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平:商道其实就是人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淑平:商道其实就是人道
报记者郑立华中国商报
《商道门徒》是一部“人性图腾”,它以真实经历为故事基础,剖析都市人性,以生动细节揭示房地产业操作内幕,以亲身实践阐述购房秘籍,以黑色幽默反映职场生存哲理。
商场与职场之道,对于红尘中的人们似乎有点玄机。“其实,禅也好,道也罢,就像空气,包围着万物生灵,无处不在。倘若我们以善为本,以静为灵,以悟为心,必能领悟禅茶精髓,领悟书中阐述的商界、生活、职场和红尘中无穷无尽的‘道’。”
——作家出版社新书《商道门徒》作者吴淑平如是说。
告诉你真实的地产内幕
记者:本书名为《商道门徒》,里面有很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刀光剑影”,难道这就是商之道吗?你认为真正的商道应该是什么?
吴淑平:这是一本职场哲理小说,反映的是以房地产业为主的职场人性。人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狼性的一面,这两面都在小说里体现出来了。比如,以尚总为代表的商界人物,总是无法满足;而以吴孤鹤为代表的商界人物,则是本分、善良的。一部书要真实地反映职场现状,不能被政治或所谓的主流思想所左右。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刀光剑影”,才是职场真正不可回避的内涵。
我觉得商道其实就是人道。人是商的主体,商道就是人在商场中的处事哲学。所以,商道也是一种人性的体现。说通俗一点,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也要先学会洞察人的内心,才能做好生意。
记者:书里描写了很多地产行业的内幕,你是怎样了解到这些内幕并保证情节的真实可信的?主人公身上有多少你的影子?
吴淑平:书中关于地产业的内幕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大部分都是真实的,有的细节是我亲自操作的。因为我曾经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过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有实际操作经验。
小说男主人公身上有一些我的影子,但都是经过艺术处理的,此书无论是作为商战小说还是职场小说,都是有生活底蕴的,所以很多人读后都感觉很真实,有的媒体还报道称这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
记者:小说中写了很多房地产行业的规则和潜规则,如果读者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这些规则对他们买房有指导意义吗?
吴淑平:了解房地产行业的规则和潜规则,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考虑房价必须要考虑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还要考虑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我们告诉读者不了解的潜规则,总比告诉那些浅薄的东西有价值。
记者:小说中用了许多真人的名字,比如潘石屹等,并且都被串进了各种情节中,这是否会造成读者的误解,并使对现实生活造成干扰?
吴淑平:写小说不要老是停留在教科书里的章法,要敢于创新,没有什么禁忌不禁忌的。好在作家出版社的编辑也很开明,在编稿中没有提出这方面的修改意见,也没有删改,我很喜欢这种写法。如果有一天别人也把我的真名写进小说里,我也没意见。
深圳和北京都有“狼性”
记者:据说这部小说原来的题目是《披着羊皮的都市》,你写了北京和深圳,这两个城市都有“狼性”吗?又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吴淑平:深圳和北京都有狼性,但又有各自的个性。虽然我大部分时间都在深圳,但因在北京工作、生活过,而且每年都会往北京跑几次,对这两个城市的文化差异有了一些认识。
总体来说,北京人受明清思想熏陶,有一种“大爷文化”和“孙子文化”思维。而深圳人受香港、西方影响,讲究“务实”精神,有一种“投入与产出”的思维。
北京很大气,确实有帝王风骨,但其毛孔里也塞满了腐臭和虚伪的东西。长期以来,北京有两股文化——大爷文化与奴才文化,这两股文化同时进行,相辅相成。这种文化观至今还在北京人的潜意识里起着作用。
所以,你会发现,北京人要么胸怀壮阔,要么唯唯诺诺,前者善于忽悠,似乎专门策划大事,动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实际上没做出一点实在的东西,而一部分有奴性的人则会跟着那些忽悠大师摇尾乞怜。
如果要说得浅显一点,可以举很多事例。比如,当你有求于北京人的时候,北京人就会摆出一副大爷的模样,虽然偶尔也会“平易近人”,但多数是高高在上、得罪不得。而当北京人有求于你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像孙子。
相比之下,深圳有点小资,但没北京那么大气。深圳人讲究效率,有实干精神。找深圳人办事,只要能办的或者有回报的,不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环卫工人都能一视同仁,不存在大爷与孙子的区别。
深圳实际上是个“资本主义”城市,一切以资本为中心、以效益为目的、以效率为生命。这种文化,表面上看有点急功近利、有点浮躁,但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北京人搞个文化活动可能就是纯粹的文化活动,或为政治而服务的活动;而深圳搞个文化活动,肯定要与赚钱有关,要么让企业赚钱,要么官方能拿到回扣赚钱,或者是双赢,就这么简单。
深圳文化总体来看其实是一种相对比较先进的文化,这种文化简约而不简单,没有爷性与奴性,但同时也很无情、势利,不完美。
记者:坦白地说,读完你的作品,发现其中还是有些网络的影子,而众所周知,作家出版社一向以出版严肃著称,你是怎样说服或者说吸引作家出版社的?是不是你的作品暗合了出版社的市场转型?
吴淑平:网络与严肃之间有交叉关系,正如两个圆交叉,中间有一部分具有共同特征。不是我去说服作家出版社,而是出版社的编辑独具慧眼。这跟出版社的市场转型没有任何关系。我认为,现代小说既要有传统的审美价值,又要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否则注定要被读者淘汰。网络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严肃中也有不少垃圾,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
记者:观察这几年图书市场上的畅销书,其中有很多都会涉及到企业内幕、权钱易、婚外情等等,这些是保证畅销的基本因素吗?
吴淑平:一般来说,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畅销书要么是实用的,要么内容具有现实意义,但不一定都会涉及到企业内幕、权钱易、婚外情。
其实,很多书的内容因为现实而更加阳光,而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作品很多都是忽悠读者的文字垃圾。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