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节 招兵买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刚的养殖厂粪便在林彬的利用下,养殖厂洁净了不少。由于从乡亲们那里接手时就已经有不少的成鸭成鸡,再继续喂养只是浪费粮食。以前小打小闹时卖几史鸡鸭,通常就是用背兜一装,就背去街上卖了。如今这成百只鸡鸭不可能让乡亲来帮忙背,那不知道要多少人力。小刚正在犯愁时文涛开着货车出现了。
“小刚大爸,卖鸭子的时候我用货车给你拉,从养殖厂上街100元一趟,往返的话只要150元。可以接受的话以后你要用车,打个电话我就把车开来。”
文涛的话解开了小刚的困难。成鸭成鸡卖了又买小鸭小鸡,这文涛的货车还真是方便了不少。小刚接受了玉凤的建议,把附近几个乡镇的米糠全部收购了。每个乡镇设立定点收购点,小刚每天去一个收购点。每次从收购点回来叫外面的货车,总要花好几百,这改成叫文件涛的车价格低得多。
其实文涛并不傻,他知道单价低点次数多了一样会有钱可赚,更何况不久后村里会有更多的货车来分食蛋糕。自己先把这主要的几家关系做稳定,就不怕其他人来抢了。文涛价格你只是为了薄利多销,他常常是上街的时候运林彬的蔬菜,回来时运小刚的米糠,基本上很少开着空车在路上来往。
开发区那边每天供应三餐。最初只有几个工人时,叶利烧开水做饭菜做得很开心,那时她是为了能在开发区帮玉凤找到工作。随着开发区开始建设,工人越来越多时,叶利就不愿意做饭了。她选择了继续做打火机。玉凤尊重叶利的选择,于是让队队里的刘伯来做饭。
刘伯在村里弄饭菜是比较有名气的。村里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一般都会让刘伯来帮忙做饭。玉凤找刘伯来做饭,算是找对了人。刘伯在开发区做饭要自己去买菜,很多工人羡慕刘伯可以利用买菜这个机会赚钱。玉凤从一开始就要求刘伯每天将菜单及费用估计上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刘伯的不义收入。君子爱财取之在道,玉凤不希望就因为这些放的小钱,让外人把村里的乡亲的本性看坏了。刘伯做的饭菜虽是大锅菜,但并不比家庭小锅菜质量差。许多附近的乡亲便自费来吃。他们也学会了算帐,花点钱来开发区工地吃饭,那么多我有说有笑吃饭吃得很香,不用做饭节省下来的时间可以做玉凤的找火机组装来赚取饭钱。这种生活比起一个人在家做饭吃安逸多了。自费来吃饭的乡亲付的饭钱,玉凤没有控制,全部给了刘伯。当然,自费乡亲们的伙食买菜买料由刘伯支付。刘伯这次没有意见,毕竟玉凤给他的这条路,也增加了他的收入。

肖勇的饲料加工厂已经修好了,生活张经过调试已经交付使用了。饲料加工厂还没有自己的货车,因此原材料的采购就只能靠文涛的货车了。肖勇的哥哥帮着找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这使得饲料加工厂在开始营业时就比其他几个项目规范。
小刚的养殖厂也不再去街上买饲料。算是支持本村事业的发展,直接购买饲料加工厂的饲料。当然饲料加工厂的饲料养殖厂是消耗不完的。这就是营销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小刚的养殖厂的成鸡成鸭开始增多。如果只是运到街上卖给贩子,虽然方便但价格比较便宜。小刚想也许联系餐馆直接卷进餐馆,价格会好一些。自己又种苗收米糠,还要负责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情。精力是不行了,就这只能再找人来帮忙了。
小刚和肖勇合计着到何处去招聘营销人才。两人先来找玉凤,玉观看了一下本村找不到适合的人才,建议他俩去村长家,在网上找找。小刚担心肖勇不帮他找,于是叫上玉凤三人一起去了村长家。
玉凤打开久违的人才网站,开始帮他们寻找营销人才。“这个怎么样,以前在农业公司做过几年业务员?”“这个如何,有餐饮行业的人际关系。”玉凤不停地在问肖勇和小刚。肖勇和小刚对满意的简历做了记录,记下了这些求职者的联系方式。整个下午肖勇和小刚各在网上找了几十份满意的简历。小刚看到了第一份满意的简历就准备离去,玉凤告诉他现在双向选择,多找几个备选,江不是每一个求职者都愿意到这山村来发展。
告别了村长,肖勇和小刚开始联系那些求职者来面谈。面谈的前一天,小刚来找玉凤。
“玉凤,你说我这招聘的业务员,工资怎么定。你也知道养殖厂现在的员工就是我的家人,都没有发工资,这招聘耿的业务员不发工资是不行的。”
“这个业务员经常在外跑联系业务,电话费差旅费肯定少不了。他不用每天来村里报道,但是每天必须电话向你汇报工作进展,比如有哪些餐馆签订了合同,又准备去哪一家餐馆谈判等。他仍住在城里,每次来山村的车费给他报销,他的电话费报销固定一个金额。工资当然要和他的业绩挂钩。为了鼓励他多做业务,可以采用低底薪加高提成的方式。如果年终养殖厂效益好,可以发予资金以示鼓励。你觉得这样做怎么样?”
“行,就按你说的方法办。”
肖勇和小刚很幸运的找到了满意的业务员。肖勇整天在饲料加工厂研究如何才能降低成本做得更好,小刚则在琢磨着如何才能让鸡鸭更快出栏,如何才能喂得更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