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亲儿子造反重蹈覆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按照张老道的吩咐,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张大政背上芝麻两斗,绿豆三斗,弯弓一副,“狼牙箭”三支;还带了挖掘工具,悄悄摸到坟地,把老父亲“刨”了出来。老父亲帮他把芝麻绿豆、弓箭放到棺材里埋好,然后对他说:“儿子喂!我在棺材里躺着细细想过了,我已经是‘死’过的人了,无颜再见乡亲父老。等我帮你把一切安排就绪,便离开烂泥田村,云游天下,四海为家,永远不再回来了。儿子你一定要牢牢记住,这些芝麻绿豆,必须在棺材里足一百二十天,才会成气候,方能挖开。如果提前挖开,便会前功尽弃,招来灾祸……”
张大政听了老父亲的话,又责怪他“偏心眼”,道:“为什么吾必奎埋的芝麻绿豆只须一百天,而我埋的却要一百二十天?我爹您不公平!”张老道解释:“我儿你怎么样样都去跟吾必奎比!他条件好:老父亲死了,埋在‘龙脉’旺地上,有‘龙气’罩着,所以只须一百天。而你爹老倌我是装死,‘白天埋进去,晚上刨出来’,有欺骗行为;再有,我选的这块坟地仅只是风水好一点而已,连‘龙气’的边都沾不上,所以要延长时间——非得足一百二十天才行!小子!你可要记好了,若不听,后悔药可没处买……”
张老道千叮万嘱,认为再没什么纰漏,便告别张大政,离开烂泥田,翻过‘班果’山……张老道这一去,便人间蒸发,从此没了音信。
张大政送走老父亲,自个悄悄潜回村里。他们父子俩做的事情,是要绝对保密的,要不然让有仇怨的人知道了,背地里去挖开坟墓,那可就倒大霉了。然而,外人不知道,没有谁去搞破坏,倒是张大政背时倒运,自己提前去挖开了坟墓。
张大政更是个“急先锋”,山野村夫,哪里有自觉的时间观念,还是那砍柴放羊散漫惯的德性,把老父亲的嘱咐当成耳边风,三天两头跑到坟跟前听动静。跑的次数多了,也就显得不耐烦了。刚满一百天,他就忍不住了,暗自思量:“吾必奎都才等一百天,我咋要等一百二十天?我爹您偏心眼!现在我已等了一百天,时间差不多了,先挖开坟墓看看,到底成啥样了?”他这么想,扛上锄头就上了坟山,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顿乱挖,把坟墓挖开——结果同样是挖出了一棺材“豆瓣酱”。十万雄兵没了,老父亲也没了踪影,咋办?他看看那副弓箭还可以用,便想用它先把皇帝射死再说。
射皇帝,最理想的地方就是“九围大树”的顶端,那里站得高,看得远,好行事。可是“九围大树”被官军征讨吾必奎时砍倒了,该怎么办呢?张大政想,“班果”山顶也很高,就到那里去吧!他打定主意,背了弓箭,爬到“班果”山顶上,站在最高处,张弓搭箭,使出十二分力气,望京城方向射去。可是才飞出去三四十步远,便掉到地上。原来他提前二十天就挖开了坟墓,时间差得太多了,弓箭还没有变成神箭,不仅没准头,而且射不远;加上他没经过训练,没有臂力,使不了劲——幸好,没有射着自己的脚背。
三箭射出,都落在三四十步远的地方。张大政一看,傻眼了,这才想起没有听老父亲的话,提前挖开了坟墓,自己破了他老人家的法术,结果芝麻绿豆兵不中用了,连弓箭也不中用了。他上前拣起三支箭,边看边摇头,唉声叹气,后悔不已,心想,射不死皇帝该咋办呢?他一心想射杀皇帝,坐在山顶上苦思冥想,要想出一个可行的好办法。他搜肠刮肚,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来。他自言自语地道:“射不了皇帝,不就是箭射得不远嘛!这个问题好解决——我‘潜’到京城,悄悄摸到近前,把箭头‘抵’在皇帝老倌的鼻子射,到时候看你给还活得成?