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轰6H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轰六是个大家族,有原型,轰-6A/AII/B/C/I(轰六I加装四台斯贝发动机)轰-6D(海航轰六丁),轰-6E/F(新开生产线主要改进导航系统)轰-6K(2007年1月5日首飞的轰六终极改型)轰-6M(四挂架),还有轰油六.转自www.xiaoshuodaquan.com.com
先介绍一下轰六H性能及外观识别特征
防空越来越严密的现代战场,常规炸弹轰炸早已过时.轰炸机改成挂装精确制导武器已经是唯一的选择.这些精确制导武器可攻击几十或几百公里远的目标.使载机可发射后快速远离地空武器的威胁.轰六H型就是在这种理论下诞生的.轰六H从一九九五年一月开始研制.一九九八年四月生产出第一架原型机,第二架原型机七月完成.首飞在一九九八年十二月二日.机载导弹火控系统安装并完成测试是在一九九九年十一月.飞行测试在二OOO年四月完成,两枚导弹的试射是在二OO二年十一月.两枚导弹全部命中目标,试验成功
轰六H翼下挂装两枚空地六三导弹(KD-63)空中发射陆攻巡航导弹,些型导弹外型类似鹰击六型YJ-6反舰导弹,但是尾翼为X型设置,涡轮发动机也许发展自海鹰四HY-4陆基反舰导弹.KD-63据称使用惯性加GPS半程制导,未端电视寻的.战斗部重五百公斤,射程一百五十至二百公里.速度Mach0.9.外型上的特征有:所有自卫用的二十三毫米加农炮全被拆除.前脸下的雷达罩比其它型号有所加大,后机身腹下有一个深绿色的天线罩,里面有可能为导弹与载机进行指令链接的天线.
据《解放军报》透露,最近某战机编队携带新型制导导弹实施远程精确打击成功,并且全部命中目标。从文章分析这是兰州军区空军第三十四轰炸师的新型轰6H飞机,在甘肃的空军大型演习场以空地导弹打地靶。这种新式空地导弹射程较远,由国内研制,已列装约一年,从上述种种情况详细分析,应该是最近在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中首次对外公开的鹰击63空地导弹莫属。
鹰击63的前身是上世纪80年代以海鹰2B岸舰导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海鹰4岸舰导弹,其最大特点是以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取代海鹰2系列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故在弹腹下有一锥圆形进气口,空气由此进入喷气发动机燃烧室,与航空混合燃料产生推力。在威力不变的情况下导弹重量减少了1/3,但射程却反而增加了1/3。
海鹰2B和海鹰4皆采用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弹长和弹径也相同,均为7.3米和0.78米,弹头同为513公斤半穿甲爆破式,海鹰4全重降至1.7吨,速度0.85马赫,动力航程150公里,有效射程35~135公里,巡航高度70~200米,单发命中率七成。
海鹰4是根据伊拉克封锁波斯湾的要求而研制,但定型后两伊战争已结束,在国内外皆失去市场。为找寻生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自筹资金,以极小的投资将之改良为空地导弹。因为瞄准了中国空军远程空地打击武器的空白,加上科索沃战争的危机感和台海危机刺激,军方需求甚殷大力扶持,终于2002年定型投产,翌年开始小批量装备空军,2004年初步形成作战能力。其第一支部队据说就是在中俄军演最后一天,担任对指挥所进行突击斩首行动的空军某独立团轰6H轰炸机。
鹰击63是中国空军第一种实用战术空地导弹,其最大特征是把单脉冲雷达导引头换装为国内最成熟的电视导引头,尾翼亦由倒Y形改成X型,为适应涡轮喷气发动机更换作涡轮风扇发动机以延长射程,弹腹进气口由锥圆形改为矩形,弹头重量不变但换作爆破杀伤式。在改进过程中研究院把红鸟战略巡航导弹的制导技术嫁接过来,以适应200公里的最大射程,在巡航中段采用惯性加GPS制导,末段采用电视图像制导,目标影像通过弹体前上方的数据链天线传回母机尾部的接收天线,由投弹手根据修正误差把遥控信号传回导弹直至命中目标。

这种防区外发射光电制导空地导弹的载机由轰6系列的新型号担任。轰6H的前身是轰6D空舰导弹母机,后者早在1965年8月开始研制,因受文革影响曾一度停止。
1975年9月受到西沙海战刺激恢复研制,其所用武器也由风雷1空舰导弹变成鹰击6空舰导弹。1981年9月20日一号原型机首飞成功,至1984年初完成各项设备试飞任务,其中导弹系统试验从1982年开始,6月19日首发准确命中目标,1985年底轰6D设计定型。
1985年和1986年,轰6D生产了初期量产型共9架,其中5架在中国海军航空兵担任战术探索任务,另外4架交给了约旦皇家空军,不久便全部神秘失踪。1986年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宣布该机已定型装备解放军部队。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埃及陆续接收多批轰6出口型,并用轰6部件恢复了苏制图16轰炸机战斗力,部份出口型包括轰6DII,它们参加了与利比亚的‘四月战争‘,并炸毁利比亚军两座雷达站,至2000年才全部退役。1978年伊拉克获得4架经埃及转交的轰6DII,配合鹰击6空舰导弹参加油轮袭击战,令美军大型舰只非常忌讳。海湾战争中,它们全部被炸毁在伊拉克塔奎多姆空军基地。
90年代中期为配合鹰击63导弹发展,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把一架轰6D进行改装,拆除了轰炸导航雷达和交联的轰炸瞄准具,加大了机头雷达罩以容纳新的多功能对地攻击大型数字化雷达。同时拆除了已经无用的7门23毫米自卫机炮;增加了新的有源、无源自卫电子干扰系统;并且改用新的翼下挂架用于挂载空地导弹。试飞结果十分顺利,该机的外形特征和最大亮点,是在机尾增加了一个圆形数据链天线罩,用于制导导弹命中目标和接收弹上电视摄影机图像。该原型机于1998年底首飞成功,2002年与配套的鹰击63空地导弹同时定型投产,成为中国空军21世纪第一种具有自己知识产权的远程精确制导杀手锏,取得了零的突破。
去年8月,中俄‘和平使命2005‘实兵演习最后的强制隔离项目中,中方航空兵突击群一架编号40176的轰6H,在上午1l时抵达距目标60公里的预定空域,发射两枚鹰击63电视制导空地导弹,精确地对敌指挥所成功进行斩首行动,揭开了最后一个演习课目中的中俄联合火力打击序幕。
而轰6H和鹰击63的最佳组合,也在首次公开中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其前途未可限量,按照中国的传统必定会向弹族化的方向发展,海鹰4终于得以另外一种方式复活。至于轰6这个已服役30多年的老兵,近年发展衍生型越来越快,也越来越多,也迎来了其服役生涯的第二个春天。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