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8狙击步枪修改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8式狙击步枪是在95式自动步枪架构的增强版,改换了性能更好的重弹和加装了固化燕尾槽导轨,也可以说是SVD的95化无托小口径版本。其造价更加高昂,并开创了世界无托小口径狙击步枪的先河,被TG寄以厚望。虽然88式狙击步枪的表现相对以往的国产枪械来更加出色,但是如果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狙击步枪、精确步枪甚至重枪管自动步枪来对比,其表现实在是乏善可陈。
据说88式狙击步枪+5.8mm重弹的射击精度甚至不能稳胜M16重枪管+MK262的组合。这虽然有些耸人听闻,但是估计国人对TG的此类奇迹已经是见鬼不怪麻木不仁了。
88式狙击步枪的高昂造价中,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无托化大业和新的世界第一而耗费的。这种世界最短最轻却精度最差的狙击步枪也只有TG才会如获至宝并奉为掌上明珠。高度重视‘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外观‘却不肯追求射击精度的最优化,舍本逐末和买椟还珠的典型。有那么多闲钱和工夫还不如用来发展出一个性价比较高的有托枪族呢。
88式狙击步枪为了在先天不足的无托枪上加装导轨,采用了重量最轻却对精度损失最大的方案:拉长并扩大枪机导引架来充当导轨平台。这种做法不但进一步阻碍了枪管在子弹通过时的自由变形,降低了射击精度;而且在枪管上直接承受光学瞄准具或夜视仪的重量,造成了枪管的不必要变形,即便此处强度很高力矩很小;导轨和扩展瞄准具直接承受枪管的剧烈震动和热量传递,对长期精度保持能力不利。
88式狙击步枪下护木的安装方式导致了其两脚架无论是装在枪管上还是下护木上,根本就没有本质区别,实属狙击步枪之大忌。一面大肆吹嘘射击精度是如何的高得不得了、有效射程是如何的远,一面却低调解释两脚架的安装方式对本来就不高的中远距离射击精度影响很有限,自相矛盾不知所云。
88式的扳机从95式的下护木转移到枪管上枪机导引架的下方,消除了扳机的冗余间隙,便于精确控制扳机行程,但是也带来了金属扳机容易从枪管上直接导热的问题。幸好半自动狙击步枪的射击频率较低,该问题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不计。
1、88式的上护盖拆卸问题。
88式狙击步枪上护盖的后半段有一个平台,其右侧开槽,上面开长方孔。它与瞄准具安装导轨无直接关联,只是导轨平台从其中央的长方孔中穿出而已。这样一来,如果不把导轨平台上装好的光学瞄准具拆卸下来就无法拆卸上护盖,无形中提高了光学瞄准具的拆卸频率。这不但加快了导轨的损耗,而且增加了重新调整光学瞄准具的工作量,对战场维护不利。好在作为半自动狙击步枪,88式狙击步枪拆卸上护盖的频率较低。当然如果能把该平台从上护木上分离开来,光学瞄准具和安装平台就不会再受到无谓的连累和损耗了。
2、理想无托狙击步枪的机匣结构
现有机匣+类似Ultimax100的、更短的前伸框架式简易机匣,扩展导轨和枪机导引架转移到前伸机匣上半部,握把、扳机和两脚架安装点转移到前伸机匣下半部,浮置枪管。
以有限增重为代价来交换射击精度的提升,同时全枪重心保持不变。狙击步枪应当有其特有的追求和价值取向,射击精度理应拥有一票否决的权利。
88式精度有限的问题并不能完全拿‘未配备狙击弹‘这个借口来搪塞。就88式狙击步枪当前的架构来看,即便配备了高精度的狙击弹,其表现也不会有突破性的提高。
3、派生空尖纯铅芯重弹的设想
5.8mm重弹的弹头设计博采众长,实现了常规铜被甲钢铅复合弹芯弹头方案的高度优化,也把5.8mm口径的潜能几乎发掘一空。其精工细作的程度也大大高于中国以往大批量生产的轻武器弹药。因此,在现有基础上想要重新开发和生产一款高精度的5.8mm狙击弹,其难度和可行性可想而知。88式狙击步枪的狙击弹药在未来很长时期内,甚至整个服役期间都将完全来自于精选弹。5.8mm重弹的这个替罪羊的角色还要长期扮演下去。

其实还参照美制MK262弹头的做法,用空尖纯铅芯弹头来更换标准重弹弹头,从而派生出空尖纯铅芯重弹。该弹头结构简单,在同等工艺水平下容易实现高精度;密度大体积小,风偏更小;生产成本低而材料成本高;软目标杀伤能力强,但穿甲能力一般。
虽然空尖纯铅芯重弹没有标准重弹穿甲能力超强的卖点,但是其高精度低散布和软目标杀伤能力强的特点还是非常适合用于国内特警和海外维和警察部队的88式狙击步枪以及军队和工厂的校枪工作。
4、为狙击步枪挑选子弹的土办法
在今后若干年内,从矬子里面拔将军的办法将是中国的中小口径狙击枪弹药的唯一出路。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狙击弹药,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有中国特色的狙击步枪。而后者的大量装备也将促成前者继续大行其道,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的权宜之计和无奈之举。
狙击弹必须要有专用枪管来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性能。美国M16A2及其以后型号为了追求较高的射击精度而采用了加重枪管。其枪管缠距其实比M855/SS109弹头的最佳缠距更小,是为了L110曳光弹而刻意改动。当初的这两项改动,现在却为MK262这样的重弹提供了免费的完美舞台。正所谓:有心栽树树不活,无心插柳柳成林。
只有在生产阶段才能有效挑选子弹。
一般成本可以接受的测试项目可能只有:弹头质量、弹头直径暨圆度和发射药质量。如有可能还应增加弹头质心与外形的同轴度简易检测。只有采用分组技术来筛选大批量生产的普通弹药,才能提高组内子弹的一致性和降低散布,尽量满足狙击步枪对精确弹药的需求。
合格弹头质量的筛选按照正态分布的三分法来分组。组内弹头质量差异为原始变化范围的1/3。
筛选用天平式定性不定量测试,用两种标准砝码各称一次,共分三组。最好实施机械化分组。
利用弹性应变仪和标准校验砝码的组合可以一次性完成弹头质量的定性检验和分档挑选,效率和可靠性很高,更容易实施自动化流水作业。
质量中央组的弹头主体通过理想尺寸公差带的通止规综合检测直径暨圆度才有资格成为狙击弹药的弹头。
非接触式的激光幕帘测试弹头特定部位不同角度直径的方法最好,如果其成本能被接受的话。
如有必要,通过此项检测的弹头可以根据质量再细分为两组或三组,组内质量差异将下降到原始变化范围的1/6~1/9.由于通过前两道检验的弹头数量较少,工作量不大。
利用严格的直径暨圆度尺寸或长尾锥/弹尖来进行微动**弹头,利用高速精密电动系统驱动其进行高速旋转,测量附加震动波的幅值以粗略检测质心与外圆的同轴度。
发射药精确计量,人工装药。按发射药批次来分批包装。(劳动密集型人力便宜)
落选弹头用于普通子弹,仍然保持三组分类,分别装配和打包,不得混装。普通弹药也能从精选高精度弹药的过程中受益,至少组内弹头质量波动范围下降2/3。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