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节 好友别山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玉凤在寻思怎样才能买上电脑时,第一次没有想到父母。林江的态度虽然在软化,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林江愿意主动帮助玉凤又怎么可能是一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改变的呢?回想起第一次试想开文具店的经历,玉凤慢慢地明白欲速则不达的道理。玉凤依然经常打电话回家嘘寒问暖,从电话中知道一些家乡的变化。
99年初中毕业后,肖勇并没能让其父亲在村里风光。肖勇的成绩一般,只考上了县里的一所普通高中学校。那所学校的风气不好,很难有坚持到毕业考上大学的学生。从肖勇收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肖勇的父亲在村里变哑了,不和任何人说多余的话。
虽然学校不好,肖勇还是决定去好好学习,努力地拼搏一翻。哥哥的成绩摆在眼前,肖勇以哥哥为榜样,发誓要像哥哥一样让父母引以为傲。
肖勇到了学校才发现那年高中学校和自己的想像有些出入。高中学校比镇中学和村小学大很多倍,同学中也有很多是初中的同学。同学还是那些同学,只是换了一个学校之后,大家好像成了陌生人,肖勇在新的学校里找不到了方向。
在学校里上学到期中时,学校召开家长会。富裕的家长们开着轿车来开家长会,轿车的后备箱里装着大包小包的送给老师的礼物。肖勇听到两个老师的谈话,说是学生家长送给老师的礼物太多,以致于老师的家里都找不到地方放那些礼物了。肖勇想到自己那并不富裕的家,心里想着如何让父亲不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肖勇的父亲以前是每次都会参加家长们,看到孩子的进步是他的骄傲。肖勇的父亲像以前那样空着手去参加家长会。肖勇的父亲在校园里碰到肖勇的老师,向老师打招呼,老师没有理睬。家长会之后,老师们关心的目标明确,常常对送过礼物的学生嘘寒问暖,没送礼的学生则视而不见。
十七岁的肖勇在高中学校里迷失了方向。肖勇看到同学中有谈恋爱的,两个人甜言蜜你侬我侬。肖勇很羡慕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甜蜜感觉,不久就会一个初中的女同学开始了两个人的甜蜜感觉。一年后学校的制度肖勇不能接受,肖勇离开了高中学校,大学梦彻底离开了他的生活。
肖勇高中未顺利毕业的消息终究没能封锁住,村里人都知道了此事。肖勇的父亲每次出现在乡亲们面前的话更少了。有时几个乡亲谈起某个话题在笑时,肖勇的父亲总以为乡亲们在笑话肖勇没毕业。
面对乡亲们的笑,肖勇的父亲决定全家搬迁,投靠大儿子而去。肖勇离开高中学校后与那女孩子分手了,无所事事地过着日子。在哥哥的帮助下,肖勇走进了一个小工厂做了一名工人。在哥哥的严格监管下,工作之余肖勇去学习了车辆驾驶。小工厂里的工人虽然工资不高,但在乡亲们眼里毕竟成了工人,有了乡亲们认为了铁饭碗,肖勇的父亲渐渐地又有了几分自豪。

肖勇在小工厂里从十八岁开始坚持,一直坚持了四五年,工资也得到了提升。当初的同学们大学毕业开始奔波找工作时,肖勇已经在工作岗位上小有成就了。肖勇的父亲虽然在乡亲们的眼里已经重新得到了钦佩,此时考虑了肖勇的婚姻,仍决定搬到大儿子那里去。肖勇的父亲认为,如果姑娘知道肖勇的家在这穷山村,肖勇就不会娶到好姑娘。如果肖勇以城市人的身份去认识姑娘,那么一个好姑娘将帮助肖勇更快地走向成功。
在乡亲们的羡慕之中,肖勇的父亲带着一家人的贵重物品,在大宴酒席之后离开了山村。乡亲们都觉得肖勇和他的哥哥在城里飞黄腾达了,恨不得自家有个女儿可以和肖勇结上关系享福。在酒席上,乡亲们关于村里的适婚女孩进行了一翻比较。
“叶老师,你们家玉凤谈朋友了吗?玉凤和肖勇以前好像是同学,应该可以吧?”说这话的人正是小萍的母亲王玲。“我们玉凤没这个命呀,好像已经自己谈了一个。我们玉凤凡事喜欢自己考虑,我们大人尊重孩子的选择。”叶利如此回答到。“那可真是遗憾呀,如果两个以前的同学能走到一起,那该是多好的结合呀!”王玲珑继续和叶利交谈到。“也没什么遗憾的呀,你们家小萍不是也和肖勇是同学嘛,小萍没谈朋友的话,可以试一试呀。”叶利只得继续和王玲交谈。“说得也是,听我们家小萍讲她是交了个朋友,可这孩子却从未带回来我们大人看过。这孩子也真是的,要是自己交的不好我们大人也可以想想办法嘛。”王玲无不焦心地说到。“你也不用担心,孩子自有孩子的生活。你看要不我去和肖勇说说试试,让你们小萍有个机会。”叶利关切地说道。“不用了,叶老师,我怕机会太多了,我们家小萍不知道如何选择。再说如果我们家小萍在没有明确选择之前,让人家肖勇这么久等着也不好呀。”王玲拒绝了叶利的帮助。
肖勇一家离开了山村,在乡亲们看来,这飞黄腾达的一家再也不会回到这村里来了。什么时候才会轮到自己离开这穷地方呢?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