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曼尼亚投降(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命令前线地面部队停留了三天之后,首相卡尔·海因茨终于下令,命令其进军卡莱尔港。这个命令,可不是首相一时好心让他不信任的陆军去捡个大便宜,而是他经过和自己的心腹商议,认为曼尼亚军此时一定被我方的空军给轰炸得体无完肤了,毫无抵抗之力了,所以才命令地面部队可以继续前进。这位远在大后方的当权者,似乎还不清楚,在这短短三天的时间里面,敌人到底可以做了些什么。
当围绕在卡莱尔港口外围的奥登尼亚装甲部队接到来自集团军群总司令部的电话后,得知他们终于不必留在这里继续拍苍蝇打蚊子,真不知是高兴好还是大骂一场好。三天,72小时,对于后方的民众来说很快就能渡过;可是对于前线这些被强令不能作战的官兵们而言,却像过了三年一样漫长。他们现在总算不必只看着空军作战和敌人逃跑,而是加入到其中来了。
可是当几个装甲师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入卡莱尔城后,这才赫然发现,里头的物资和武器到处都是,城内也乱作一团,可是唯独没有他们想看到的东西。敌人哪儿去了?这是他们最初的疑问。就算我们的空军再厉害,也不可能把地面的敌人炸得连尸首也没有踪影啊?他们抓获了一些来不及逃走的俘虏,这才知道,原来三十多万的曼尼亚军、昂尼亚军,还有少量别国的残余部队,都已经趁着那三天时间逃到海峡对岸去了!
这个消息一开始谁都难以置信,因为三天要运送三十万人飘洋过海,意味着昂尼亚要出动到多少的船只、多么频繁的来回。这个可能吗?然而在其指挥官亲自视察过此次后,发现也的确只有这个解释是最为合理和有可能的了。因为这里基本上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他们的胜利,已经迟了一步了。
在集团军群总司令确认过这个战果后,他们开始有些担心起来。要是把敌人逃跑的数字如实禀告给首相知道,那么很难保证对方会不会大发雷霆——虽然这个停止前进的命令是他本人的决定,不过上级要怪罪下来是根本不需要理由的——所以他们给出的统计数据在报告上比较含糊,然后再派能说会道的幕僚到后方去报告战果。实际上根据他们的统计,这次停止前进的三天里,敌人总共约有三十五万人得以逃走,而且这个数字还是比较保守的估计了。真正的情况可能比他们想像中的还要严重得多。谁都对首相的命令颇有微词,可谁都不敢说出来,生恐被人得知后传到首相的耳朵里,那时可就惨了。
而位于安全的大后方的首相卡尔·海因茨呢,当他得知逃脱的敌人人数时(那个数据还是经过修改的,不会那么“吓人”),差点气得要跳起来。他原本以为空军的轰炸即使再不济,也会消灭不少敌人,可没想到还是让这么多人给逃跑了,而且就是在自己军队的眼皮子底下!这个认知让他一时难以接受,只想着要如何惩罚空军和看着敌人逃跑不作战的地面部队。可是当他清醒一点后,却又不得不选择低调了事,不去责罚任何人。因为这个命令当初就是自己的决定,他无法去怪别人。所以前线指挥官们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相反,首相还派人送来了嘉奖令,勉励这些在前线一直浴血奋战的军人。可想而知,那个哑巴亏,只有首相自己吞下去了。

虽然曼尼亚国内基本上所有的土地都被纳入了奥军囊中,可是这并不代表事情就此完结。在4月25日,奥登尼亚王国战地全权代表在曼尼亚首都与对方的临时政府坐了下来,在路易王宫的黎塞留大厅签署了停战协议,曼尼亚自此正式宣布投降。这个消息一出,奥军全军上下欢声雷动,而后方的民众更是激动万分。百年的宿敌,如今终于倒在了他们这一辈人的脚下,怎能不令他们为之兴奋为之疯狂。征服了曼尼亚,也就代表着现在的米德加尔德大陆已经没有奥登尼亚的对手了。这些曾与它一一作对的国家,不是被吞并就是被消灭,剩下的就自动地站到奥登尼亚这一边,所以现在整个大陆可以说都是这个国家的了。
“奥登尼亚就是米德加尔德大陆的唯一主人!”
这样的认知,彻底击垮了奥登尼亚人理智的头脑,过去的耻辱、过去的蓝缕、过去的卑微、过去的悲伤,都被他们抛在脑后,只剩下尽情的狂欢和喜悦。
在胜利日的那一天,首相卡尔·海因茨发表了堪称他有史以来最激动的一次演讲,他感谢上天、感谢全能之神、感谢胜利党、感谢奥登尼亚的人民和军队,作为奥登尼亚崛起的领导者,他当然有资格如此骄傲而由衷地狂喜。他不仅带领奥登尼亚摆脱了过去的屈辱和挣扎,而且更成功地让他的祖国成为了现在大陆上最屹立不倒的巨人般的大国,怎能不为此雀跃狂喜?
“人民们!士兵们!我们做到了!这是你们的功劳!是国家的荣耀!是你们洗刷了过去的耻辱!是你们建立起了奥登尼亚神圣王国的磐石!奥登尼亚向世人宣布,我们才是自己的主人!奥登尼亚神圣王国,从此以后只会由自己的人民作主,只会以自己的声音为这个世界作出引导!我为你们感到自豪!是你们把国家站在了强者之巅!胜利永远属于我们!请记住,我们是全能之神的子民,神永远护佑着我们!世界是属于我们的!未来将由我们创造!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