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节1986总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87年元月13日。建军和雷智新在一家饭馆喝了一顿。这一顿喝的是好不舒心。唉,两人不时的传出如此的叹息声。一个叹好不容易有了个值得挑战的事却被迫搁浅。一个叹什么时候我才可以有四亿呢?建军端起酒杯道“来,我再敬你一杯。”雷智新道“好,再来。”那边那饭馆的老板心道“好再来,不错,这个名字不错。明天我就把饭馆的名字改为‘好再来’。”
建军最后是搀着雷智新走了出来的。建军边走边道“你喝醉了吗?”雷智新道“没醉。”建军道“我也是。”雷智新道“我只不过是有点头晕。”建军道“我也有一点头晕。”两个醉鬼边走边‘聊’。路上不时有行人指着他们道“****,看见了吧,这就是酒鬼。你可别学他们啊。”
两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回到家里。坐在沙发上建军道“我先去休息了。唉,真是不舒服。”雷智新道“噢,其实你一定是醉了。”建军早已呼呼的打起酣来了。
对于筹建信用社的计划的搁浅,建军也只能无奈。毕竟全钢城能拿出那么多钱的企业只有国企了,而且国企也就钢厂一家可以承受的起。但是钢厂明显是不会有兴趣的。因为它与钢城信用社合作了这么多年,他们已是休戚相关的两个部门。就好比一个是钢城的财政部,一个是钢城的生产执行部一样。它不会也不能去做动摇‘它的财政部’的事。而且作为目前钢城两个最大的企业,它们很多时候是想着如何去更好发合作。更何况作为钢城的两大支柱产业,政府也不会任由他们‘乱来’。所以建军并不会想着如何与钢厂合作建立银行。
1987年元月的日子过的很快。在这段日子里建军更多的是想如何完善六部制度。以往他设立六部时并没有考虑六部职员的升降。作为一个公司的部门只有有了竞争才可以更好的、更快的发展。如果一个人在某一职位连干了几年,那么他的**也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消散。因此为了让公司更好的发展,他再次起草了一份让六部能够永远不断前进的计划书。在计划是的起草之初他都在想是否将六部职员的升降与他们的长官的升降挂钩。比如某一销售区中,他的负责人率领手下六部人员连连获得令人惊叹的成绩,那么这些人必将受到奖励、升职、加薪、加奖金,那么他们的升职必将是同步的,长官升一级后,六部人员也将升一级,那么随同长官升级的这六个‘区部长’是否与长官同样都升入一个单位呢?对于这个问题建军想了很久,因为六部长是总部配给各地长官更好的用来发展的人员,如果将两者过于亲密的绑在一起,这六个‘区部长’就成为这个长官的私兵了,而这对集团的管制是相当不利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做呢?如果每到一地长官都要适应一番,那么集团的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为了这个建军想了很多,他明白要想找到一个特别合适的模式是相当难的。不过他还是想了一个方法即将六部人员的升职与长官的升职联系在一起。不过长官升职后可以进入新的公司的领导层担当公司执事,而其他的六个‘区部长’则可以担当公司的副执事。每个公司执事五名,副执事三十名。执事有权通过选举担任公司长官。执事的选举由执事大会决定。选举成功后执事挑选六名副执事担任公司六部部长并申报总部。
可以说建军的公司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国家小影子了。
元月15日以后建军开始忙着建设挂面厂和方便面厂。直到月底两厂都算是已初具规模。在北方这个时候搞建筑是相当困难的。毕竟天气很冷。所以建军在完成外墙的建设后决定停工以待来年开春再建。当然在此时建军也免不了邀请其他的建筑工头头们小聚一下以联络感情。席间建军对他们在如此寒冷的季节中仍能坚持完成外围工程表达了感谢并许诺年前一定会将工程工资付清。众头头齐口称谢。

别过众工头,建军一个人走在路上,心中不断的盘算着下一步将如何行动。这时他从心中想或许应当将1987年作为一个巩固年。在这一年中巩固面粉市场并且建立方便面厂与挂面厂。同时为侵入A市做前期准备。
1987年2月1日建军起的很早。在这个即将过年的时候他总是充满了欢喜。当然他还有许多要去做的事,他需要为1987年做一个发展计划。他是一个[饿]做事情总要有所准备的人。他信奉那句‘机会只留给有所准备的人’的名言。这是一个好习惯,也是一种好的工作态度。他也常常因为有所准备而能在商场中抢得先机。
在1987年的计划书制定前,他先是对1986年的工作做了一个总结。他用长达百余字来记述了1986年的事情并依次对每件事情做了一个评价。他着重的不是好的地方而是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他对六部的评价。他说“1986年的六部制的制定是一个好的事情。在六部中企划部就好比一个程序员,他为公司的运行设定程序。然后执行部就好比一个操作者,他通过敲打键盘上的人、财、物+法来实现公司的运行。我不明白这样做是不是正确的。这就好比是我如果只设立六部的话,那么我的这台电脑将是相当庞大的。否则根本无法承受不同程序的冲击。在对比其他公司的发展模式后,我认为对方就是一台小电脑,每个部门一台小电脑一个程序员,这样做可以避免程序的混乱。一会这个程序,一会那个程序,这些程序员要不是天才可以说是很难实现写出程序来的。而且操作者要不是超人也很难完成一个个的程序命令。因此我认为六部的修改已是需要随着公司的发展而进行。一个项目一个程序,一个公司一套程序,只有将大大小小的程序分隔出来才可以避免公司运营的混乱。为此我制定了六部的扩展制度即总公司设立一个总的六部来完成公司运行的方向,然后各个运行环节设立一个环节的六部来完成本环节的运行。这个决定正式将公司大小事务由六部长来完成的分工不明确的制度进而细分了。比如一个公司的运行有采购、物流、生产、后勤、销售、售后服务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程序都不一样。如果由公司六大部长来一个个的完成执行,相信即使是铁打的汉子也的倒下。为此我决定在1987年根据个公司的情况对其六部进行细分设立主管某一环节或某一项目的分部长,以使六部的运行更加条理化,避免在今后的公司大规模发展后六部因为分工不明确从而搞成一团糨糊。同时为了避免总不的六部体系过于庞大,我将根据情况设立分部以便于更好的发展。当然我的这个想法还不够健全。许多地方仍需要去改进。但是我相信我的六部体制一定会成为公司发展的一个优势所在而不上劣势所在。”
而对于面粉厂的事情,建军认为当时的条件并不是进行商战的最好时机。但是他也明白这是与他的准备不当有关系的,而且更多的是为了争那一口争取在年前将对方击垮的豪言而做出的冲动之举。其实如果能在建立挂面长和方便面厂后进行商战相信他的优势将是足以轻松击垮对方的。不过他并不后悔,因为他已经用商战证明了他的实力并且成功的控制了面粉生产并且能更放心的建设方便面厂和挂面长。这一切对于他来说仍是一个不小的收获。当然对于服装厂的改制是他最满意的事情。他成功的将服装长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制,这也算是他一年来的最大收获吧。他决定以服装厂作为一个模式来推广到他今后的各个公司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