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节 推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然这是后话。在当时对建军集团来讲还是作用少少的。所以天刀四兄弟的行动也一直在进行。他们的行动是实际的。用建军的话来说就是‘天刀干的事是有根有据的。不像五行六把刀那样’满口乱喷。
他们这个有根有据就是对这六个消息进行分析,还原。让人不得不认为会是这样。他们是用推理的方法来解密这六个消息的。第一条,A市市政府将开发东城。他们是从A市目前正在东城铺路以及一张简单的东城规划图来印证的。至于某某某讲话。他们也捎带用了一两句。他们的推断如下:A市在经过10多年改革开放后,整体经济翻了两番了。但是,一直以来A市注重的是少量的钢铁输出和对周边县的工业输出力气维系其经济体系的。但是,经过几年的改革开放后,各周边县的工业体系开始发展起来了。如果忍其发展下去,那么A市必将失去市场,并成为‘被倾销市场’。从而失去对周边县的影响力。因此,A市市政府必须拿出一个法子来消耗周边县的经济潜力。而建设A市东城,以此为诱饵,吸引各县资金并繁荣A市。这样的选择,舍此其谁?更何况A市不开发,他就没有、立市之基了。因为A市太注重钢铁输出了。一旦钢铁出现问题,A市没有第二支柱产业,A市必将垮掉。所以建设东城,发展A市建筑优势是不二选择。之所以选在东城,原因很简单,因为东城没有‘地方势力’阻挠。
第二,**外商决定在A市投资建厂。这个他们直接拿调查报告一贴了事。毕竟这天下有时报告的作用比一切都重要,否则也不用做报告了。
第三,东城挖到了古墓。直接不提。因为有是神秘才会引起人们的兴趣。更何况是充满‘机会’的事。
第四,国家要换头了。他们对此进行了长篇推理。他们说:第一吗,邓小平老了。虽说老当益壮。但老了就是老了。第二,改革开放是一件事关国计民生的事,是邓小平能否以之名垂千古的大事。所以他决不会‘容许’改革开放半途而废。所以杂还在位的时候,他一定会扶持一位‘同志’来继位,从而使这项伟大的事业完成。第三,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一些问题也显了出来。如,南北不平了、东西不协了,再有就是国家企业开始与个人民营企业对立起来了。在处理这些问题上需要一位‘圆滑’的统治者来完成,或者说是更得民心发头头来完成。邓小平当然不愿扮演这个‘小角色’,所以推出一个继承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第四,新旧思想需要交替,新老一代需要换班。这是稳定国家统治的不二法门。否则谁敢肯定第二个四人帮不回出现。第五,在有了这一切条件后,还有一个必须条件就是那个令邓满意的人出现了。这几条可以说是一满足,邓随时都可能退居二线。所以国家换头其实是铁板钉钉的事。更何况还有法规制约呢。
第五,政策要变了。这是由‘风’来推理的。他说:政策要变了,这个毫无疑问。为什么呢?你想,你儿子七岁时和你儿子结了婚之后,你对他的态度会一样吗?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国家在卸担子。从1979年到现在已卸了很多了。如果还一如既往的卸下去,等国家的担子空了时,他就被扔了。所以政策必须从十年来的一直卸进入有选择性的卸,从原来的向特区卸到向各地卸,形成有效的分配制衡。否则,特区没有了‘输入’,他就‘特’不起来了。如果说前十年是建立特区,那么接下来就是给特区找食物。具体的做法就是把‘食物’也养大起来。只有这样,特区才不会饿着。换句话说就是‘国家培养了一只鹰,那么地方就必须培养一些供鹰吃的食物。否则鹰总得饿死。当年的大跃进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养了一只鹰,却没有养食物。这意味着鹰只能吃他的肉了。至于变了后的政策吗,很简单。怎么样让’食物‘可以肥起来就是政策的第一目标。所以鼓励地方经济是未来十年不得不做的事。

第六,改革开放对我们是不利的。这上四人联手完成的一个推理。他们说:这个利是说总体上以及长期来讲的。从目前来讲,改革开放是利国利民之事。好比是在黄鳝中放了条泥鳅,从而让全国动了起来。但动也要有限度。如果一直动下去,一只泥鳅足以累死一池黄鳝。所以动要有目的的动。黄鳝动是为了’空间。同样,我们动也是为了空间。如果我们不能‘除去’一些占了大量空间的‘病黄鳝’,我们同样会被他拖死。所以在我们动的同时,必须将、劣‘的除去。而除去劣的有三个法子。一个是吞掉它,一个是挤走他,一个是晒死他。不提吞掉,因为那是解决不了根本的,挤走也只不过时解一时之急。所以必须晒死他,这听起来或许有点残忍。但是看着那些生产低下的企业所消耗的资源,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所谓吃了你就得吐出来。你吃一吨吐了一千克,任你再善良也的灭掉。这好比是得了肿瘤一样,你能不割掉吗?
当然对中国来讲,上述描述并不准确。因为中国的黄鳝是太少了,池子太大了。所谓改革开放不是扔了一条泥鳅,而是扔了黄鳝的食物进来,从而调动了全国。但是当人人追着食物时,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撑死的,一种是累死的。对于内陆来讲,刚开始你还可以啃上一嘴,但你要啃上瘾了。总有你饿死的时候。这好比扶贫一样,你扶一次就可以获个好名声。这就行了。你要是扶上瘾了,你可就扶成穷光蛋了。改革开放就是如此。所以千万不要一条道走到底。或许这也是新旧交替的原因吧。
1989年8月中旬,这一虚一实的事就传开了。后世一位史学家是这样来评价这件事的影响力的。他说:如果说1978年邓小平的上台标志着全国改革开放的正式启动。那么1989年的’大谣言事件就是改革开放进入第二个阶段的标志。同时也是国家对改革开放的控制权交到地方政府手中的标志。
1989年8月20日,建军开始所谓的‘创造了机会就要借用机会’的行动。对于如何借用这个机会,建军专门开会进行了讨论。讨论的一方认为应当把己方打上‘赵兄’的旗号。另一方则不同意这么干。同意的自然是想借用‘赵兄’的名头,扩大己方影响力了。不同意的是因为担心‘枪打出头鸟’。毕竟这个时候上面到底会怎干,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好比逼蒋抗日一样,谁知道他会不会来个‘挂羊头卖狗肉’。这要是撞到枪口上,给你个造谣的名头,可就‘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众人讨论后决定放弃借用‘赵兄’的名号。原因有三,不需、不便、不能。不需是因为以目前他们的势力,有无赵兄的名号,都无多大作用。不便是,既然赵兄受人敬仰,他当然需要让人感到值得敬仰之处。这对集团的一些发展会造成不便。不能是因为赵兄只有在众人的争抢中才可以名声响起来。若是一家独占,只怕到时会弱了赵兄的风头。从而间接影响A市的投资热。基于这三点没,众人最终还是放弃了、挟赵兄以领群雄的想法。用建军的话来说就是‘A市目前正处于需要诸侯林立的时候。这个时候干掉其他人,简直是想让A市一直发展不起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