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掌中佛国,光净琉璃世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掌中佛国,光净琉璃世界黄山访友,佛法可通歧黄
张尘回到巢屋,在屋外设下了“大般若佛光障”,从骨碗中拿出那具某个活佛的肉身,查看了一下,这具肉身没有蕴含丝毫的法力,可以说明这个活佛生前是个纯粹的密宗佛徒,一生修持藏密佛法,虽然已经圆寂,但是肉身坚逾精钢,丝毫不朽,而且张尘还查探到在活佛的颅骨内、脊骨内、盆骨内各有一颗舍利子,也就是说,如果要像中原的佛门教派一样,高僧圆寂之后,举行火葬的话,就会得到三颗舍利子。所以说这具肉身只要稍加祭炼,就是一个很好的第二化身。
张尘本身不会修炼“第二元神”、“身外化身”、“三尸元神”等手段,但是他曾经得到了百禽道人公冶黄的修行笔记。因为当初公冶黄因为练功走火入魔,身体与岩石合而为一,所以他能以元神离体,遨游天下。所以张尘要修练的就是这门让元神离体的法术,张尘打的主意就是离开自己的肉身,用元神附到新得的肉身上,以这具肉身出去参加慈云寺斗剑,这样正邪双方,谁也算不到自己是谁。
各门各派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于元神魂魄等相关知识的记载,如果有精修元神的门派,那么先不说各家怎样让元神离体,再怎么附体,都有各种手段,但唯一相同而且危险的就是,元神一旦离体,就会受到天地的感应,就会破开一个空间,产生一个巨大的吸力,将元神吸到空间里去,而那个破开的空间也就被修道之人称为“黄泉”。所有精修元神的门派都会记载着各种方法来抵御元神离体那刻突然出现的空间还有空间里的巨大的吸力。
最常用的手段就是这个空间破开的洞口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热缩冷胀,因为元神属阴,所以洞口查探到有元神存在的话,就会迅速扩大将元神吞噬,然后就会缩小直至消失不见。如果能够寻找到一种无需源头而自己燃烧的火焰的话,可以在元神离体的时候,用火焰去烧那个空间的洞口,这样那个洞口就会迅速缩小,直至消失。这样元神就可以安全地离休附体了。而最常用的火焰就是修道人体内产生的真火,也叫“三昧真火”。而魔教的人管之叫作“魔灵心火”,而专走鬼修和尸修的修士则称之为“玄阴鬼火”和“旱魃尸火”,以上三类称作修道之人的三大“本命真火”(这个概念采自九城君的著作―――《九流闲人》)。
而张尘不愿意采用这种方法,因为这种方法不是最好的方法和最安全的方法,还有一种方法,数万个修士之中,只有一两个人能用,就是以绝大的法力,自行开辟一个世界,然后让自己的肉身在这个开辟的世界里元神离体,这样就不会被天地感应到。可以说得上是最安全的了,但是自行开辟一个空间世界,很多修真门派都不擅长。只有佛门最擅长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世界,很多佛经上记载,每个佛陀、菩萨都有自己的佛国净土,那些佛国净土实际上就是脱离了现实世界的一个空间世界。所以说佛门的功法最擅长开辟一个空间世界,但是佛门的高僧们又不修元神,所以才说能自行开辟空间世界的修士少之又少,整个蜀山中能自行开辟一个世界的高人可以用一双手数得过来。
而张尘即精通佛法,又学会了百禽道人公冶黄的元神离体术,而且张尘在青莲峪得大智禅师之助,修成了一个佛陀护体,就是在《现在贤劫经》中记载的第三十三位佛陀―――南无药师佛,就是大名鼎鼎的药师琉璃光王如来。药师佛是东方世界的佛祖,他的佛国叫作“琉璃光净土”,乃是一个七宝铺地,楼阁俨然,环境异常庄严、优美的净土世界。
而张尘此时就要修习这个《现在贤劫经》中记载的密术―――“掌中佛国”。
黄山―――莲花峰―――紫金泷
一个身材高瘦,穿着一身灰色僧袍的老和尚出现在上山的山路上。只见他左右手里各拿着一个直径有一尺三寸,平常的僧道作法用的铙钹,上边还挂着一道红绸。
这个老和尚就是张尘修练成“掌中佛国”之后,在“琉璃光净土”佛国世界里练成的第二化身。原来身上穿的酱红色的藏式僧袍太过显眼,被他换成了中原佛教常见的灰色僧袍。张尘本想直接到慈云寺去,但是自己跟智通等人没有交往,而且自己这个化身修练的佛法,不含一丝邪气,就算去了,也不会让智通等人相信。因此,张尘就想找一个他们信得过的高人给引见过去,这样自然就融入到他们那个团体里了。
