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现学现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郎立欣把电动剃须刀递到两人面前说:“你们看这铭牌中的字母,进口货的是O,而这上却是Q。多了条小尾巴,意思就全变了。大部分人发现不了,而外国老看了还不能说侵犯了他的商标权,这就是中国厂商的精明之处!”
于钢恍然大悟地说:“这很容易识破嘛!”
吉蓉却说:“那你为什么没识破?”
“我从没用过电动剃须刀,自然弄不清那上面都写些什么了。”
卓华显得心不在焉,杨秋枫也有点魂不守舍的样子,两人走到一个摊前问价,一把剃须刀价高达一百多元,杨秋枫看看卓华,
卓华心想,这才是第一家,还还价,不行再去别家。就很干脆地说:“五十”
老板也很干脆地说:“十把以上让五元,零售一元不让,。看好了,我这是正宗进口货,不是冒牌的!”
两人碰了钉子,扭头就走。没走多远,刚才向朗立欣推销剃须刀的小伙靠近卓华,拉拉他的胳膊说:“那个老板在宰人啦,其实那种剃须刀只值八十八元,。”说着把一把剃须刀递到他手中。
卓华看盒上的铭牌字母和刚才摊上的果然一样。
杨秋枫凑到卓华耳边轻声说:“看仔细了,别是冒牌货。”
卓华没用过剃须刀,只认得印的的确是英文字母,就很自信地说:“没错,是进口货,想买就和他搞搞价。
杨秋枫说:“高过五十就不买!”
卓华还价说:“太贵了,三十元吧。”
小伙翻翻眼,一把从卓华手中夺过剃须刀说:“要诚心买八十六元卖给你,不诚心买就算了!”
卓华见对方降了价,就说:“我再加十元,再多不要了。”说完也摆出要走的样子。
两人几经讨价还价,以四十元成交。
杨春枫夸奖地说:“看不出你还真行,要是改行做生意,准能发大财!”
卓华被夸得有些飘飘然地说:“你们内地人不知情,这的物价很虚的,谈价时砍一半有时都讨不到便宜。所以要心狠、嘴硬、软磨。这不,少花了几十元钱。不过,我说的可不包括找老公啊!”
杨秋枫呸了一口说:“当心烂舌头!”
于钢三人走到一个电子表挡前,一个女孩很热情地招呼着。听到熟悉的北方口音,于钢停住步,拿起一块黄铜壳的表看着。黄亮的铜壳上有两只触角,两手轻轻一按,两扇翅张开,露出里边的石英表来。虫口是一铜环,穿一黄铜链,金光闪闪。既能当装饰,又很实用,就有点爱不释手地问:“多少钱?”
女孩很老练地说:“别人都是五十,听口音咱们是老乡,按最低价四十元一块。”

于钢看看吉蓉,吉蓉拿过表看看说:“倒是挺好看的!”
郎立欣见于钢不会砍价,就帮着说:“二十元一块吧。”
女孩很客气地说:“我说的已是最低价,再降价老板不答应的。不行你再看看别的表吧。”
郎立欣轻声对于钢说:“有你这样买东西的吗,拿到手里像得到稀世珍宝似的,该降价的都不会降价了。你最好调整一下情绪,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
于钢又拿起一块石英表问:“这块多少钱?”
“一百四,你看英文字母,真正的进口货!”
于钢学着郎立欣的口气说:“七十元!”
女孩笑笑说:“我说的都是最低价,不还价的。”
于钢楞了一下,看了眼朗立欣。郎立欣无可奈何地摊开双手。两人转身刚要走,老板从屋内走出来说:“两位要买表吗?别的挡一定也问过了,我这的价的确是最低的。”
于钢讲价不成,正觉得憋气,不过人家挺热情的招呼了,就不好再走。又回到挡前,拿起那块石英表说:“这块我不讲价了!”
老板两眼立即眯成一条缝。
于钢看了眼朗立欣,挤挤眼说;“不过得搭一块甲壳虫表。”
老板倒也干脆,把两块表包好,递到于钢手中。
于钢捅捅郎立欣说:“看看牌子,别又是冒牌货!”
郎立欣说:“我没玩过表,辨别不清。”
吉蓉说:“看你开心的,别以为占了便宜,我还没听说有谁在这里占过便宜呢!”
于钢反倒大笑起来。
吉蓉奇怪地问:“什么事这么开心?”
于钢止住笑说:“在内地时曾流传过这么一个笑话,说的是六七十年代的一位农民进城卖钟表,几元钱买了只马蹄表尤感不足,竟指着手表说,要搭一块小的。其依据是,乡下人进城卖核桃瓜果,末了买主总要求搭个小的,买大表搭个小表当然也属正当要求。如今却在这里变成了现实,你说可笑不可笑?“三人正说得开心,卓华两人也走了过来,几个人想出去找个饭馆吃饭,那个推销电动剃须刀的小伙又过来兜售。小伙大概只记钱不认人,竟没认出几个人来。于钢高兴之余,想再寻件开心事,就边走边说:”刚才搞价搞到二十四元我都没买,要是你肯卖,就这价我买一把怎么样?“看着小伙子变幻莫测的脸,于钢开心地笑了。
小伙拿出一把剃须刀递到于钢手中说:“我就再做一次赔本生意!”
几个人面面相觑,都像被打楞的鸡似的立在那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