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诸侯的动向(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孙坚和刘备的疯狂扩张,刘表就倒霉得多了,领地足足缩水了一半。
在长江以南的众多诸侯中,势力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他了。可惜,他一直不怎么重视军队的发展,现在果然吃到了苦头。不仅丢掉了荆州南部,北边的地盘也被袁术蚕食了不少。
其实,也不能都怪刘表,他的内政能力还是很强的,可惜,领地中有孙坚和袁术这两个强人。
好在孙坚把发展重心转移到了扬州,又有刘鹞帮他镇守衡阳,刘表才有了喘息的机会。只面对袁术的攻击,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毕竟,他是倾一州之力来对付只有两个郡的袁术,虽然他已经陷落了一半的地盘,可瘦死的骆驼还是比马大。
一直窝在蜀中的刘焉看到天下大乱,也有些蠢蠢欲动了。他本来就有不臣之心,想要代皇帝而取之,所以才会远离洛阳,来到西汉龙兴之地的蜀中,妄图有一天能够执掌天下。可惜,他的年龄实在是太老了。
荆州的大乱让他看到了一丝曙光,他一面调动军队,一面派遣使者,希望能借帮助同宗的机会在益州之外建立一块根据地,为打天下做基础。
对于刘焉的野心,皇室中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所以,刘焉的信使来敏才抵达襄阳,刘鹞的信也到了刘表面前的几案上,信中只有一句话,切莫开门楫盗。
刘表已经渐渐摆脱了自己的困境,他的智商比起刘鹞来,也是只高不低。很客气得请来敏在襄阳畅游了十多日,才热情的送走了他。
来敏的无功而返让刘焉对自己的兄弟们是破口大骂,消气之后,才找来了蜀中的两员虎将严颜和张任。军队都已经集结完毕,不可能一直驻扎在成都城外啊。
张任和严颜虽然同殿为臣,却各自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张任自然是想带兵出征,获得军功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影响,而严颜却认为时机不对,应该安守益州,以待天时。
刘焉不必说就是倾向于张任,岁月不饶人,他可没那么多时间等了,既然东面不好进军,那就北上好了,汉中太守张鲁据兵独立,一直都是刘焉的眼中钉,正好借这个机会把他收拾掉。
听完两个人的意见,刘焉立刻做了决定,以严颜守益州,张任带步卒五万进攻汉中,益州多山,骑兵无法展开,只能用步兵。
以张任的计划,就是兵分两路,一路四万由梓潼郡北上攻击定军山,是为主力。一路兵出武都,顺流而下,拿下沔阳,再袭定军山后,则定军山可下。拿下定军山,汉中就成为俎上鱼肉了。
张鲁的祖父张陵创建了五斗米教后,张家在汉中就成了第一世家,很得汉中民心。而且,汉中富庶,是益州闻名的大郡,既有钱,又有人,自张鲁当了太守之后,张家声望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汉中也被他经营得像铁桶一般。刘焉现在才想来啃这块硬骨头,仗可就难打多了。
南方打得四处开花,北边也十分热闹。
袁绍在休整半年之后,听从了审配的建议,再次兴兵,准备攻打公孙范。
这次出兵,以张邰、高览为大将,郭图、许攸为谋士,领骑兵三万、步兵五万,浩浩荡荡杀向了右北平。
公孙范虽然没有他的哥哥那般勇武,却还通些谋略,见袁绍军来势汹汹,干脆偕老带幼,弃了右北平,经辽西坐船,逃向了辽东。
袁绍军无船,被公孙范这么一逃,只能由陆路奔袭千里,去攻打辽东郡的治所襄平。这样一来,正好中了公孙范的疲兵之计,一路上,小股小股的敌军不停地骚扰袁绍军的军队,白天偷袭后队粮草,夜晚就骚扰敌军大营。
袁绍军一路拖沓,到了昌黎就完全成了强弩之末,想攻下昌黎城可难比登天。在许攸的建议下,张邰、高览只好在昌黎城外五十里安营扎寨,各带五千骑兵开始往回肃清一路上的顽寇。若连后勤都不能保证,那此战必败无疑。
好在有审配和许攸出谋划策,张邰、高览以粮草为诱饵,一举打垮了公孙范五千多人的偷袭,后方的运输才回复正常。
不过,幽州范围极广,公孙范又一直避免与敌人主力交火,所以,只要袁绍军一来,他就带着幽州仅剩的四万人马往东逃去。辽东郡以东是乐浪、带方等地遍部山岭,往中里一躲,袁绍军根本无从追起。让领军的两将懊恼不已。

好在两人只用了一个多月就占领了右北平到辽东之间的五个郡,伤亡也不足五千,可谓大胜而归了。袁绍好大喜功之人,重重封赏了四人,就开始目中无人起来,认为天下间已经没有什么人能跟他抗衡了。
于是,幽、冀两州就满足不了袁绍的胃口了。他召集起手下重要的文武才俊二十多人,开始商量起下一步的进军计划。
辛评给了他一个建议,就是向南,攻打关纯、耿武两人,把他们占领的三郡也打下来,这样他们才能占领冀州全境,也才能占据黄河天险。
许攸听完辛评的计策,立刻跳了出来,说道:“明公万万不可听信辛仲治之言,现在关纯、耿武两人跟洛阳往来密切,若我们贸然发兵,明公辛辛苦苦得来的名望可就要毁于一旦了。”
袁绍是非常爱惜自己羽毛的人,本来还想要出兵南下呢,现在却又犹豫起来:“那你们说说该出兵哪里?”
