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何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潘凤在高顺、胡车儿与七名孤儿的护卫下,一行十骑,甲胄齐全的在邯郸城中猛进,这骏马驰骋带来的清风实是让潘凤的头脑清晰起来,也使得他的目标更加明确起来,此时的汉朝还有救,只是如果灵帝不那么早死的话,要知道汉灵帝早年虽然很是荒谬昏庸,可是在黄巾之乱中表现出的应对能力与之后的几年所作所为无一不表现出一个觉醒了的帝王形象,记得哪本正史上记载过中平五年十月,青州、徐州的黄巾军再度起兵,攻掠郡县而灵帝还没有顾上这些,在帝都洛阳,用观察云气来预言吉凶的法术家认为,京城洛阳将有兵灾,南北两宫会发生流血事件。灵帝想通过法术来压制,于是大批征调各地的军队,在平乐观下举行阅兵仪式。修筑一个大坛,上面立起十二层的华盖,高达十丈;在大坛的东北修筑了一个小坛,又立起九层的华盖,高九丈。步骑兵数万人列队,设营布阵。十六日,灵帝亲自出来阅兵,站在大华盖之下,大将军何进站大小伞盖之下。灵帝亲自披戴甲胄,骑上有护甲的战马,自称“无上将军”,绕军阵巡视三圈后返回,将武器授予何进。灵帝问讨虏校尉盖勋说:“我这样检阅大军,你觉得怎样?”盖勋回答:“我听说从前圣明的君王显示恩德,不炫耀武力。如今,贼寇都在远地,陛下却在京城阅兵,不足以显示消灭敌人的决心,只表现为黩武罢了。”灵帝听了没有生气反而叹道:“你的看法很对,可惜我见到你太晚,群臣当初没有讲过这样的话。”后盖勋听到灵帝的所说后对袁绍说:“皇帝很聪明,只是被他左右的那些宦官蒙蔽住了。”有什么能比得上浪子回头了?可惜的是汉灵帝在其壮年(34岁),子嗣尚幼之际便撒手人寰,这陡然的去世也造成了汉末乱世的起因,如果能够使得中原内耗降低的话,只怕那乘机而起的五胡也不会那般的嚣张。至于自己起身单干,这可是潘凤想也没想过的事情,要知道当时的人们忠君思想还很牢固,即便是几十年后,大才如曹操受封为魏王之际,也造成了他的重要谋臣的反对,更别说现在打着旗号单干了。
嗯,不妨就以此为契机,在黄巾平乱之中谋个出身,想个法子杀了那宫中的几个阉货,据说灵帝的暴卒便是这那十常侍被灵帝疏远训斥,怕被灵帝处死而先下手为强。
只要灵帝如果真得如一些史书上记载后有作为的话,那么辅佐他,也怕是最佳避免五胡乱华的方法了,要知道五胡乱中原的时代无论是对汉族还是对文明来说,都是一次极大的摧残,都是一次不小的倒退,虽然有些砖家在鼓吹着这一民族大融合的时代,可是为什么不能够是文明融合野蛮,继承战胜破坏了?
潘凤的心思活络起来,用心的看了看身边的高顺与胡车儿,他知道,这条路能走!
就在潘凤跨入城中军营的时候,忽得城关的望楼上吹起了示警的号角,一声紧似一声的战鼓声不断响起。
“敌袭?!”潘凤向着那响声的望楼看去,真是不明就里。
而军营中的人马却未鼓噪起来,没有都尉的印信,这帮驻扎在城中的军丁是不能擅自行动的。
“高兄!劳烦在此安定军心,待小弟去一探究竟。”潘凤向着高顺拱了拱手,将那都尉的印信递给了高顺。

高顺没有多话,接过了印信,鞭马步入了营中,而胡车儿则一个劲的叫着:“老潘,老潘,你可千万别让我在城中等候了,我老胡好歹也是力能负五百石,日行三千里的好汉,怎么着这次也得带上我!”
潘凤点了点头,挥了挥手,一行九人向那望楼驰去。
登上城关,只见东方的雾气里隐隐移动着一支部队,以那队形来看,怕是已有三、四千人。虽然看得不是很真切,可是毋庸置疑的是,那一定是黄巾乱兵,因为邯郸已经是这附近抵抗黄巾的桥头堡了,东面不可能有如此规模的官军。
可这股部队的目的是什么了?攻城?这可是邯郸!三四千人的部队根本攻占不了。莫非是敌军前锋?那么大军在哪里了?可恨这雾气,视线很受阻碍。
依照这种情形,原本最佳的办法便是紧闭四门,候敌来攻,可是眼下邯郸城外有那么多的离人聚集,若是不出兵迎敌的话,只怕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潘凤咬咬牙,果断的下达了命令:城外义从队结营自保,城中郡兵各守其责,以逸待劳,而自己则带了胡车儿等人前去哨探,倒不是潘凤轻敌托大,实是这城内城外离人甚多,集结保护起来不免慌乱,不如让各自的义从队结营自保,守护自己家人的力量是没人打倒的,自己九人前去哨探,一来可以知晓敌军真实情况,二来也好让郡中部队有个时间准备。
在旁人眼里,潘凤此举未免有些轻躁轻敌,但在胡车儿的眼里,却是极对了脾气。汉家有个老夫子曾经说过什么来着,对,虽千万人,吾往矣!何其雄壮!胡车儿打听闻此句后,便对那什么子啊语的很感兴趣,也花了大工夫央求别人为他讲解,可时间久了,对子啊语的热爱不免降了上来,不过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还是牢牢记在心里的!子曰:有教无类嘛!
潘凤一行九人径直向那东方迎去,胡车儿则是一路呼喝连连,这种勇往直前最和他的性子,那七名孤儿则是心情复杂,有兴奋、有紧张,甚至还有些害怕,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有潘凤领头,便是死也死得其所了。
而潘凤则一脸的肃穆,已经两世为人的他可并不会过于托大莽撞,这东方的官道在前日的作战中已经破损累累,再加之邯郸东方东凹西凸,有一不小的坡度,便如那山坡的形势一般,敌军即便发现他们派兵掩杀,也得冲上那截山坡,而自己则是调头便走,这一优一劣,一进一出,时间是大大的够他们哨探完毕后从容得全身而退,且这对本方的士气也是一个极大的提升,何乐而不为了?!
腾跃间,便到了那高地之上,放眼望去,竟是一只足有五千多人拖儿携女的队伍,逃难?绝对不是,队伍中杂乱着起码一千的青壮,更有一只千人的队伍护卫而行,虽然那些兵士手中的武器参差不齐,但看那行进的气势至少也曾受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上过几次战场。这只奇怪队伍的目的是什么了?说是离人吧,可没有那帮离人能有这般的次序与护卫,说是黄巾乱党吧,也没必要拖家带口的来邯郸啊,更再说这帮人的头上可并无黄巾。这是些什么人了?潘凤着实有点迟疑起来。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