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泊头铸造工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泊头铸造工艺
新华网河北频道2008-01-3017:15:53稿件来源:新华网沧州频道
位于古老的大运河畔的泊头市,前身为交河县,是闻名全国的铸造之乡。过去,曾有“哪里有铸造哪里就有交河人”的说法。泊头以其铸造历史悠久,铸造技术精湛,铸造人员众多闻名国内外。现有56万人的泊头市,从事铸造的人员近六万人,占全部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泊头被誉为铸造名城,大小铸造企业达到七百多家。
有据可查的泊头铸造史可推至一千多年前。上世纪八十年代,泊头市富镇出土了一尊三米高的铁佛立像,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五代十国时期的佛像。
经过千余年的发展和研究,泊头市铸造工艺越来越精巧细致,丰富先进。先是从比较古老的干模铸造,发展到硬模铸造,又发展到金属模铸造;古老的炉具从可以用手推车带着的小型勺炉,到大型撅把炉子,然后到十几米高的冲天炉。
干模工艺又叫泥模铸造。目前为止,在泊头市出土的千年以上的铸造产品,都属于这种铸造工艺。干模工艺分为制作内范、外范、减支、合型浇铸等步骤制作内范是先用黄土或胶泥和成泥,制成要铸造的产品外型。制作外范时,先在内范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蜡油,外面披上一层拌有碎麻头的麻刀泥,厚度视铸件大小而定。待外范晾到一定强度,确定一个分型面,然后用锋利的刀沿分型面切开,刻上记号,把外层麻刀泥与内范脱开。减支是用刀、铲、钩、勺等锋利的工具,将内范表层削去一层,铸件多厚,就削去多后。合型是将外范按刻好的记号复原到内范外面,中间形成型腔,然后将分型面封死,做好浇铸口。
硬模工艺是在干模工艺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半永久性铸型。它的优点是可以一模多型,多模同铸,连续作业。硬模工艺的典型产品是铁锅。干模工艺铸造的铁锅壁厚、粗糙,而硬模工艺铸造的铁锅壁薄、光滑,用起来省柴省时。硬模工艺出现在一百多年前,是由泊头的“秦记铁铺”经无数次实验发明的。它的应用,给铸造业带来巨大的变化。
硬模铸造的关键是制作硬模,行话叫“浆模子”。浆模的原料是炉灰渣、胶泥、麻刀、碳渣、黄泥等。硬模铸造要制作出凸形的下型和凹形的上型,一套模子可以连续作业达二百余次,稍加浆补又可以使用二百余次。
金属模工艺又叫铁模铸造,典型产品是犁镜。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泊头农具社生产的犁镜被国家一级部确定为名牌产品,年产几十万吨专供东北山地使用。它的特点是坚硬而光滑,新犁镜百步出滑不沾土。其原理主要由于它是立茬结晶,灰白口。白口立茬只有金属模工艺才能保证。铸造犁镜的模子是铸出来的,左右两片,一片是平曲面,一片是凹曲面,立式开边,立式浇铸。两片模子经过人工研配后,可作二十几副模子同时使用。泊头犁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停产,犁镜生产成为历史。

泊头铸造是从古老的“打行炉”开始的。顾名思义,行炉就是能够用手推车带着的小型勺炉。原始的泊头铸工,手推着化铁炉走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泊头铸造最初形成基地和产业化生产,是在清朝中期的天津三条石。相对集中的工业生产,为铸造产业的发展繁荣与技术创新带来了契机和条件,泊头铸造由此闻名全国。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泊头出现了铁锅铸造企业;五十年代,随着泊头工业的发展,铸造业从天津转向原产地泊头,泊头铸造开始形成规模,铸件出现多品种、多档次生产,尤其是为国家重点项目配套的成吨重的大铸件生产,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勺炉可小可大,小型勺炉能用车子推着,大的勺炉每小时可以出一吨铁水。勺炉的炉缸是一个勺形的半球体,两侧有轴,后面有一个用于掀动勺炉的长把儿,因此它又叫撅把炉。勺炉的炉体是一个上大下小的圆筒子,内壁用耐火材料砌好,用时放在炉缸的上面,体内放入燃料和铁料。炉体的一侧有一个风眼,风源是特制大风箱,需要两个人拉动。勺炉用的燃料和冲天炉一样,开始是白煤和木炭,后来是焦碳。
勺炉的优点是方便快捷,一天能连续作业八、九个小时,出铁水八、九吨,特别适用于作业面积小,薄壁的铸件,像民用铁锅、炭锅等。
目前,泊头境内使用硬模铸造和勺炉的铸造企业只有一、二家,面临失传的危险。近几年来,泊头市委、市政府虽然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是,由于这种铸造利润微薄,以及受工业产品生产的大环境的影响和推广范围有限,收效并不理想。
铸造业是工业的基础产业。不管工业多么先进发达,都离不开铸造产品的应用。挖掘和保留宝贵的铸造工艺,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