许攸收了关、耿两人一大笔巨款,若不帮他们说几句话,免不了要被二人记恨。他自己失信于人倒不在意,就怕自己跟他们往来的书信暴露出来,到时候自己可百口莫辩了。
审配不欲他们出尽风头,抢过两个人的话头,说道:“俗话说,攘外必先安内,我觉得主公还是先打下广平三郡合适。我有一计,定可堵住天下之口,让主公名正言顺的得到整个冀州。”
他这一说,所有的谋士们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暗恨自己没有抢先说出来。然而袁绍等一干武将却仍不明所以,他立刻问道:“正南有何妙计,快快道来。”
“主公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到洛阳上表,让皇上封主公为冀州牧,如此,就名正言顺了。”
“好!果然是妙计。你看谁可为使啊?”袁绍高兴得抚掌大笑道。
审配略一思索,说道:“逢纪逢元图可以为使。”逢纪可是袁绍面前的第一号红人,谋取冀州的计策就是他给袁绍出的。审配嫉妒他很久了,现在正好可以把他调离袁绍的身边。
审配这一说,郭图、辛毗等人也都出列说道:“逢纪之能可轻松完成使命。”
雪中送炭的人很少,可落井下石的事情没有人不会干的,这几个人一撺掇,逢纪出使就成板上钉钉的事了。
袁绍听了众人的推荐,转头看向逢纪,问道:“元图可愿担此重任?”
逢纪在心里已经把审配等人的祖孙三代骂了个遍,可表面上却大义凛然的说:“逢纪愿为主公分忧。”
不是逢纪不想去,现在虽然还都洛阳了,可明眼人都清楚洛阳依然在吕布的掌控之下,而且王允、刘虞也在明争暗斗,皇帝虽然年幼,却也不糊涂。想在这几方势力之中为袁绍求得州牧的职位可不容易啊。
看到逢纪答应下来,审配、郭图、辛毗等人又一哄而上,你一言我一语得吹捧起了袁绍和逢纪,仿佛袁绍已经得了州牧之位一样。
耿武和关纯自占领了广平等三郡,就一直担心袁绍前来攻击,所以一面招兵买马,加强防御,一面派人四处求助。而洛阳就是他们最好的求助对象。
不过,洛阳对待他们却明显是两种态度。以王允为首的一派,自然希望袁绍能强大起来,能够牵制一下吕布,最起码要他把马腾和张济这尽十万大军撤回关内。而以刘虞为首的一派,一是知道袁绍的野心,有他们牵制一下袁绍也不失为暂时的计策,二又不愿王允得到袁绍的支持,更何况,吕布现在也是皇亲国戚了,而且他也没什么对皇上不利的举动,还一再的示好。最重要的是现在洛阳各派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若袁绍参与进来,势必要重新洗牌,这才是他们不愿看到的局面。
耿、关两人也向吕布发出过求救信,不过,吕布却没有答复他们,只是把信转给了司马徽,由他全权处理。
司马徽知道吕布对冀州的期望,而这恰恰是最好的切入点,以援救他们两人的借口来出兵冀州,这可是最好的方法了。不过,在袁绍没有进攻之前,他也选择了沉没。
这个时候,唯一安分的,就是塞外的少数民族了。无论是鲜卑还是匈奴,现在都格外的安静,这在粮食丰收的季节可是很少见的局面。不过,没有来骚扰可是好事,无论是吕布、袁绍还有公孙范,都希望他们安静一些,以方便他们的行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