张尘知道原来的峨嵋弃徒,现在拜到贵州野人山长狄洞哈哈老祖门下的晓月禅师为了对抗长眉真人飞升时留下的执行教规用的玉匣飞刀,想方设法要寻找一把仙兵灵器来与之抗衡。后来无意中得知黄山莲花峰紫金泷里藏有一对“断玉钩”,乃是前古至宝,水神共工的随身配兵,就从四川打箭炉(今康定)搬到黄山居住,设法谋取那一对“断玉钩”。而张尘这次来黄山,就是要结识晓月禅师,然后让他介绍自己到慈云寺去。

张尘上了立雪台,走过百步云梯,从一个形如石鳌的洞口穿将过去,群峰峰峙,烟岚四合,果然别有洞天。,忽然看见前面一片寒林,横起一匹白练,知道是云铺海,一霎时云气濛濛,布散成锦。群山在白云簇绕中露出角尖,好似一盘白玉凝脂。当中穿出几十根玉笋,非常好看。再回顾东北,依旧清朗朗的,一轮红日,被当中一个最高峰顶承着,似含似捧,真是人间奇观。张尘驻足观看了一会,就朝紫金泷走去。走了一会,便到泷前。只见两旁绝涧,壁立千仍,承着白沙矼那边来的大瀑布,声如雷轰,形同电掣。只不知晓月禅师住在哪里。
四下寻找了一会,忽然看见涧对面走过一个小沙弥,挑着一对大水桶,飞身下洞,去汲取清泉。涧底与涧岸,相隔也有好几丈高下。只见他先跳在水中兀立的一块丈许高的山石上,抡着两个大桶,迎着上流水势,轻轻一抡,便已盛得满满两桶水,少说点也有二百来斤轻重。只见他毫不费力地挑在肩上,将足微顿,便已飞上涧岸,身法又快又干净。桶中之水,并不曾洒落一点。
张尘扬声问道:“阿弥陀佛,前面可是鹿清小和尚?”
那个小沙弥放下水桶,回身看来,一见是个不认识的老和尚,上前来,双手合什,施了一礼,问道:“在下正是鹿清,老前辈是什么人,怎么知道晚辈的法号?”
张尘笑道:“贫僧乃是晓月禅师的好友知非禅师的朋友,听知非禅师说晓月禅师在此驻锡,特来一会。知道晓月禅师有两个弟子,一个叫作‘病维摩’朱洪(可不是偷了混元祖师太乙五烟罗的那个朱洪,只是名字相同的两个毫不相关的人),另一个外号叫作‘通臂神猿’,因是自幼被梅花鹿养大的,因此指鹿为姓,叫作鹿清。”
鹿清说道:“老前辈竟然连晚辈的来历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看来定是家师的朋友无疑,家师正在洞内,请前辈随晚辈来。”
鹿清担着水桶,引着张尘来到了晓月禅师闭关的洞府。鹿清对张尘说道:“请前辈稍候,晚辈这就进去通报。”说罢,挑着水桶进洞去了。
不一会,出来一个中年和尚,生得面如满月,阔口方鼻,两条粗眉,两个耳朵又大又厚,一双耳垂垂过嘴角,快挨着双肩了,身材高大,双手及膝,看起来就跟庙里的佛像一模一样。那僧人双手合什道:“贫僧晓月,见过师兄,不知师兄如何称呼,在哪座名山修行?”
张尘笑道:“贫僧一向在藏边一带修行,名号早已多年不用。平生没有几个朋友,只与金佛寺知非禅师交情莫逆。听他说黄山紫金泷隐居着一位高僧,正好贫僧静极思动,要到中原来走走,就到黄山来看看。”
晓月禅师笑道:“即是知非禅师的朋友,那也是贫僧的朋友,师兄快请洞内叙话。”
两人来到洞中,只见不大的一个洞府,不远处有一座石榻,上边躺着一个书生,子,二目深陷,枯瘦如柴,穿了一件半截禅衣,头发披散,也未用发箍束住,满面的病容。张尘问道:“这位是?”
晓月禅师叹了口气道:“唉,此乃劣徒朱洪,因练功走火,伤了水府(肾脏),才造成这副模样,贫僧想尽办法,也不能将其治愈。”
张尘道:“贫僧略通岐黄之术,不如让贫僧来看看吧。”说罢,坐到榻边,伸手按住了朱洪左手的脉门。感觉朱洪的脉象滑涩微弱,应该是肾内有肿块,阻碍了肾脏的正常工作,导致身体的毒素排不出去,才造成这副模样。
于是张尘作法召请药师琉璃光王如来的左肋侍日光菩萨附体,施展日耀密法,张尘的身体上顿时显现出万道金光,化作数不清的光针,刺入朱洪的体内,延着体内的经脉,将淤积于体内的毒素纷纷击散,然后汇集到肾脏处,把肿块也用光针刺散,然后这些细小的颗粒被肾脏吸收,自然会排出体外。
张尘道:“好了,他体内的病灶已经被贫僧消灭,待会可能会有如厕的感觉,让鹿清扶他去方便一下,然后煮些白粥给他食用,将养上一个月,自然痊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