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传国玉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去大厅的路上,宋扬就猜到孙策今天来的目的,定时用玉玺借兵,让他拿下江东,恐怕自己没好日子过了,但现在既然来了,就只能见招拆招了。
史书上记载孙策格特质奉母至孝,个性豁达,爱说笑话,喜好结交天下英雄豪杰。外型特征容貌俊美,打起仗来勇猛无比。性宽弘雅量,豁达大度,勇力绝人,知兵善战。广用人材,善于接纳降将、降卒。从小就跟随父亲四处征战,十七岁即丧父,但冷静地以仇人黃祖换回父亲的尸体安葬。父坚死后,往淮南投袁术,后以传国玉玺作抵押向袁术借得孙坚的旧部三千,一举荡平东南,威震三江,曾经挟死一将、喝死一将,更曾于神亭单枪匹马与名将太史慈酣战数百合,素有「江东小霸王」之称,与东吴儒将周瑜同娶江东国色大、小乔,爵吴侯,封讨逆将军领会稽太守,暗有北争中原之志;操惮其强,与之结亲以安其心。后行猎时为许贡门人所刺,又斩杀道士于吉而受其诅咒,伤重而亡,寿仅二十六岁。
不过自己就曾认为,如果孙策不死,三国的历史绝对要改写了,以他的雄才伟略,击败刘表,活捉刘璋,平定袁术,北拒曹操。那是不在话下啊,到时候“三国演义”就要变成“南北朝演义”了。孙策作战极其勇猛,每战都冲在最前面,身先士卒,难怪小小年纪就能打下江东六郡。不过这也成为后人对他的诟病,“你一个主帅打仗冲那么前干嘛,有病啊?”不过我却很欣赏他这种个性,要知道打仗就是打士气,哪边士气高,哪边的将士不怕死,哪边胜利的概率就要大,试想,如果你是孙策的士兵,你的主帅都冲在最前面,你有什么理由怕死?!你有什么理由不为他效死命?!要知道,一个主帅冲在一线对士气能起相当大的鼓舞。有这样的主帅,难怪吴军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来到大厅,几句客道话后,孙策说道:“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策老母家小,皆在曲阿,必将被害。策敢向兄长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兄长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
就知道他会这样说,可自己还是没什么办法,鲁肃在庐江,郭嘉,徐庶都不在,自己看来要自己搞定了,按理来说,借兵并不是不和情理,而且那个宝贝又可以当成抵押,虽然自己没有野心,可是能还给朝廷也是不错的选择,搞不好还能再给自己升上几级。
但匹夫无罪怀璧其责啊,孙坚当年要不是因为这个会那么早死吗?这东西在自己手上就算自己没有想造反的想法,但也让自己成了众矢之的,况且要是为孙家复仇的话,自己只有损失而没有什么利益。
但现在得罪孙策对自己也没什么什么好处,何况自己正好没什么理由和刘繇开战,并且江东还有好多问题,自己就算打下,也要修养几年,唉,就借他吧,老天,希望此次决定是正确的,想到这,宋扬说道:“不知伯符需要多少兵马,今借给你二千兵马,一年粮草不知够不够。”
孙策一听,大为感激,忙说:“足够了,足够了。”边说边由怀中掏出一个红缎包裹,说:“那么,请把此物收下。”
宋扬大吃一惊,难道这包裹中放的就是……
待包袱被打开,里面果然就是和氏之璧。这是把整个一块玉石雕成了印章,通体都是乳白色,晶莹剔透,没有一点瑕疵,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芒。体积确是不大,不过是六寸见方,上面的字据传说是“受命于天,纪寿永昌”八个字,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一个角落,有一块黄金修补在那里,据说应该是西汉末年王太后用玉玺砸王莽的时候摔坏的。印章的上面雕了一条盘龙,虽然不过几寸的地方,却也可以雕的活灵活现,果然是古代艺术的最高代表。