当时老父亲助我打江山,争皇位,又怕我举事不成,失败了,被官军追杀,教了我一个‘缩地法’救命;如果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可以用此法逃命——现在我要进京城去刺杀皇帝,但路途遥远。使用‘缩地法’,跑得快当,我何不借此法用一下呢?”他这样想过,便“施”起法来,借着法力就往京城跑,果真管用得很,三天没到黑,就赶到了京城。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缩地法”到底是什么法?咋能使人跑得这么快当?其实这“缩地法”跟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描述的“超空间”的情况差不多:从元谋到京城的直线路径达数千里,如果按一般的走法,起码得走一个多月。而用“缩地法”,能够使元谋与京城的直线路径“弯曲”过来,这样,元谋和京城便“拉近”了,数千里变得只有数百里了。如此,施法的人从“虫洞”中直穿过去——跑快一点,从元谋到京城也只一两天就到了。
却说张大政跑到京城,四下打探皇帝的行踪。这天,得知皇帝要出巡,便早早地在皇帝要经过的街旁埋伏下来。过了好一会,出巡的队伍过来了,真是好气派呀:队伍过处,净水泼街,黄土铺路;队伍的前头,是手握长枪的御林军开道;龙辇周围,是腰挎宝刀的锦衣卫保护;后面是皇家乐队、随驾太监、“宫娥彩女”——同是出巡队伍,前面杀气腾腾,后面笙歌燕舞,显出了两种不同的气氛。
皇帝坐在中间的龙辇内,四周警卫十分严密。张大政躲在暗处,难于接近,箭头“抵”不到皇帝的鼻子,心急如焚。眼看着出巡队伍缓缓而行,皇帝就要从眼前过去,机会就要消失,他再也等不住,搭上箭,拉开弓,照着皇帝奋力射去。只听“啪”地一声,利箭射在了龙辇的上楣。响声惊动了警卫的军士,大伙见有人偷袭,立刻,一部分人护驾,一部分人追“凶”,行动快速,灵活勇猛。眼看追“凶”的卫士就要扑到跟前,他来不及再射第二箭,赶快丢了弓,摔了箭,撒腿逃命。
利箭射到龙辇的上楣,离皇帝的鼻子也不远了,把他吓得不轻。等乱过一阵,秩序好了一些,有人拔下箭杆,呈给皇帝。他接过来一看,箭杆上有“张大政”三过字,叫过身边的管事大臣,问:“张大政是何许人也?”管事大臣随即禀报:“张大政为元谋县人氏,家住新华地区,烂泥田村,纯系山野小民,无知之辈……”还不等管事大臣往下说,皇帝就龙颜大怒,破口大骂起来:“又是元谋县——元谋县是什么鸟地方,咋会尽出弑君的反贼?来呀!选上五千‘快骑’,马不停蹄,昼夜兼程,赶到元谋县烂泥田,抓住张大政,千刀万剐,灭他九族——到那烂泥田,凡遇生灵,一概灭杀,鸡犬不留……”

有人可能又有疑问:怎么皇帝看到“张大政”三个字,才问出口,身边就有大臣知道张大政的底细?说到皇帝嘛,他手下大有情报工作做得好的人在,像什么“东厂”呀,“西厂”呀这类机构,养的都是高级特务,超级密探,遍及全国各地,专门打探消息,收集情报——张老道“帮助”吾必奎造反,失败后,吓得躲藏在烂泥田,不敢露面。过了几年,不见有什么动静,平安无事,他以为危险过去了,又呆不住了,酒醉过后,大吹大擂,把他“帮助”吾必奎造反的那些事到处渲染。消息传开,哪里躲得过大内密探的耳朵,有关他的一切事情,被打探得明明白白,调查得清清楚楚——张大政是张老道的儿子;张老道是“帮助”吾必奎造反的“军师”。这些情况早已汇报到京城。所以当皇帝问到“张大政是何许人也”时,掌握着相关“档案材料”的大臣便向皇帝如实作了禀报。皇帝听了大发雷霆,大骂“元谋县尽出反贼”,派出精兵追杀……
张大政弑君不成,暴露目标,被卫士追杀,只好逃命。他会“缩地法”,跑得快当,没到三天,便逃回到烂泥田。而皇帝派出的精兵,日夜兼程,马不停蹄,追了将近一个月,才赶到元谋。
张大政到京城去刺杀皇帝,这件事情烂泥田的乡亲们都知道。当看到他单独一人,狼狈不堪地跑回来,知道他大事没做成,失败了。但有人却不知灾难将至,还有心开玩笑:“‘张大元帅’!你把皇帝杀了,干脆就在京城登基掌天下得啦,还跑回这穷山沟来干什么?”
