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透出霸气与豪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没亲眼见到武警女子特种作战队的两位男主官,谁也想不到他们竟会这么年轻,英俊。
队长王洪庆中校长着1.85米的个头,虎背熊腰的身材,那棱角分明的脸孔不时透出威逼四方的霸气。
教导员李会文少校个子虽不高大,但消瘦的身材匀称协调,近似高仓建的深沉里闪现出精明与强干。
熟悉他们的人说,这两个人搭班子真是相得益彰,因为他们身上的异同都那么鲜明。
来自天津海河岸边的王洪庆与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李建文都是1971年出生,又都是1992年考入武警特种警察学院,又都在警校的紧张生活中锻造出共同的信念和品格,也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战友。
1994年两人毕业后同在特种作战队服役,都分别当过队员,分队长。
可说起不同却更鲜明。队长王洪庆自小喜欢体育,到特警后如鱼得水。
他曾得到美国FB联邦调查局)制暴术总教官马尚仁先生的亲自指导,也曾5年如一日练习射击闭着眼睛都能打个十环八环。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的性格里透出霸气与豪爽,是条“酒斗千斤不醉”的好汉。
教导员李建文则有着完全不同的气质:他不苟言笑却和蔼可近,他说话虽然柔声细语却威严逼人。
他话不多说却心细如针明察秋毫,是位“诸葛风范”的儒将。
万事开头难。
王洪庆虽有一肚子管理经验训练方法,可是面对一个个花季女孩他就象遇到一只扎手的刺猬不知如何是好。
他在短时间里查阅了近万字国内外女运动员女警察的训练教材,这使他的体重由85公斤骤然减至69公斤,却让他找到了一条训好女队的路子。
训练场上他威严沉稳手把手传授技艺;搏击馆里他不厌其烦讲解动作亲当陪练;学习室里他海阔天空高声宣讲特警知识。
如今,他虽不能象带男队时张嘴就骂伸脚就踢,但一个眼神一句训斥就足以让女孩心惊肉跳。
偶尔他也会心慈手软网开一面。
去年春节文艺汇演前夕,队里又要搏击对抗。
训练前,姑娘们“鬼鬼祟祟”地秘密商量着什么。
“小机灵鬼”陈畅显然成了姑娘们隆重推出的“谈判代表”,只见她壮足胆子凑到队长面前,故做可怜状:“队长呀,今天您就行行好别打实战了吧,要是打个鼻青脸肿熊猫眼,演出时可怎么见人呢!”
这一来,姑娘们“呼啦”一下全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使出浑身解术大有“不达目的势不罢休”之势。
谁知队长把脸一虎,大吼一声:“吵吵什么!”

女孩们一看队长变了脸,吓得吐着舌头兔子似地跳开了。
王洪庆郑重地下达命令:“今天,必须按原定对抗科目训练!
但是--”他来了个大喘气,接着宣布:“但是有个原则:不许打脸!”
“耶!”
姑娘们情不自禁欢呼雀跃。
二.
陈静,东方闻华,凌双,方文岚,杜玉枚都是王洪庆手下的高材生。
科学的训练需要顽强的精神来实践。
于姗姗是位年仅18岁入伍才一年的活泼姑娘,在家学习舞蹈的她如今已是一名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还长着一颗小乳牙的她可以用微型冲锋枪在50米的距离上一秒消灭一个目标,可以熟练地用手枪在15米距离上连续击中鸡蛋大小的目标。
还可以在15米距离上从掏枪,膛,射击到5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只用8秒时间,谈及原因她说:“队里形成了刻苦钻研的浓厚氛围,谁不努力就会被淘汰,许多战友晚上还偷偷加班加点。
为提高反劫机中化装侦察的能力,我们经常共同设计预案,有时为一个细节大家会争的面红耳赤。”
搏击对抗是女队的必修课。
女队员与男陪练带拳套实战,头、胸、腹、膝都是攻击目标,稍躲闪不及就会被连串的拳脚打倒。
倒下爬起,再倒下再爬起,这样的训练天天有,女队员身上肿胀得衣服都脱不下。
抗击打训练,是队员的必修课。
宽敞明亮的搏击馆,一队头戴拳击头盔的女队员双手后背,两脚叉开,另一队男队员开始在她们头部、腹部、膝部拳打脚踢。
教练口令一声比一声紧,拳脚如雨点般打在女队员身上。
晚上休息,有的女队员身上肿胀得连衣服都脱不下来了。
野外训练要泅过一条很宽的臭水沟,可黑黑的污水确让爱美的姑娘们有些为难。
“特警中只有军人没有女人。”
在教官的大吼声中,姑娘们再也顾不了那么多,跳了下去,在又冷又臭的水沟里坚持训练了几个小时。
中午,姑娘们腰酸肚痛地在床铺上直打滚。
她们都哭了。
哭泣是女兵们最好的自我调节,也是相互安慰,相互鼓励的最好传递。
哭完了,大家一肚子的委屈和烦躁也得以释放。
抹掉泪痕,她们把又脏又湿的作训服拧一拧,甩一甩,抖擞精神地开始训练。
长此以往,她们昔日皮肤白嫩,身体柔弱的样子不见了,健壮的身体、黑黑的皮肤足以与男队员一比高低。
附近的群众诙谐地说:“走在大街上,瞧见最黑的姑娘,那准是女特警。”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