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单福、周瑜斗智(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次说道,关羽在关家庄园收了义子关平之后,休息一夜。第二日,便率领着大军向着江夏城进发了,他根本就不知道此时的江夏城将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和他手下的将士。但是在他看来,江夏城不久之前还在刘表军的控制之下,那江夏的百姓应该是向着自己这一方的,而且,现在孙策的大军正出征在外,自己应该能够很轻松的就能够夺下江夏城,毕竟天时,人和全部都站在自己这一面。而且由于他自身的傲气,也使得他不屑于去侦察一些江夏城现在的情况,在他看来,整个江夏城现在都在自己的脑子里面装着呢,就是孙策大军全在都根本就不用再去侦察什么,何况现在孙策大军还不在。所以关羽只是例行公式似的每天放出斥候去侦察一下周围以防被孙策军发现,却没有让人去深入百姓中了解一些情况,只是害怕行踪暴露,更何况他们大军还是走的小路,基本上就不会遇到多少百姓,只是能够偶尔的碰到几个打猎的或者采药的山民,就这些人也都被关羽大度的暂时扣留在了军中一会之后,问了问每个人自己的情况,当确定他们都是些土生土长的江夏本地人之后,就放走了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在他的眼中是无害的。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些山民在离开了自己的大营之后,竟然是直接去了江夏城的郡守府,将其部队的行踪通报给了正在江夏等候关羽前来的周瑜了。原来,由于以前的黄祖出任江夏太守的时候,对于江夏的百姓那是简直是要将他们的家底都要掏光。百姓们对其是恨之入骨,连带着也就将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的刘表也就恨上了。而关羽的部队现在打的正是刘表的旗号,江夏的百姓对他们当然是没有什么好感。更何况,自从孙策率军攻占了江夏,不仅是将以前的一切苛捐杂税全部取消,而且还将黄祖搜刮了多年的民脂民膏拿出了一部分分给了江夏城的百姓们,百姓自然是对孙策感恩待德,希望孙策能够永远的留在江夏,当然对于关羽军队的信息自然是毫无保留的告诉了周瑜。
再说现在正端坐在江夏城郡守府中的周瑜正在那里看着侯麟手下的情报机构送来的情报,原来侯麟在交州之战中发现了情报的重要,而现在整个江东的情报机构全部都在自己的手中,于是侯麟就派遣了几个自己的得力助手以谭福生(谭彬,字福生)为首来到了荆州以帮助孙策和周瑜。而侯麟送来的这样一份礼物更是让周瑜喜出望外。因为现在在刘备军中就有着他非常想知道,但是自己却碍于手中的情报力量而不知道的事情。而就在谭福生来到荆州之后,周瑜立刻就着手让他们去调查那个神秘的单福到底是什么来历去了。结果不到半天时间,谭福生就将那单福的情报递到了周瑜的面前。让周瑜不禁对侯麟手中的情报力量羡慕不已。其实按照以前谭福生等人收集这样一份情报至少是需要三天,但是自从侯麟入住江东的情报机构之后,对原来的收集速度非常的不满,在孙策的默许之下,对情报机构进行了整编。将以前非常笼统的情报机构分成了两个部门,一个负责对外的军事情报侦察,一个负责平时对于的情报搜索。而侯麟还特意根据自己的记忆将历史上的一些名人的名字等情况写了出来,并且吩咐手下对于这些人认真侦察,而单福就是其中之一,那谭福生也正是这个任务的负责人之一,所以才能这么快的将情报送到周瑜的手中。
单福,本名徐庶出生于汉灵帝建宁年间。徐庶在少年时代的时候,非常敬慕那些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武林侠士,所以他曾经矢志要做一名顶天立地的大侠。而为了实现他自己的这样一个宏伟的愿望,自幼就四处拜师学艺,苦练武功,并且四处结交同道的侠友,探讨切磋各个流派的艺技。待学有所成之后,徐庶便游历四方,做一些除暴安良、扶危济困的侠行善举。因此很快就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少年侠士。
