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北京来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作一旦走入正轨,那就好干多了吴启昌与项南方都是有能力的年轻人,有干劲也有冲劲,特别是吴启昌,政治与思想觉悟不用说,脑筋也不用说,那种稳健的工作作风,萧立华都要向他学习。
更重要的是几个年轻人进取心强,在萧立华的带动下,都想干番事业。萧立华的工作热情,也点燃了另外几个年轻人的工作热情,几个年轻人干劲倍增,苦一点累一点儿对年轻人来说,算不了什么。有时候会成为一种乐趣,九一年,年轻人的心中还有真正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们愿意拼搏。
项南方初当副镇长,自然想干出番成绩来。而且,萧立华把这么重要的担子压在他肩膀上,那是对他的信任,他岂能辜负了这番信任?全身心地赴在公路建设上,先是与三个村的村长村支书商量,讨论了怎么开工,怎么提高工作效率。
有了钱,三个村的村干部也干劲十足。村民干活能够领到工钱,也没有怨言。何贵全现在是这三个村的驻村干部,在开工之前,萧立华找他谈了一次话,要他好好工作,争取在修建公路的工作中,发挥力量。
何贵全是背着处分到海顶等三个村当驻村干部的,再不好好表现,只怕没有机会表现自己了。自公路开工,他就起早贪黑,天天与村民一起,吃在工地,住在村里。
人心齐,山海移。现在镇上到村里,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起靠,力往一起使,还有什么事情干不成的?姜春华出了个主意,将三个村的民兵组织起来,组成民兵突击队。年轻人有的是力气,有的是干劲,苦的累的都是他们干。
吴启昌负责党建工作,暂时还担当砂石厂的承建工作。
首先是砂石厂选址。为此,萧立华召开了镇上几个主要领导人的会议。
“这个砂石厂,我看选在三角村不错。”田北野对这里的情况比较熟悉,首先发言,“三角村的背后有座乱石山,山上全是石灰岩,种不出庄稼,也栽不了树,但石炭岩正好是建筑砂石的原料,而且又在公路边,离大王矿又近,便于砂石运输。”
“是的,那座乱石山的名字叫秃鹰山,把砂石厂选在那里是很不错。”
姜春华也搭腔。
经大家讨论,一致觉得将砂石厂选在三角村的秃鹰山比较好。
“那好,我们就把砂石厂选在三角村的秃鹰山。”萧立华拍了板,“还得去与三角村协调,这事由吴书记负责,田书记对三角村的情况比较熟悉,你协助吴书记把这件事办好。”
田北野的主要工作还是派出所的所长,在镇里也是主持全镇手治安工作。萧立华把这些工作一个个安排下去,自己与付书记反而没有多少事可做。
砂石厂的厂址选好了,然后就得进设备了。
陈峰原来是农机站的站长,对打砂机与粉碎机都比较熟悉。萧立华与吴启昌把陈峰找了来,告诉他,由他暂时当砂石厂的厂长。
“陈峰,这段时间你的表现不错,因此才让你当砂石厂的厂长。”萧立华将事情说好后,再加上了几句,“你不要小看这个砂石厂,它是我们镇的镇办企业的开始,以后还会有别的项目上马,如果你把这个砂石厂管理好了,那么,我们会考虑让你管理全镇的镇办企业。而且,我们会出台一个奖励制度,砂石厂管理好了,奖金不会少你的,如果干不好,那么你只有下来,让别人的去干了。”
陈峰不但有技术,脑筋也不错。萧立华知道不管是一个政府还是一个单位,要想搞好,人才最重要。单靠自己一个人,全身是钢又能打出多少铁钉来?

是人才就要大胆地用,让他们成长起来,各自独当一面。
“多谢萧镇长对我信任,我陈峰就算把这条命拼上,也要把砂石厂搞好。”
“办厂不是要你去拼命,而是要你开动脑筋,想办法把厂办好。”萧立华摆了摆手,笑了笑,“你当然要出力,特别是开始阶段,你得出大力吃大苦把厂子建起来,但更要懂得把职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依靠全厂职工的力量,才有可能搞好。我要提醒的是,办砂石厂,首先要讲究的是经济效益,也就是说赚钱是第一位的,我看你办得好不好,那就是看你的经济效益指标,奖励指标也是与经济效益指标挂勾的。”
九一年,做为一个镇的镇长,镇党委副书记,这么直白地提经济效益第一,还很少见。就算是乡镇办企业,在那个年代,还是政治效益第一,经济效益第二。旁边的吴启昌听了萧立华的这番话,摇了摇头,一个领导干部这样说话,政治上有些幼稚。不过,吴启昌知道萧立华本身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官场上的陈腐的圈圈套套,对他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要是换成一个别有用心的人听到这番话,说不定会在这番话上想些办法,给他找些麻烦。
“萧镇长放心,我会尽最大的力量将砂石厂搞好。”
陈峰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还有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特征,心中的热血还没有完全磨灭。更何况,这是萧立华给他的一个天大的机会,再不抓住这个机会,那就真的没有出头之日了。
“你放心吧,还有我与吴书记呢,我们不会放任不管的。”萧立华淡然地笑了笑,“那么,明天你就与吴书记一起出差,去把机械设备买回来。”
事情一件件安排好了。临近年关,区里的会议一个接一个的,萧立华与付书记三天两头往区里跑。趁着开会的机会,他也认识了不少各乡镇的主要领导。
不过,萧立会的主要精力,放在黑山羊养殖基地的事上。他开始着手起草这个计划,准备在元月份在镇委会上提交讨论,然后再上交区里。
这天,他刚从区里开会回来,传呼机上突然出现一条信息:老大,我是张军,现在到了三江市。
张军?
萧立华大吃一惊,立即按传呼机上的号码打了过去。
“张军,是你吗?”
“老大,是我,刚到三江市。”电话里是张军那独有的嗡声嗡气的嗓音,“萧妈妈要我来看你,我也好久没有见过你了,嘿嘿。”
“我妈要你来的吗?”
张军叫萧立华的妈妈,一直叫萧妈妈。
“嗯,还给你带来了好多东西呢。”
萧立华的脸色变了变。离开家已经快一年了,这么久没有见到亲人,心中不想是不可能的。这近一年的时间里,电话都没有给妈妈打过。爸爸那里是不用打电话的,但是妈妈,不知道有多想他呢。
萧家男儿都有些硬汉的性子,不喜欢婆婆妈妈。出了门,虽然心中无时无刻不装着家里的亲人,但却很少打电话。他被爷爷送出北京时,爷爷吩咐过,三年内不准回北京,一年内不许打电话回家。
想起那个冷酷的老头子,萧立华心中腾起些许恨意。
“张军,你打个的到市政府招待所等我,我马上出来接你。”萧立华想了想,“你不要说你是北京来的,更不要暴露我的身份。”
张军答应了一声,萧立华放下电话,下楼就发动了车子。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