宋扬这边正醉心于这精美的艺术品,片刻之间,已然痴了,还是孙策在一边干咳一声,才将他唤回现实之中。见众人都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才说:“兄长,这就是我用来抵押的东西了,这个东西——不说也罢,以后不会有任何在您这里的风声的,今后就由兄长保管了。”

宋扬见到这个东西,心里就在不住的翻腾,这可真是好东西啊,有了他可以人望加一百——当然这是在游戏里的体现,不过确实在古代来说,能拿到传国玉玺的人就基本上被认为是天下理所当然的统治者了。但如果没有这个东西的话,也不会把孙坚害死,自己如果留下它,那是福是祸就只有老天知道了。
与其留这个东西,还不如和孙策好好的套套交情,这是宋扬最直接的想法,恐怕和孙策处的好,会对将来争霸天下的过程起到莫大的助益。于是宋扬道:“伯符太客气了,这些兵马就当我送给你的,连还都不必了,还用什么质物呢。”
孙策一听,忙说:“兄长是信不过了,大丈夫一言九鼎,请兄长收下此物。”周瑜也赶紧说道:“大哥说得对,兄长请收下。”宋扬见孙策真诚,只好收下此物,乃说道:“以后我们就是盟友了,大家互相帮助吧。”孙策说道:“兄长放心,我们孙家以兄长马首是瞻。”
“哈,伯符真有乃父之风啊。”
孙策和周瑜走后,宋扬已经请人把鲁肃从庐江请来,而郭嘉,徐庶现在也不在城中,也请把他们找回,说有紧急会议。
三日后,鲁肃,郭嘉,徐庶,刘晔和宋扬五人在大厅中,鲁肃首先出列,“大哥,你此事做错了,孙策,人中之龙,现在江东必是此人囊中之物了,破坏了我们当初以江东为老家的决策。”
宋扬笑道:“子敬,你和公瑾不是好友吗?”
鲁肃急道:“私情怎可和公事相提呢?”
徐庶也出列道:“鲁将军所说甚是,我军将三面对敌。”刘晔也附和着,宋扬看了看郭嘉,郭嘉开来没说话的意思,宋扬笑道:“诸公认为孙策何人也?”
刘晔抢答道:“人中之龙,霸王转世。”
宋扬笑道:“奉孝,你该说话了吧,我的军师可不是来摆设的。”
“我观孙策此人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此话一出,其他三人不由一惊,宋扬虽早知道答案,还是一笑,其实自己在前世时候就有疑问。
如果有留意的话,评孙策必死於匹夫之手的时候正正是官渡战争时期,假如袁孙结合,曹操的境况不想而知,但是在曹操众谋士担心之际,郭嘉就大言不渐地说:〔策新拼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於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於匹夫之手--三国郭嘉传〕,裴松之认为孙策之死是偶然的事件,但是时间上其实是在几个月内的事情,真是会那麼巧合吗?如果以阴谋论的话,这三个刺客是郭嘉他派去的吧!如果不以阴谋论的话,郭嘉连江东各军伐与食客关系都十分清楚,甚至连孙策在江东一举一动都十分明了,可见其八足之爪是多麼令人生畏哦!而孙策将渡江袭许都,曹操一众只有众闻皆惧.唯独独郭嘉胸有成竹一早获得先机!这是否郭嘉一早就意识到留意著孙策的能力呢?是否在官渡战争未发生之前已早著先机呢?这不可不叹他的先见之明之高当代无出其右!
郭嘉继续说道:“主公此举有弊也有利,弊端就是我军要从新确定发展路线,利端就是有个孙策这个强大的盟友,而且江东也有几大问题,首先要和刘繇开战,我们和他关系还不错,没理由,其次就是江东士族势力强大,不处理好,恐怕会后院起火,最好是打下江东后,无疑要面对山越,如何处理和他们的关系也一大问题,所以主公这样做,只是把问题踢给了孙策而已,而给他的二千士兵不过是当初庐江和豫章的降卒,没什么战斗力,损失他们对于我军并没大碍。”
“哈哈哈,知我者奉孝也,大家回去准备吧,我们也要出兵和袁术开战了。”希望这次自己做的选择是对的,孙策周瑜,我这个人情你可不好还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