张大政见有人挖苦他,也计较不了,回答道:“说得轻巧,抬根灯草——有那么好杀的皇帝?我到了京城,探听清楚皇帝要出巡,便在半道上埋伏好,瞅机会下手。谁知出巡队伍来到近前,只见皇帝周围戒备森严,高手密布,哪里接近得了。没奈何,只好隔得老远就开弓射箭。皇帝没有射着,却惊动了警卫军士,我还来不及射第二箭,已被四面包抄,八方围住。要不是我会‘缩地法’,跑的快,拼死冲出包围圈,已被官军拿住,早成刀下之鬼了,哪还留得性命跑回来——乡亲们啊!我冒险跑回来,是来报信的!我刺杀皇帝不成,皇帝震怒,已派出大军一路追来,不日便可赶到烂泥田,到时村里将会面临一场血腥大屠杀——我赶回来报信,就是要及早告诉大家,现在逃命还来得及……”
张大政一番话出,烂泥田当时一片哗然。村中老族长指着他就破口大骂:“张大政你这个狗杂种!你哪里是回来报信——你是回来报丧!你是回来催命!你有本事敢去杀皇帝,就应该‘好汉做是好汉当’——你杀皇帝不成,就不应该跑回来,让官军把你抓了,在京城把你杀了;皇帝老倌气出了,仇也报了,他还会派大军来烂泥田‘捞蛋’啊?唉!我烂泥田村上百多口老小的性命就毁在你小子手里了……”
老族长的话,如平地惊雷,张大政头皮发麻,他自忖:“是啊!我跑回来干啥?这不是‘引狼入室’嘛!我真害了烂泥田的父老乡亲了!当初我不应该往家乡跑,就在京城转悠,跟皇帝‘打游击’——反正你逮不着我,而我瞅着机会还可以用箭射你……这下完了,我成了最不可饶恕的罪人了!”他自知错误大了,当即就跪在老族长及众乡亲的跟前请罪。
张大政错了,后悔也来不及,请罪也解决不了问题,皇帝派的官军杀到,免不了要遭受一场血腥屠杀。幸好,烂泥田四周被高高的大山围住,山上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村民们都提前跑到深山老林中躲起来了。官军追到时,全村空空如也,人无踪影,“鸡犬不存”。官军搜查了几天,一无所获。
张大政心中有负罪感,时时想着躲到山林里的父老乡亲的安危,便没有躲远,而是变成个癞蛤蟆,藏在河边的芦苇丛中,观察四下搜索的官军的动向。也是他运气不佳,劫数到了——官军四下搜索,经过河边,一个士兵看到芦苇丛中蹲着草墩大的一只癞蛤蟆,心想,皇帝下令,到了烂泥田,凡遇生灵,一概灭杀,鸡犬不留,这里有一只大癞蛤蟆,我也剁它一刀。士兵这样想,于是“手举刀落”,把癞蛤蟆剁成两段——张大政也就一命呜呼了。
张大政虽然死了,但是官军按照皇帝的旨意,没有撤走,而是住下来,摆开阵势,继续扩大围捕清剿范围,要血洗烂泥田,诛灭九族。正处于危急之时,官军又接到了京城发来的“十万火急”的令牌,催促赶紧回援救驾,说又有反贼举事,刁民作乱,已威胁到朝廷的安全……
官军接到命令,急忙离开元谋,赶回京城,但皇帝的江山也没有保住——由于皇帝昏庸无道,贪官污吏横行,朝廷**无能,土匪盗贼猖獗,搞得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到处激起民变……接下来的结局,是皇帝易主,改朝换代——从此,再没有人提张大政造反弑君的事,也再没有官军到过烂泥田。由于发生了这场重大的“历史”变故,烂泥田的父老乡亲才躲过一场灭顶之灾。要不然,全村老幼,非被杀绝种不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