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甘于无声幕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吃过晚饭,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她们将夜视仪在楼顶层的观测间架设好,接通电源,一切正常。
小凌双迫不及待的抢占了观测位置,把头凑了过去。
外面原本黑乎乎的世界竟然如此生动地呈现在眼前,房屋,树木,车辆,行人,她甚至能分辨出树叶的轮廓。
所有的景物上都蒙着淡淡的红光,她仿佛到了另一个空间,看到的明明是身边熟悉的世界,感觉又似乎不是,眼前的一切既虚幻又真实。
长达几个小时的监视工作转眼就过去了,她们撤收装备,回到房间,那笼罩着淡淡红色光芒的世界还在凌双脑海中久久重现。
白天,她们肉眼能看到自然界中的景物,是因为眼睛接收到它们表面反射太阳的直射光或散射光。
夜晚,仍有月光,星光,大气辉光存在,自然界中的景物表面仍然要反射这些光线,但是光强不足,所以她们只能模糊的看到近处景物,大景物的轮廓。
微光夜视系统就是将微弱的自然光图像,通过图像增强器转变为增强了百倍甚至几万倍的电子图像,再将增强的电子图像转变成为可视的光学图像的一种夜视系统。
红外热像仪属于被动红外线夜视系统,它利用景物本身各部位的温差及景物与背景间的温差来成像。
由于各种物体的不同部位,物体与物体之间,物体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温差,凡是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会发射红外线,温度的不同,所发射的红外线的波长和强度也各不相同。
红外热像仪直接接收目标物体自身发出的红外光进行光电,电光转换,把景物的红外图像转变为人眼可见的图像。
和其他夜视系统相比,红外热成像优点突出。
前不久的一天夜里,电话突然响了,铃声还如以往的《朋友》。
平常,深夜响起铃声,那是她离家出发的预报。
此刻,方文岚醒来,接通电话,是一位爸爸在外地的武警叔叔,找她的爸爸协助办案。
她的眼泪哗地流下来,声音哽咽:“我爸爸故去了。”
叔叔听了,不敢相信,“你再说一遍!”
声音一样哽咽。
二.
方辉投身公安隐蔽战线21年,从一名侦查员成长为一名过硬的基层指挥员,参与侦破了2800多起重特大案件,抓获了2200多名重要犯罪嫌疑人。

然而,生前少有人去做数字总结,更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名字。
唯有他离去了,翻开他一摞沉甸甸的工作日记,人们才看到他炽热的心灵和忠诚的生命深深镌刻下的印迹。
身在外地的方辉立即驾车疾驰赶回支队组织侦查。
案发72个小时后,两名嫌疑人落网,在这个过程中,方辉睡了不超过4个小时。
对方辉和战友们,当时的媒体报道,只能冠以“有关单位”,轻轻一笔带过。
方辉笑了,“不必有人知道,不必记住什么,案件很快告破,群众过上平安的日子,这就是对我们最高的奖赏。”
“无形战线”的无名英雄!
他曾郑重地对新来的同事说:“我所理解的最安宁的社会,不是没有警察的社会,而是人们都遗忘了警察存在的社会。
到那时,人们已经记不起来什么是犯罪。”
所以,他与战友们甘于幕后,无声燃烧。
茫茫人海,滚滚车流,方辉常常连续跟踪目标,时间与犯罪嫌疑人同步,顶着星星走,伴着星星回。
第一个嫌疑人被抓获,供述了买凶杀人的事实。
但是“杀手”已经潜逃到湖北省荆州市。
火车早已开走,飞机转天才有。
方辉主动请缨,连夜驾车赶往1200公里外的荆州。
早晨,方辉和3名战友赶到荆州,发现狡猾的犯罪嫌疑人已逃到重庆。
500多公里崎岖的山路,近10个小时的颠簸,他们开车追到重庆市万州区。
得知犯罪嫌疑人又返回了荆州,他们又连夜驾车返回。
中午,方辉和战友们开始在荆州蹲堵,凌晨3点,就在犯罪嫌疑人趁深夜出逃时,被韩辉和战友们当场抓获。
“你最近太累了,坐飞机回来,直接回家。”
这是总队领导给方辉的命令。
在飞机上睡了一觉的方辉落地后被空姐叫醒,打开手机看到的是短信,“5月30日西青发生一起杀人案,有线索,你去看看。”
印象中的方辉,阳光,开朗,乐观,同时他却承受着不为人所知的生活压力。
女儿心目中的方辉“特酷,特帅”,她真是对爸爸特别崇拜。
“只是他把心思放在工作上的太多了。”
战友们清点方辉的遗物,他常用的个人物品几乎全在单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