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琴诗相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邕知道吕布不会再说什么有用的东西了,也看出来今天他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了,只好命人去请小姐出来了。
不是吕布和蔡邕在这里扯皮。
在董卓的太师府里,董卓此时正在跟李儒大发脾气:“哼,本太师已经权倾朝野,还有什么做不得?你不要再说了,赶快去办,长安城现在有四、五十万人,即使不征召二十万,也要征召出十万人。剩下的就派军队去吧,在长安留下正么多军队也没什么用,就拨出一半去吧。一定要在一年内把堳坞给我建好。”
李儒没有办法,只好鞠躬退了出去。
董氏宗族都到长安之后,全住进了太师府中,每日欺男霸女、偷鸡摸狗,无恶不作。把太师府弄得乌烟瘴气。因此,董旻就向董卓建议,在离长安二百五十里的地方建一座跟长安一样大的城池,让董氏一族全部移居其中。
这么浩大的工程要在一年内完成,最少需要二十万人。可长安城根本找不出这么多民夫啊,好在现在驻扎在长安周围的西凉军有二十万人,抽调出十万也没什么大碍。
吕布这边,等了好一会儿,蔡琰才慢慢的走了出来。先向着她的父亲盈盈一拜,接着才向吕布施了一礼。
蔡琰一身淡黄色衣裙,外面是一件雪白色的小皮坎肩,清秀的瓜子脸,纤细的娥眉下,一双清冷深邃的明眸让人不敢直视,生怕褒渎了她。
而第一次看到她的人,往往会忽视掉她的容貌,沉醉在她出尘的气质中。
其实蔡琰的容貌跟刘坚是不相上下的,不过她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却总能让人深陷其中,想要得到她,任自己赏玩。
吕布很快就从蔡琰带给他的震撼中清醒过来。站起身,施了个礼,向她说道:“蔡小姐好,今日一见,真是惊为天人。布一时忘形,还望勿怪。”
从砂仁魔王的口中说出这么一句话,特别是惊为天人四字,实在是让蔡琰有些意外。不过上次已经见到他的诗了,也没有多说什么话,只是礼貌的笑了一下。
蔡嫣很清楚父亲叫自己出来的目的,不外乎色诱吕布。不过,她可没那么伟大。虽然挺欣赏那首诗,可是不是他作的还难说呢。要是他真的那么有才华,那自己倒是可以跟他谈论一下诗词,别的是绝对办不到的,他的名声实在是太坏了。
蔡邕的想法也是一样,他也不放心吕布,所以才只在花厅里招呼吕布。女儿一出来,他先站到了两个人的中间,谁知道吕布会不会做出什么禽兽行径来。看到女儿也不回答吕布的话,他只好开了口:“将军,您想跟小女讨论诗词,还是音律?”
这下可问倒了吕布,他虽然知道不少古诗词,可要是讨论起来,可就什么都说不出来了。音律他就更陌生了,流行歌曲他倒略知一二,可古音律,什么宫、觞、角、徵、羽,他完全不明白的。于是只好说道:“听说蔡大人圆中种了不少梅花,不如就赏梅吧,如何?”
既然客人提出来了,蔡邕也不好反驳。而且梅花是他的最爱,就欣然同意了下来。当先引着吕布向花园走去,蔡琰也不言语,只是跟在他们身后两、三步外。
蔡府的后园并不大,不过收拾得却十分漂亮。园子的左边是一个水塘,水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积雪覆盖在上面,白茫茫的一片。在右边,就是花圃了,数十支形状各异的腊梅在寒风中铮铮而立,在白雪中格外美丽。
三人在园中转了片刻,吕布就发现蔡琰的俏脸已经冻得通红了,红红的秀颜,让她又多了几分娇媚,吕布看得呆了起来。发现吕布在偷看自己,蔡琰连忙一个转身,隔断了他的视线。
吕布这才回过神来,看到蔡邕还在赏梅,就开口道:“蔡大人,我们不如到那草庐中温上一壶酒,围炉赏梅,再以梅为题作诗,如何?”
