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奇案奇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走各部首领,四**王随阳一同来到了光明殿内的密室之中。
众人坐定,阳先喝了一口刚泡好的碧罗春,伸手向四**王请了一下茶,便微微一笑,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四**王摸了一下茶碗,可谁也没有端起来,一听阳教主问话,个个长吁短叹,一脸愁容,看样子,都不知从何说起。
阳敛容正色道:“有什么不好说吗?”
四**王面带愁容,纷纷道,实在是这件事太神秘,太可怕,太诡异,想不出一点解决的办法,简直不知从何处说起。
十命地王和一泰先叹道:“教主,你记不记得比武前一天,石教主请众人吃饭,在饭快吃完的时候,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吗?”
阳点了点头,全神贯注地听着。
和一泰续道:“听了那个故事,众人的想法可能都一样,以为那是石教主用故事来提醒你,让你不要心存顾虑,用心比赛,但石教主其实另有一番深意。
“当晚宴结束后,石教主又把我们四个叫回去,告诉了我们一件怪异之极的事,或者说,那几乎可以算是一个还未发生的灾难……
说到这里,千手天王屠仙草续道:“教主,你记不记得石教主临终前交给了你两件镇教法宝,而装圣火令的盒子却是空的?”
阳点了点头。
百目人王朱吃虎续道:“两件法宝原本都放在石教主的卧室里,石教主虽然病情严重,但石教主的武功修为想来教主也知道,几乎不可能有什么人能从他的卧室里偷走圣火令。
“可是,这件不可能的事却偏偏发生了。”
成显阳叹道:“圣火令在明教教主手中,代代相传,从未遗失过,石教主心中一定非常难过。
“但还有一件事,却更让石教主难过,就是他亲手误杀了一名他身边的近卫。”
屠仙草道:“这名近卫是几个盗贼中的一个,带着面具。在得手后向外逃的时候,碰倒了一把椅子,让石教主抓了个正着。此人立刻出了杀招,要与石教主拼命,石教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击毙。当脱下此人面具时,才发现原来是自己的近卫。”
阳问道:“每个人的呼吸深浅,都或多或少有些差异,每个的体重与走路习惯也各不相同,武功到了一定的境界,应该能听出来的是生人,还是身边的人。
“这些人能接近石教主而不被石教主所疑心,那就必须是石教主平时最亲近的人,才可以骗过石教主的耳朵。
“然而,石教主用人谨慎是有名的,怎么身边会一下出现好几个叛徒呢?
“他们是受谁的指使,谁能有如此大的本事,连石教主身边的亲信都拉拢得到,而且愿意为此人拼命?”
阳连珠炮似的问题,又让四**王陷入了沉默,显然,他们也很迷惑。
过了许久,成显阳道:“那几个人确实都是石教主身边的人,但却不是叛徒,甚至连那个被杀的人也不是叛徒……”
这个答案着实让阳大吃一惊。不是叛徒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和一泰道:“石教主记得那几个的人的呼吸和脚步,当即下令,将几个人都抓了起来,并在他们身上搜到了几个样式怪异的面具,跟那个死去的近卫脸上带的一样。”
朱吃虎道:“原想,人证物证俱在,这几个侍卫、侍女一定会认罪伏法,不想他们却个个哭天抢地的大呼冤枉,说自已从昨晚到被抓这一段时间,根本想不起自己在干什么,问他们受什么人指使,把圣火令转交给了谁,根本就无从说起。”

阳惊问道:“他们是吃**药吗?”
屠仙草摇头道:“石教主切过几个人的脉,脉相并无异常,也就是说,他们都没服过药。石教主平素对这几个人甚为了解,知道他们没有说谎,也就没有对几个人动刑。”
阳道:“听起来,倒像是摄魂术之类的武功!!”
和一泰续道:“要是摄魂术之类的武功倒好了,可据石教主分析,这不是摄魂术,或者说这不是普通的摄魂术,不是中土的摄魂术。
“中土的摄魂术只能对单一的对像实施,由施术者近距控制,短时间内就会失控,而且受控者动作迟滞,不能全力进攻。
“但这些被控制的近侍不同,他们显然是一同被人施了术的,而且能长时间在施术者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受控制,动作反应丝毫不慢,可以全力施为。事后,受控者根本想不起自己在干什么,一点记忆也没有。”
成显阳道:“石教主在弄清事实真相后,对自己误杀教众深感痛心。于是与我四人商定,等你与成昆决出胜负,无论胜者是谁,我四人都要出杀招进攻,考验胜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说这关系到千千万万明教教众的生命。
“如果胜者没有仁慈之心,那武功再高也不能做教主。”
朱吃虎道:“幸亏教主手下留情,石教主慧眼识英,老天爷成全。
“如若不然,奉教主之命,我四人将与你一起化为碎末了,真是惊险万分!”
屠仙草道:“是呀,我们身上都绷着霹雳雷火弹呢,一拉弦就爆炸。教主之位,就只能另择贤能了。”
成显阳道:“教主其实还能再活十几天,但因与你比武,耗尽了真元,提前离开了人世。”
说到此处,四**均泪流满面,唏嘘不已。阳此时,也对老教主感佩不已,对自己的私心,深感惭愧。
现在,阳知道四**王为什么要让他提前继位了,是怕夜长梦多。不与众人解释的原因,一是怕众人恐慌,乱了阵脚;二是实在也是说不清楚;让各首领回归各部,严密防范,是要把突发事件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防止事态漫延。心下对四**王办事的能力很是佩服赞赏。
虽然一继位便遇到如此之大的麻烦,但有四位法王鼎力相助,不怕渡不过难关。
按着明教的教规,教主继位次日,即与明教之圣女完婚,以示阴阳调和,日月同辉。
但四**王与阳提及此事,阳却当即表态,说教规自当遵守,但他自小就在成王府内长大,知道圣女温珏与成昆青梅竹马,生死相依。自己与温珏情同兄妹,与成昆情同兄弟,无论如何也不想拆散这一对天做之合。
三**王也都知道阳与成家的关系,都表示赞同,只有成显阳了解他对师妹的情意,了解他对自己的心思,所以坚决反对。
阳眼里含着泪,第一次不听成显阳的话,带着四**王,走出光明殿,下山去成王府,要给成昆和温珏做个大媒。
几人到达成王府时,已是日落黄昏了。
一路上,阳与三**王说说笑笑,并不理会成显阳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到后来,成显阳也没有办法了,只好什么都不说了。
穿过几重院落,走过数条九曲小径,几个人来了成昆居住的小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