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吐蕃苯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石碑上的文字很多,我一边警惕的看着洞口,以免有幽冥蝙蝠冲进来,一边快速的用手读了起来。石碑上面是以那个圣灵教的祖师,也就是热郎大师的口吻,记载了关于鬼狼谷的来历,以及他在鬼狼谷的经历,根据我所知道鬼狼谷的记录,以及石碑上的记述,鬼狼谷的传说和来历我就记述在了下面:
鬼狼谷这个地方的名称,是隋朝时期因为鬼狼的原因,才被吐谷浑人这样称呼的。在吐谷浑人还没有占领这个地方的时候,位于柴达木盆地内的这个谷地,是羌族人的一片禁地。
根据羌族世代相传的关于禁地的传说,鬼狼谷所在的这个谷地,在远古时代从天上落下了一个巨大的火球,在鬼狼谷内落下,所以才变成了像现在这样的这样碗一样的地形。后来羌族部落的人到这里放牧,其中一个氏族部落的一支,大概有二三百人进入鬼狼谷后突然失踪,所以羌族部落的人都将这里视为为了羌族人的禁地。
后来吐谷浑从辽东迁徙到青海后,势力范围自然也到达了柴达木地区的这个地方,可是由于这里随着没有人烟的原因,一直到了吐谷浑王吕夸当位时,吕夸的一个大将将吐谷浑境内的一些白狼驱赶的时候,才到达到了这个羌族的禁地。
热郎大师此时已经从西藏到了吐谷浑,他深受吕夸的赏识,他听说了鬼狼谷内发生的诡异事情后,主动请示吕夸后到了鬼狼谷,在这个鬼狼洞内发现了狼神,狼神此时被幽冥蝠王困在鬼狼洞内,所以热郎大师就用破魂咒驱赶走了幽冥蝠王,并且将破魂咒刻于鬼狼谷内发现的一块神石上,立于鬼狼洞口驱赶幽冥蝙蝠。狼神感激热郎解救了它的子民,于是就派鬼狼洞内生出的鬼狼,听命于热郎大师并用于吐谷浑的军队中。
我看完了石碑上的记述,没有发现所说的破魂咒的咒语,我连忙将石碑翻转后,果然又在石碑背面用手发现了有几行文字,读起来像是梵文,却发感觉这些梵文中间还是有一些字,是我不认识的。
这种情形我好像让我很熟悉,我马上意识到:前几天在夏教授所在的那个医院中,那个羊皮地图背面的招魂咒,不是也有一些梵文,而且上面的一些梵文我并不认识的么?
想到圣灵教的历史,可以最早追溯到吐蕃时代的国教,而那个吐蕃时代的所谓国教,应该就是后来和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教冲突的苯教,他们怎么反而会用梵文呢?可是如果不是梵文,那些文字中有些字确实是由梵文所写的,这又怎么解释?
我突然记起在《西域奇闻录》中提到过的黑巫师和白巫师的传说,以及罗瘦子所说的关于圣灵教是源于古代吐蕃的国教,我脑中灵感一现,猜测到里面提到的那个巫师,很有可能是属于西藏最早的宗教--苯教。
古代的吐蕃就是现代西藏地区,吐蕃的本土宗教苯教又称“苯波教”,因教徒头裹黑巾,故俗称“黑教”。苯教最初是在今阿里地区南部、古代称作象雄的地区发展起来的,后沿雅鲁藏布江自西向东广泛地传播到整个藏族地区。
苯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形成藏传佛教之前,流行于藏区的原始宗教,而且后来的苯教也有黑白之分,只是当时的这个黑白之分只是因为教义的不同,并不是按照教徒善恶而分的。

根据记载,苯教后来分为三个流派,分别是笃苯、洽苯和觉苯。先说笃苯的形成,在卫(前藏)翁雪纹地方,有一个叫汝辛的人,是一个苯教大巫师。他宣称能通鬼神,知道在什么地方有什么鬼怪精灵,并且精通祭祀、禳祓、遗送、役使鬼神的法术,能“上祀天神,下镇鬼怪,中兴人宅。”他把过去苯教的种种巫术加以总结,并设法把各地的苯教徒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派别,叫笃苯教,又称苯教黑派,或因苯派。以后一段时间,这个教派派达到了鼎盛时期,他们之中就有人开始参与掌管吐蕃的政事。
此后又出现的洽苯派,是来自外地的苯教徒所开创的一个派别,这个教派的来源是由于吐蕃宫廷和苯教之间发生了流血冲突,笃苯派受到很大的威胁,于是便从克什米尔、勃律和香雄三地请来三位苯教巫师,从中调停苯教徒和王室之间的矛盾,这三位外来的苯教巫师,带来了一套苯教的教义,结束了原来藏地苯教只重巫术没有宗教理论的历史。
而最后出现的觉苯派,这是佛教传入西藏后,苯教在同佛教作斗争的过程中,为了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演变成的派别。根据资料记载,所谓觉苯派,意思就是搞翻译的苯教派别。因佛教传入西藏带来了大量的佛教经典,而苯教当时尚无经书,不能同佛教抗衡,所以也开始搞起经书来,主要是翻译一些佛经,并把它改头换面,充认苯教的典籍。很多的觉苯派的大师,为了苯教的生存开始篡改佛经,别创名称,并加入许多苯教的说法,发展出很多套较完备的苯教经典,后来也搞了伏藏,以便于流传。这个时期的觉苯派,又称为苯教“白派”,或“果苯派”。
想到苯教的发展历史和关于圣灵教圣物的传说,可以推断出那个得到了血玲珑的杜巴大师,很有可能就是属于苯教最初的笃苯教的一个大师,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传说中招魂咒的存在,以及在这个石碑上出现的破魂咒了,因为苯教注重的是念咒驱鬼,很多苯教的大师是被直接称为巫师的,他们可以通过不同的咒语来驱使鬼神,令人借尸还魂,以及可以用咒语来杀死敌人。
我现在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就是,既然那个杜巴大师是吐蕃苯教的人,他为什么要用梵文来写招魂咒和破魂咒,要知道苯教是最早的西藏原始宗教,而梵文却是佛教用来记录经典的文字,自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苯教在西藏逐渐失势,特别从松赞干布在赢取尼泊尔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之后,更是在两个公主的影响下,在国内开始扶植佛教,所以梵文才会传到西藏,这样算来,杜巴大师是不会写下那个招魂咒的梵文。
这样推算来,那一定是杜巴的弟子记录了,想到苯教后来也翻译并且吸收了很多佛教的经典,很有可能就是杜巴的弟子已经学会,用梵文来记录下他们的咒语了,而那些我不认识的梵文,只能怪我自己学的知识不多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