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冲劲与干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杜德富有些头痛。萧立华干劲很足,冲劲也很足,工作手段也有,这是好事情,但这钱却是区财政头痛的事,特别是年头月尾的时候,哪来的钱?
大王镇的扶贫公路,在吕镇宽手里是挂羊头卖狗肉,只是安了个名,那条路大部分地方,只是像征性地挖了一下,有些地方已经挖出个毛坯了,有些地方只是动了动土,还有些地方,大概只挖过几锄,留下了一点儿印迹。
这条公路是该修了,不然走到海顶村,就要大半天时间,早晚点出发的话,要半下午才能到,别说扶贫,就是走路也难。
问题是现在去哪要钱去?山的人下来赶个场都不容易,有点山货什么的到下面场来卖,得在赶场日前的半夜三更出门赶路,走到赶场的地方都是半午了。
“小萧啊,你有干劲,值得表扬,但是,现在区财政吃紧,挪不出钱来。”
“是啊小萧,区财政的情况我也知道,确实没有钱。”雷记也帮起腔来。
“雷记,杜区长,我现在启动修这条公路,一不是为了政绩,二不是因为我人年轻,精力过剩。实在是现在修路比明年修有几大好处,第一,现在山的三个村农民无事可做,天天只能猫在家里烤火,等明年开春,农忙了,那时大家都要忙了,我这里再去添乱,两边都不讨好。第二,山农民穷啊,眼看两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大多数农民过不成年啦,我这里也是为了这些贫困户过年着想,修路让他们出工出力,我们付他们工钱,钱不多,但过年买点糖买点酒买点年货的钱不就出来了吗?这变相是在扶贫啊,不然过年时,只怕贫困户又该下山来要救济了,到时不但还是要出钱出粮,只怕大家都过不好年。第三呢,修这条扶贫路只争朝夕,拖过这个冬天,就要到明年冬天才能修了,这扶贫扶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啊?”
听了萧立华的话,雷记点了点头。
“倒是这个理儿,不过,区财政确实拿不出钱来。”
“是啊小萧。”杜区长听了萧立华的分析,心中有些动,“你分析得很好,你这想法确实很好,但区财政拿出不出钱来,没有办法啊。”
“两位领导,其实也用不着多少钱,我估算了一下,区里给个二三十万,我再想些办法,也就差不多了。”萧立华笑呵呵的,“我也知道区财政困难,不过我给区财政想了个办法,我不要现钱,只要将我们该缴的煤管费,截留几个月就行了,最好是半年,嘿嘿,我回去做工作,干部职工的奖金先打张白条欠着,将市里给镇里的钱先垫出来修路,等煤管费凑齐了,再按白条发钱给大家。”
两位区领导睁大眼睛望着萧立华。这萧立华已经挖好了坑,等他们跳呢。这小家伙表面看起来风风火火,没有城府的样子,可计算却是很精啦。
雷记看着杜区长,等着他拿主意。杜德富摇着头,苦笑着。
“你这小子,怎么到处计算着钱啊?”
“杜区长,我们镇被搞得一贫如洗,不弄些钱回去,拿什么开展工作?”萧立华也苦笑着,“要是有钱,我才懒得到处要钱,像个叫化子似的。”
“你是叫化子,那我们就是讨口的了,有你这样开着市政府车的叫化子吗?”杜德富气笑也不是气也不是,想了想,“这样,这件事不能说办就办,等我们常委班子开个会讨论一下才能决定。”
“好呢,那我明天再来问好消息了。”
“你这么急干什么?”
“不能不急啊,现在已经十二月份了,再不动工,明年开春前修不好路呢。”
萧立华走了,杜德富与雷绍远商量了一下,杜德富也回了自己办公室。回到自己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杨市长打电话。
“杨市长,我听我们区的萧立华镇长来你那里了?没给你添麻烦?”
“没有添什么麻烦。”杨市长语气不高不低的,“只是来打劫了,从我们里搞走了一辆车不说,还要钱,听说是你叫他来的?”

