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出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似海脑子里记起前世那些农田里耐旱高产的一些作物,今世这些作物都还没有见过,花似海曾经问过厨房的厨娘,为何家里不吃红薯、土豆、玉米结果厨娘如听天书一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反问花似海说的那些是什么东西。
花似海仰脸轻声问道:“父亲,咱家可有船队。”
潘为严在旁接嘴答道:“我们花家主要生意主要以陆路为主,船队倒是有,在威海卫就有花家一只船队,主要和高丽还有倭国做一些以物易物的生意,规模不是太大,不知道少爷问这些作甚。”
花似海接着潘为严的话继续问道:“潘伯,不知道我们家的船队能不能航行到很远的地方,嗯,以我估计要是去我说的那个地方,来回至少需要三年,不知道咱们家的船队行不行。”
潘为严不知道这小少爷究竟要说些什么,略微思考片刻后说道:“应该可以,花家这船队是前几年从福建一个富户手中所得,三桅船就有十二艘,不用说在北方,花家船队规格去南方也能算得上,就是花家船的数量不多,总共大小算上才五十多艘。”
花似海一听大喜,急忙起身在桌上铺上一张大宣纸,手中拈着一只小毫说道:“我曾经在一本杂书看到过,出海经经澎湖、琉球(台湾)到麻逸,然后就到了。”花似海说道这里才想起现在说出澳大利亚可能谁也不知道,停顿片刻继续说道:“然后就到了澳洲,哪里现在也有居民,只是他们还处在愚昧无知的时候,人也不多,也就是那片土地还是无主之地,面积比我北朝要大出数倍,金银铜铁矿藏不计其数,可能现在那片澳洲的居民还没挖掘出来。”
花官楼三人看着花似海画在宣纸上地图,心中隐约感觉到这是个天大的好事,都屏住呼吸继续听花似海讲下去。
花似海继续在纸上画着,嘴里说道:“离开这片大陆,继续向前,一路上有各个群岛能补给。”化石把手中的笔放下,指着夏威夷群岛前面一片大陆说道:“我需要的东西就在这里,这里叫美洲。”
说着他画出了红薯、花生、土豆、玉米。然后说道:“这叫红薯,春育苗,秋收获,适宜旱地种植,味甜,耐饥,一亩旱地可收获一千多斤甚至几千斤。这叫土豆,也可当作粮食,还可以做菜,生长期要短一点,产量略比红薯低,也是旱地种植,但要时常浇灌,可极其耐寒。这叫玉米,产量又要低上一等,也是耐寒植物,也适宜旱地种植。这叫花生,又叫长生果,产量并不比水稻少多少,平时这花生可以做零食,关键还能榨油。”
花似海微笑看着目瞪口呆的三个大男人,轻轻笑着说道:“父亲,两位伯伯,如果能把这些作物找回来,我想,我们北朝土地再怎么贫瘠,大家都能吃饱肚子了吧。”
花官楼一把拽住花似海,情绪激动的问道:“我儿可是说的真的。”
花似海微微点头答道:“父亲,似海没有一句假言,全部都是真的。”
花官楼和潘、贺两位掌柜额手相庆,潘为严有些语无伦次的说道:“东家,如果我们能把这些作物找回来,困解我本朝的粮食问题就能解决,国之将兴旺,咱们货通天下的梦想也即将实现。”
花似海插嘴说道:“潘伯这话又不对了。”
潘为严本身对这个少爷就极为尊重,闻听此言,也顾不得身份,急忙弯腰拱手说道:“为严莽撞了,还请少爷赐教。”
花似海急忙扶住潘为严说道:“潘伯惊煞了小子,似海哪敢受潘伯一拜,似海是要说,潘伯为何要把货通天下的梦想寄望在陆路上,就拿这次出海来说,不是简简单单的找回这些我说的作物,出发把们的瓷器、茶叶、丝绸这些货物带上,和那些大陆的居民交换香料、宝石、黄金、白银,对了,潘伯,在我们家船队可有过坏血病。”
潘为严心中一惊,暗自说道:“少爷足不出户,怎么什么也知道。”急忙回答道:“有过,但凡出海超过半年,就有部分船员会得这种坏血病,开始的时候症状是四肢无力,精神消退,烦躁不安,做任何工作都易疲惫,皮肤红肿。得病船员觉得肌肉疼痛。然后他的脸部肿胀,牙齿脱落和出血,口臭。皮肤下大片出血看来像是严重的打伤。最后是严重疲惫、腹泻呼吸困难,骨折,我也请大夫给还那些没在路上死了的船员看过病,可是最后无一例外的全部死亡,至今不知道什么原因,船员中流传的说法是在海上得罪了龙王爷。”
花似海暗自说道:“什么得罪了龙王爷,其实就是长期补充不到维生素C,不过可不能说出这个维生素C,要不大家都会把我当做怪物。”
花似海轻声笑着说道:“潘伯言重了,其实这个坏血病并没有像那些船员说的那么厉害,只要每次出海,给船队补给带上大量的柑橘和腌酸菜,还有船队不管走到哪里需要补给食品和淡水的时候,及时补充上水果,这个坏血病就不会在船员身上出现。”

