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情报战的重要领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克格勃曾在维也纳成功策反了中情局高级特工爱德华.霍华德,从他手上获得了美国在莫斯科间谍网的绝密资料。
中情局因此损失惨重,三名以外交官身份作掩护的美国间谍很快被驱逐出境,被中情局誉为“最有价值的资产”的苏联科学家托尔卡切夫也被处决,后者曾向美国方面提供了许多有关苏联隐形飞机和导弹的技术。
克格勃策反美军的最佳地点昔日德国的心脏—柏林便成为东西方冷战的前沿,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情报组织在这里进行着激烈的对抗。
当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电子窃听器材已有成千上万种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而且,其体积越来越小巧,外观越来越精致,性能越来越优异,可以安装在随身携带的打火机,眼镜,手表和手杖里,有的甚至可以埋设在人体的某个部位,让人防不胜防。
据悉,海湾战争中美国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窃听技术,能够从敌军高级将领乘坐的轿车镜面上窃听到车内谈话,而完成这一使命的是激光窃听器。
随着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移动电话成了被窃听的新目标。
而在特定条件下,移动电话本身又可成为很实用的窃听器。
目前,窃听技术正向多功能,系统化及更隐蔽,效益更高的方向加速发展,电子监听系统,海底电缆监听系统,数据窃听系统等日臻完善,传统窃听概念已被赋予全新的内涵。
正如国外专家指出:在愈演愈烈的电子窃听大战中,已经没有盟国和友军可言,有的只是为本国,本集团甚至个人的利益服务。
边境广袤的苏诺伦沙漠的边缘,坐落着几栋土褐色大楼。
这些建筑看似平淡无奇,外观甚至有些老旧,唯一和普通建筑不同的是,它们多数都没有窗户,看去有几份神秘色彩。
一般人很难想到,这里就是美国最大规模的间谍训练基地华楚卡堡。
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美军间谍特工,同时负责培养间谍教官。
汤姆就是来自华楚卡堡的一名间谍特工,最近正准备第三次赴中东执行战斗任务,他把自己的工作称作是“敌后行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跟当地人“搞好关系”,注意他们的“生活细节”。
汤姆这样说正在受训的特工和刑讯官:“干这两样工作,你必须有很强的纪律性,外向,或者至少要装得外向。”
像汤姆这样的特工必须要学会融入陌生的外国社会,与当地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收集必要的情报以保护大部队的安全。
他们不能带笔记本或者录音机。
他们要在训练中学会如何记住周围环境的任何细节。
熟悉华楚卡堡内情的美军方人士将汤姆等人称为军中的“无名英雄”,因为他们可以为美国的战争立下“赫赫战功”,却要经常一个人面对巨大的危险。
几年来,华楚卡堡内走出了一大批像汤姆这样的“无名英雄”。
不过,华楚卡堡的官员以保密为由,没有透露目前在世界各地的美军人力间谍数量。
他们只是表示,华楚卡堡目前仍在招收学员,而顺应美国反恐战争的需要,班级的数量这些年来一直在增加。
二.
战争,并非都是旌旗猎猎,硝烟弥漫,刀光剑影、枪炮轰鸣的大规模流血厮杀。
情报战场,一场特殊而持久的较量,无时无刻不在激烈进行。

尤其在当今信息化和网络化时代,情报战更是空前惨烈,必须警钟长鸣。
情报,历来被兵家所重视。
情报与战争几乎有着同样悠久的发展史。
情报的取得,既不能靠祈求神鬼,也不能靠占卜算卦,而只有靠人去进行实地的侦察与获取,他率先提出了“必取于人”的思想,认为间谍战概括起来大致有五种,即:乡间,内间,反间,死间和生间等,这方面理论对后来的中外战争实践均产生了深远影响。
情报战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进入成熟期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两次大战虽然只间隔二十几年,但期间科技水平却产生了巨大飞跃。
特别是随着信息干扰,密码分析等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情报领域,使之在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愈发凸显出来。
情报战的发展重点已逐渐由以人为主开始转向以先进技术为主:航天飞机自由往返于地球与太空间,侦察卫星技术日益先进,空中、海上的侦察机,侦察船水平日益提高,使现代情报战逐渐摆脱了以间谍战为主的时代而走向了“大情报战”时代。
从间谍飞机,到间谍船,再到“间谍卫星时代”等,可谓情报战无处不在。
尤其计算机在各领域广泛运用,使得电脑间谍日益成为间谍战队伍中的重要成员,电脑间谍战也成为情报战的重要领域。
前不久传出一则惊人而又很平常的消息—国外情报机构启用网络间谍,这无疑为电脑悄然登陆网络情报战作了最好的诠释。
“组织”成员接触频繁的军火贩子,毒贩等人虽然很容易被收买,却很少有机会接触“组织”高层。
美国和亚洲,欧洲的一些情报机构也在本国招募了一些线人,借此打入了“组织”在纽约,伦敦,哥本哈根等地的分支,但他们却一直未能渗透到“组织”核心领导层。
重金收买等传统手段用在今天的极端组织身上已不再奏效,对于那些激进分子,金钱不再具有诱惑力,“相对前苏联而言,这个目标更难拿下。
这些人是真正的信徒,他们靠信仰,而不是奢侈的物质条件。”
除了手段老套,各情报机构还很缺人手。
如A和FBI这两大情报组织中,阿拉伯语特工的人数就很有限,招募和培训线人的工作也受到限制,更不能把太多特工送到他们“组织”的训练营地。
而且,如果特工的身份被揭穿,西方情报机构将面临严重后果。
间谍战术对于“视忠诚至上”的“组织”很难奏效。
性与间谍自古以来密不可分。
利用美女或美男,引诱目标,与其发生性关系,使其在不知不觉间泄露高级机密,同时借助先进的电子窃听,摄影录像等间谍工具,偷录偷拍各种“色情证据”,讹诈,收买,策反,为已所用,成为世界各国情报安全机构广泛使用的间谍手段。
这种手段通常以偶然相识,一见钟情开始,以性诱惑开道,以性讹诈结束,辅以金钱收买,软硬兼施,在间谍领域中屡立大功,独领风骚。
陈静不到万不得以是不会让自己的姐妹们牺牲自己的身体,来换取那讨厌的情报。
她只能另想办法,从别的渠道获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