“天地良心啦,我怎么会出这样的歪主意?”杜德富额有汗珠,“我是真的不知道他会来这一手,对下属约束不紧,我检讨。”
“你检讨个屁!”杨市长听杜德富那紧张的样子,笑了起来,“如果我不想给他,他拿着枪杆子来我也不会理会他。呵呵……那小子,还算是个人才,算是给大王镇一点补贴,他们的财政确实也有些紧了。”
一听杨市长这句话,杜德富就轻松了下来。
“老领导啊,你不知道那小家伙,刚从你那里出来,就又到区要钱来了。”杜德富倒着苦水,“他要利用明年开春前这段农闲时间,把大王镇的那条扶贫公路修好,我头痛得很呢。”
“哦……他很有干劲嘛,这小子虽然性格还有些浮躁,但这种干劲与冲劲,却是我们很多干部不具备的,特别是现在,很多人一腔心思玩深沉,实事不干,只做表面工作,一心谋的是个人利益。他是个肯干实事的年轻人,我们需要这样的基层干部,要多培养这样的年轻干部,尽量不要打击他的工作积极性嘛。”杨市长沉吟了一下,“那条路也是要赶紧修好才行啦,记得前年还作为扶贫典型事例登过报,要是有记者知道了还是那样一条路,会有麻烦的,你该支持的还是支持一下。”
八十年代,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热情比起九十年代要强些,普遍干劲足些。杨市长与杜区长都是那个年代起来的领导干部,对有工作热情,有干劲的干部有好感。
“好的,市长放心,我会尽量大努力想办法支持他把公路修好。”
这边在谈论萧立华,龙部长与市委朱记也在谈论他。龙部长找朱记汇报工作,工作汇报完了,想起萧立华,就起了个话头。
“朱记,你还记得那个萧立华?”
“记得,怎么不记得?他是你干训班的学员,这段时间他搞得很不错嘛,大王镇的计生工作搞得很好。”朱记皱了皱眉头,“怎么了,他没有在干训班惹事?”
萧立华在这些领导心中的印象,还是存在着刺儿头的影子。
“这倒没有。”龙部长笑了笑,“我刚从党校回来的时候,看到了他,他说去找杨市长要钱要车去了。”
“要钱要车?”
“是啊,杨市长好像还答应了他,给了他一辆旧车,我碰到他的时候,他就开着那辆要来的车呢。”龙部长苦笑着,“好像,杨市长还答应给大王镇二十万了。”
“哦……杨如海这回倒有些出人意料啊,能从他那里要到钱的人不多呢。”朱乐民反而笑了起来,“看来那小子给杨如海的印象不错嘛。”
“那个家伙……脑袋瓜里很有些东西呢,今天我与他谈了回话,他有些观点很是让我深思了一阵子。”
“什么观点让你这个老理论深思了,那真是不简单呢。”
龙部长是朱乐民铁杆下属,两人说话,不转弯抹角。龙部长把萧立华说的国家发展大趋势说了一下。
“嗯……说的不错,我们国家下一步发展很可能将重心移到经济工作去。”朱乐民点着头,“还有……这小子竟然将国家发展趋势与小平同志的年龄联系了起来,看起来不相干,实际,很有道理啊,如果不能在小平同志的有生之年解决一定决策性的问题,我们国家有许多问题就很难解决了,这小子不完全是个刺儿头,有些水平啊!”
“嗯,他说这几个月把近两年的所有大报都读了一遍,做了十多万字的笔记。”龙部长肯定是力挺萧立华的,“这小子表面看,有些浮躁,但能下这样的苦功夫读报读文件,研究国家发展趋势,真是想不到呢。”
朱乐民也惊异了。很多人也读报读文件,但大部分人只是在办公室里无事可做,用来打发时间,能这么认真读报读文件的年轻人,真正是异类了。
然后,龙部长又谈起了萧立华对扶贫工作的新构想,朱乐民越听越感到萧立华有些不可思议。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