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节 雪中沉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凤和辜哥在成都三餐自己做饭。中午辜哥去了门市,玉凤就去附近的餐馆吃饭。中午外出吃饭时,天空中下起了大雪,看着衣服裹得像熊猫的行人。玉凤突然意识到,我的命运是改变山村,我到这冰天雪地的成都来,对于我改变山村命运,会有帮助吗?在成都玉凤除了吃饭几乎不外出,怎么有机会去努力去改变呢?人的生命有限,自己在这里把有限的生命做无用的事情,这不正是南辕北辙吗?春节有一次回家的机会,也是一次决定的机会,更是一次亡羊补牢的机会。
帐做累的时候,玉凤也上网看看信息。网上的创业信息很多,适用的很少,这是玉凤看后得出的结论。很多都是做实体店的。实体店的投资不是一个小数目,房租进货人员工资,没有几万块是开不起的,这应该只区县店的费用,如果在市区开,仅房租一个不大的门面可能一个月就要好几千。实体店是必须开的,但不是现在,现在玉凤开不起,也承受不起实体店可能有的风险。那些供货单位倒是不断地给玉凤发来信息,玉凤没有作出回应。
晚上辜哥做饭时,开始抱怨成都生活条件的艰辛。虽然工资比在CQ多几百元,但付出的却远远不止。辜哥是一个很恋家的男人。在CQ每天下班后准时买菜回家,给孩子妻子弄可口的饭菜,那是他最幸福的时候。辜哥也是考虑到孩子一天天长大,将来的花费会更多,才决定来成都的。这种远离家人的生活让辜哥有一种受刑流放的感觉。成都的生活同样不是玉凤想要的。玉凤并不是在乎每天多加班的时间,也不在乎多承担的责任,玉凤只是觉得为了多了几百元,放弃了自己的目标太不值得了。

跟着同一个老板三四年,没有感情是不可能的。玉凤慢慢地回想进单位时刘权的教诲、老板请自己入住员工寝室等,最不能忘的是由于长期不定时加班造成胃病,老板给自己买物特效药。玉凤注重感情,但对老板的感恩方式很多种,有时离开也是一种感恩。刘权不是也离开了吗?刘权跟随老板开店找客户,十年前的工资十年后还是照领,因为做了那么多年,老板认为大家都是很满意的,相反地做出一些变本加厉和事情,刘权就这样走了。不走又能怎么样,单位里是有一个不走的,每天照样工作,领的工资比别人低,做的事情比别人多,挨的骂比所有人多,打工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学平在厂里做业务员,虽然待遇比较好,但却没有了安定感,今天在这个城市,明于又飞往另外一个城市,做了几个月也觉得漂烦了,渐渐怀念起以前和东军合租的生活来。那时虽然钱不多,差不多成了月光族,但每周休息的时候可以呼朋引伴,大家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做一顿饭菜,那菜虽然普通却也觉得香甜。学平决定重回文具批发公司。
玉凤去成都本来就是看中了成都工资高一点,可在那边生活了近二十天,发现在那边生活花钱更多,能节省下来的钱并不比在CQ少。渐渐地回CQ的心思就浓了。春节回家时,父母给了两千块,把东这圆满完成费差的空缺补上来。玉凤就下定决定不去成都了。玉凤一方面是不想去成都,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自己若干年后变成做得最多得最少的那种员工。鉴于对老板的感恩,玉凤对老板讲自己有孩子了,辞职回家准备继续找工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