花官楼呵呵笑着说道:“为严,还是我自己去京城吧,你按着似海刚才所说的,速去威海卫安排船队出发,我去京城,也按着似海的方法去户部活动一下,等大家都回来后,看看效果如何让。”
花似海看着花官楼的背影,心里隐隐觉得去户部这步棋并不是什么妙棋,但是也是眼前唯一能布的棋,花似海只是恨自己为什么会穿越到这个从来在历史教科书上找不见的朝代,哪怕穿越到开元盛世,凭着自己都历史的把脉,起码也能混个风生水起。
花似海现在把所有心里都放在杂学的专研上,也是想早日帮花官楼一些忙,只是不知道今日出的这个法子是不是能解决花家目前困境的一步妙招。
花似海摇了摇头,考虑到自己现在年纪还小,虽然说已有成年人的思想,但是身体还处在一个孩童的状态,如果现在自己经常说一些语出惊人的话,恐怕不说外人,自己家里人都把自己当怪物看待。
第二日,花似海早早的去了书堂,一看学童还都未来,一人捧起一本《诗经》高声唱读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门外传来一声爽朗的笑声,接着严老夫子有些佝偻的身材出现在花似海面前,老夫子手捻花白胡须笑着对花似海问道:“似海,这首诗经里的《黎离》你能跟我解释它的意思吗。”
花似海急忙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对老夫子鞠了一躬说道:“夫子,学生不知道解释的对与不对,还望夫子指正,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生出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烦闷方寸乱。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抽出穗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昏乱如醉酒。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那黍子长得一排排,那高粱结出粒儿来。离家远行难迈步,心中郁闷如噎食。了解我的知我有忧愁,不了解我的当我有所求。悠悠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
夫子手捻长须眯眼微微点头听着花似海的一字一句,等花似海说完以后,夫子一手捋须,一手背在身后对花似海说道:“似海,解释的很对,我们山西缺云少雨,地瘠民贫有十年九旱之说,自古以来就是少地缺粮,史书记载上有位皇帝曾经说过:“闻山西田多为权要所占,有一家三口至三十顷者,以致小民无田可耕。徒居阴山之恶地,何以自存?﹗。
老夫子长叹一声,止住唏嘘之意,继续说道:“自古以来,山西民众大多背井离乡,好点能望四川、两广迁徙,有大部分是向北或者西域迁徙,衣锦还乡,光宗耀祖能有几人,你花家祖上就是迁徙阴山之北风雪极寒之地,凭借两辈人的辛勤死拼,才给你花家打下一个小小的基础,第三辈凭借祖上积攒的微薄,重新回到太原城,经过十几代人任劳任怨,简朴恭良,你花家现在勉强可在晋商中立足。”老夫子背后紧攥的手上青筋微微的爆了起来。
老夫子在房中踱了几步后接着说道:“当年多少背井离乡的山西前人都是吟着这一首《黎离》远赴他乡,在外打拼成功成功能衣锦还乡又有几人。”
花似海恭恭敬敬的等老夫子说完这一番话后接嘴说道:“先生说得好,学生最近一直也在思虑这个问题,如何能让我山西父老从今以后再也不背井离乡。”花似海说完后有些惶恐看着老夫子,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
老夫子微笑看着花似海,轻轻颌首捋着胡须对花似海说道:“似海,老夫在太原城西北蒙山卧佛寺有一平生知己,乃卧佛寺主持,你在我此已经学习若年有余,老夫已经没有什么可传授与你了,你可前去蒙山卧佛寺寻求空见大师,似海,可惜你无仕科之意,不然,老夫可舍不得你去那老秃驴门下学习。”严老夫子从身上掏出一封信函交与花似海。
花似海低头接过信函,双眼有些泛红望着严老夫子,声音带些颤抖的对老夫子说道:“学生多谢夫子,学生这就回去和娘亲禀告一声,明日就起身前去蒙山,似海无以为报,请夫子接似海一拜。”花似海说完后一撩衣襟双膝跪地,庄严的给严老夫子磕了下去,严老夫子手捋长须,眼神中满是疼爱的看着眼前这个孩子。
花似海收拾书包出了学堂,站在书堂门口,低头想了想,转身向起风街兴隆镖局走去。
今日第二更,老侃会努力码字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