴堆,大火冲天,乡亲们想到和金蟾相处的日子,想到制服虫灾,想到养蚕、织布,想到金蟾为百姓办的好事,都禁不住流下了泪水。
大火过后,高山上出现了一尊金蟾的石像,她张开大口象是还要讲些什么。
在朦胧中,王母娘娘和金蟾站在云端之上,王母娘娘说:“我派金蟾来拯救你们,你们却要加害于她,善恶不分,是非不辨,你们看到这金蟾石像,这是永世的警示。”王母娘娘领金蟾隐去了。
李昆后悔万分,哭得昏了过去。
李昆的父母也因悲伤过度,双双过世。
天空中突然刮起了黄沙,昏天黑地,接着是闪电雷鸣,妖道和张老三吓得闭上了眼睛。
等他们睁开眼睛时,发现自己已双眼失明,什么也看不见了。
从此他们沦落街头,成了遭人厌烦的乞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