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师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为母亲,穆念慈对于自己的孩子的关心无疑的要远远的胜过于自己。
杨远征喝完粥以后,担忧他身体健康的穆念慈将虚弱的他哄睡以后,就再度出去了——无论如何,杨远征在一度高烧以后,就能开口之事,对于她来讲都显得太过离奇了一些。
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为了自己的孩子的健康计算,穆念慈不得不去再次延请以为医生回来,以便好好的诊断一下这时的杨远征身体的具体的情况。
总算嘉兴之地处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带,离着这时南宋小朝廷的京师汴梁并不远,而且嘉兴又是这时的经济、交通重地,有着“百工技艺与苏杭等”,“生齿蕃而货财阜,为浙西最”这样的说法,所以,在此地延请一位上等的良医倒也费不了多少时间。
等着穆念慈将这位良医请回客栈之后,杨远征倒是不由得对这位良医有了少许的好奇。
要知道,前世之中杨远征也是一位医生,虽然说他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他的特异功能,他主修的是外科。但后来也是因为这特异功能的缘故,他对中国传统的一些东西是充满了好奇的,并没有像他的同龄人那样对其不屑一顾。。。
再加上,在他的“精准度”的作用之下,他的手术无论是在手术时间,难度,成功率都要比别人强了一大块,于是,渐渐地,在业内他也有了自己的名声。
在那时,虽然他还年纪轻轻的,但即使是院长见到他也要尊称一声杨教授。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很容易的打入了传统中医的那个圈子,那些急于寻找传承的老家伙对于他倒也是颇为照顾,结果没几年下来,对于中医也就渐渐的有了一些心得。
而在这以前,对于自己的身份,杨远征还是颇为不能接受,自然不会考虑到这些,但现在就不同了:
杨远征现在都已经认命了,对于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将来自然必须要有一番打算。
首先要他考科举那是不行的,他可没有兴趣到官场上去参与那些蝇营狗苟的,更何况,在这个乱世,你让他去哪个国家参加科举呢?
南宋。喂!它可是即将亡国的呀?蒙古。可是杨远征毕竟是一个纯正的汉人,你让他怎么能狠的心下来,帮助外族屠杀自己的同胞呢?
其次、经商他也是不干的,毕竟在这个时代,单纯的商人的地位实在是太过于低下,前世之中被病人及其家属奉承关惯了的他,可没有兴趣看别人的眼色生活的兴趣。而且,时不时的还要受到各层官吏的盘剥。
而这时,这个医生出现在杨远征的面前,无疑的给了此时的杨远征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的大门。
前世中的他就是一个医生,那么在这个时代当个医生也不错,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他的专长,不辜负他前世十几年的所学。
更何况,经过了这几年,他也知道了这时就是南宋。据他的了解,医生在中国古代的时候,也就数南宋的时候地位最高了。
毕竟,中国古代的那个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
“过儿,你在干什么呢?”
这句话把由于医生的到来陷入深思的杨远征惊醒了。然后他瞅了瞅此时稍稍有些愠怒的母亲,又看了看床头正待给自己把脉的医生,他不由得尴尬的一笑,赶紧的把手臂伸了出去。
这个医生看到这种情况,也不由得颇为好笑的摇了摇头,然后就将食指、中指、无名指放在了杨远征的寸关之上,仔细的体察起杨远征的脉象来了。
穆念慈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良医在把脉的过程之中不时的皱起了眉毛,满脸的的沉思的样子,心不由得高高的悬了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大夫将收手了回去,她赶紧的问道:“孟大夫,怎么样?”
“孟大夫”摇了摇头:“这娃娃虽说现在身体有一些虚弱,但先天百脉俱通,根骨也相当不错,他的体制甚至比一般的十岁的小孩还要强一些。以他的这种身体素质修养一阵也就好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自主的停了一下,过了一会才继续说道:“至于夫人所说的这孩子以前不能说话之事,我也说不明白为什么,不过,你也不要担心,既然这一次高烧他能好,那么也就是老天爷在成全他了;再说,他的体制这样之好,也不应该再有别的什么事了!”
虽然孟大夫此时的话近似于敷衍,但毕竟人家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浙江一带也颇有名望,所以穆念慈高高的悬挂的心终于落了下来:“那就谢谢大夫了。”
正在这两个人互相客套的时候,孟大夫也准备告辞的时候,正在一边的杨远征说话了:“孟老伯,等一下。”
听了这句话,孟古和穆念慈都很是奇怪,毕竟,这么个小孩子能有什么事找他呢?
于是,孟古不由得停了下来,回头看了看这时躺在床上杨远征:
“不知小友有何事召唤老夫呀?”说着,孟古还捋了捋他下巴下的花白的胡子。
“您的医术一定很是高明吧?”
杨远征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不由得一阵的郁闷,毕竟,以他这时稚嫩的声音问出这么一句话怎么都显得特别的天真。
“还行吧!我的医术在这汴京附近还是能排得上字号的。”孟古虽然不知道为什么眼前的这个孩子要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但毕竟人家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这又不是什么太过的问题,所以他还是回答了。
“那么您能收我为徒吗?”
看着此时睁着一对大眼睛天真的瞅着自己的杨远征,孟古心里一阵的狂喜,要知道这时的医生只要是有点名望的,都多多少少修习了一点内气,否则的话他们把脉的时候也不会那样的准确了。
而这,事实上,就要求了一个高明的医生在寻找传承者的时候,必须兼顾于传承者的资质问题。孟古一给杨远征把脉的时候,其实就对他见猎心喜了,只不过,那时他已经看出了穆念慈本身就有功夫在身,而且还颇为不弱,所以在种种考虑之下,他也就没有张开口。
可是,如今,这孩子居然直接的向自己要出要拜自己为师,你让孟古如何不大为高兴呢?
不过,像他这样医生,世世代代都有着严密的传承,所以无论如何他也不能仅仅为这一点就收他为徒,所以他不由得又坐了下来,向着杨远征问道:“那你又为何要拜我为师呢?”
杨远征眨了眨一双天真的眼睛,而这使得他在孟古的眼里显得更加的可爱了起来了。然后杨远征才缓缓说道:“这些年来,我的妈妈为了照顾我,治疗我的病,一直东奔西走,身体也一直不怎么好;前几天,我高烧的时候,妈妈为了给我找医生,又吐了一口血,这些日子以来,一只咳嗽不断,等将来我学医学成了,一定要竟母亲的身体治好。”
听了眼前的这孩子稚嫩的语言,和在那之中蕴含的深情,孟古不由得动容了。作为孩子的母亲的穆念慈听了杨远征的话以后,本待着阻止自己的孩子拜别人为师的她两眼也流出了眼泪,最终也只是张了张嘴,然后就再也什么没有说。
看样子她对这件事是默许了。
孟古对于这孩子这时就能系统的表达出这样多的信息分外的震惊,更何况,在他这样之小的时候,就能如此的孝顺父母。
想到这里,孟古不由得爽朗的一笑,他知道这个孩子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自己最理想的继承人。于是,他不由得回头向这穆念慈一看了看,他这是要咨询穆念慈的意见,毕竟在古代师徒如父子,在这样的关系下,没有家中长辈的同意,有些事终究还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穆念慈看到这种情况,不由得点了点头。
孟古由是大为高兴:“那么,这几天也就算了,等过一些日子你身体好了,我们在挑一个好日子举行拜师之礼。”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