这句话正中蔡邕下怀,最近这段时间,每日里只顾着忧思国事,确实也想放松放松心情了。原本想借机离开的蔡琰听到吕布打算作诗了,也就好奇的留了下来。
叫下人把酒菜放进里草炉,三个人围案而坐,蔡琰就当先说道:“将军既提议作诗,您就先作一首吧。”让你眼睛乱看,若作不出来,看你如何收场。
面对蔡琰的报复,吕布也不在意,微微一笑,喝了一盏温酒,去了身上的寒,又望了片刻远处的梅花,才在蔡琰的催促下,开了口:“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这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忆梅,是吕布思索了半天,才想出来的。
“好诗,好诗。”蔡邕听罢,立刻抚掌叫好,接着才重重叹了口气,道:“好一个定定住天涯,好一个定定住天涯啊。”说罢,望着傲骨铮铮的梅花,不禁潸然泪下。

吕布心道:这老家伙,又开始了,不知道这算不算苦肉计呢?多累啊,直接用美人计不得了。心里这么想,嘴上却劝道:“蔡大人何必如此,相信您很快就能回洛阳了。”
蔡琰沉浸在刚才的诗中,正感叹间,却发现自己的父亲哭了起来,也劝解道:“父亲别哭了,朗朗乾坤之下,总会有正义之士为皇上分忧解难的。”
你安慰你的父亲,可干吗看着我说这句话啊?吕布郁闷的想着,你们又给不了我什么好处,又想马儿跑,还想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好的事?吕布也玩儿起了推手:“蔡小姐说的是啊,总会有英勇之士为国出力的,大人不需伤心,慢慢等就好了。”
蔡邕并没有像吕布想的那样不堪,他可没那么多心眼。拿袖子擦了一下脸,喝了口酒压抑了一下心情,才说道:“老夫失态,让将军见笑了。将军的诗果然好啊,老夫真是望尘莫及啊。”
“大人太谦虚了,不如让小姐作上一首吧,在洛阳的时候就听过小姐的大名了,实在是倾慕已久啊。”吕布不理会蔡邕的恭维,他就是为蔡琰而来的,可这老头却赖着不走,让自己那么多情诗说不出口。
蔡琰略微一笑,道:“小女子的诗跟将军一比,就如萤虫之光与皓月相争。就不拿来献丑了。不如我为将军抚琴一曲,如何?”
“好啊,蔡小姐的琴艺可是天下一绝啊。怎么能错过呢?”吕布知道她在音律上是更加精通的,就小小的拍了个马屁。
听到他夸张的奉承,蔡琰俏脸微红,轻声道:“想军说笑了,小女子哪有如此本领呀。”说完。就叫来隔壁屋中的丫鬟,吩咐她去拿自己的凤尾琴了。
蔡琰不愧为抚琴高手,琴声初时委婉连绵,有如山泉蜿蜒而来,缓缓流淌。接着升腾跌宕,步步高昂,舒缓又起伏,恬静而激荡。
吕布虽不懂琴,却也听得如痴如醉,琴声停下了好久,才说道:“昔日孔子曾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今天听了蔡小姐的琴,才深感其言之真。果然是天下第一琴啊。”
“将军谬赞了,蔡琰不过将心情融入琴声,音由心生,若将军略通音律,更胜琰十倍了。”蔡琰被他一夸,双眼立刻弯成了月牙。
这一刻,两人都把蔡邕忘到了一边,仿佛知己一般,谈论起来。蔡邕此时也刚从女儿的琴声中走出来。虽然她的琴是自己教出来的,可自己还真没有这样的悟性,真弹不出这样的琴声呢。感慨之间,倒也没有留意良人的对话。
“秦筝吐绝调,玉柱扬清曲,弦依高和断,声随妙指续。徒闻音绕梁,宁知颜如玉。”吕布沉思片刻,搜肠刮肚,又吟出了一首描写琴声的诗句。立刻博得了蔡琰的欢欣,她笑着低吟了一遍,才钦佩的说道:“将军果然才华无双,片刻之间,就成诗一首,能教教蔡琰吗?”
“蔡小姐,这可不敢当,我们可以互相谈论,互相学习嘛。大家共同进步。”吕布心里激动起来,连忙说道。
“好,那将军可要记得哦。”蔡琰十分高兴吕布的谦逊,她也没想过让吕布当自己的老师,刚才也只不过有感而发罢了。
“布会经常来向小姐讨教的,只要不打扰小姐就好。”吕布也打蛇随棍上,相信来不了几回,就该讨论到床上了吧,嘿嘿。
蔡邕听了两人的对话大吃一惊,天,这还了得,让他来讨论,那还不是羊入虎口,有心劝阻,可两人话已出口。只好连忙说道:“将军,今日就到这里吧,小女耐不得风寒,还是改日再叙吧。”
吕布见好就收,反正目的已经达到,以后专挑蔡老头不在的时候来,看你怎么管。于是也站起身,向着蔡琰行了一礼,才说道:“既如此,小姐还是早些回房吧。布改日再来跟小姐讨论诗词吧。”
“好,那将军慢走,蔡琰就不送了。”蔡琰回了一礼,有些不舍,可自己父亲已经开了口,只好如此了。
“小姐留步。”吕布的君子风范作到了家,让蔡邕也无华可说。
其实,蔡琰也只是欣赏他的才华而已,还没有到男女间的喜欢,不过,即便如此,也令吕布兴奋异常了。
出了蔡府,他也不回家了,直接向城外飞驰而去。趁着高兴,去看看自己的军队训练的怎么样了。
(这章好难写,估计下一章要到12点左右了,等不到的朋友们明天再看下一章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