东汉灵帝中平末年,徐庶的一位朋友因为与当地的一家豪门恶霸结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那人在万般无奈之际,只好去请那有名的少侠徐庶为其报仇雪恨。而徐庶也是热血青年,非常痛快的就接受朋友的请求。之后,他以白色垩(音-)泥涂抹在自己的面孔之上,只身闯入了恶霸的家中,一剑就刺死了那个仗势欺人、为害一方的恶徒。但是就在徐庶正要离去的时候,却非常不幸的被闻讯赶来的大批官差包围了起来。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失手被擒,虽然之后官府对徐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但是徐庶出于江湖上的道义,以及义气,始终不肯说出事情真象。而且徐庶又害怕因为这件事情株连到自己的母亲,所以尽管他受尽了酷刑,终究是不肯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以至于官府实在是没有办法,让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的立柱上,带着他击鼓游街,要当地的老百姓前来辩认他的身份。而老百姓也是感于徐庶的行侠仗义,并且是为地除去了一霸,所以并没有人出面指认徐庶。致使官府最终也是无可奈何,后来徐庶经过朋友的上下打点,费尽了周折,最终才将其营救出狱。

而正是这次事件,在徐庶的思想上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他认识到了仅靠着自己的力量,是完全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的,更不可能诛尽天下的害人虫。在审时度势之下,徐庶又见到东汉王朝已经是日趋腐朽,而且诸侯割据,到处烽烟四起,于是下决心弃武从文,掌握一身治国用兵的本领,以求最后造福于天下苍生。所以自此以后,徐庶就告别了他曾经的武林诸友,摒弃了刀枪剑戟,潜心读书求学。而在徐庶刚进学馆的时候,同窗们得知他曾经是以武犯禁,所以都不愿意与他来往。但是徐庶却对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之中。正是由于他的学习勤奋,天资聪颖,所以学习进步很快。在加上他为人忠厚诚恳,豁达大度,很快徐庶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谅解。而在徐庶学馆求学期间,他与同郡的石韬、石广元志趣相投,并且两人还成为了亲密无间的好友。
汉献帝初平年间,因为汉室衰微,悍臣专政,中原大地群雄并起,混战连绵。徐庶、石韬为了躲避战乱,两人商议之后,决定举家南迁到了荆州地区。而在荆州的时候,徐庶更是结识了同样客居在此地的崔州平、孟公威和诸葛亮、庞统等人。在与诸葛亮的交往中,徐庶为诸葛亮渊博的学识、超人的见解、对时局敏锐的观察判断力和独到的治国用兵之术所倾倒。诸葛亮也对徐庶出众的才学,高尚的人品而敬仰。两人来往频繁,推心置腹地畅谈天下大势,品评当时豪杰,探讨治国用兵之道。徐庶对诸葛亮以春秋名相管仲、战国名将乐毅自喻,深信不疑。
而在徐庶客居荆州的时候,荆州牧刘表曾经多次要礼聘徐庶出仕。但是徐庶观刘表其人,认为刘表虽然号称皇室宗胄,颇有礼贤下士之名,但是骨子里面却是优柔寡断,知善不能举,知恶不能去,只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所以徐庶就坚辞不就。而就在已经是在中原地区战败,所以才来投靠刘表的刘备到荆州之后,由于刘表对刘备心怀疑惧,所以一度让刘备屯兵在新野替自己抵挡曹操。而就是在这时徐庶通过观察,发现了刘备胸怀大志,而且才略过人,并且能够善待自己的部属,素有人望。于是就在刘备奉命前往江夏攻打孙策的时候拜见了刘备。因为刘备正刻意结交荆襄一带的有识之士,所以对于化名为单福的徐庶毫不排斥,并且通过和徐庶的说话之中,发现了他的不凡,还任命了徐庶为军师。现在的刘备可以说是非常的器重徐庶的才干和人品,把他留在营中并委以重任,让他参与整顿军事,训练士卒。而且在前一段时间苏飞的惨败就是他一手策划的,如果不是刘备军对于情报的收集不利,以至于其并没有对甘宁进行特别的安排,要不然恐怕就是甘宁也会栽倒在他的手上。
看着自己手上的这样一份关于徐庶的情报,周瑜在心里除了再次对于侯麟手中情报力量的强大而心生感慨之余,不过周瑜却没有因为侯麟手上情报力量的强大而妒嫉侯麟,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交往他可以说是非常了解侯麟的为人,况且当初那样的一个情报机构放到谁手里,谁都会觉得头疼,但是侯麟却偏偏将其整治的如此强悍,也让周瑜对侯麟有了几分敬意,(当然这件事情周瑜是不可能让侯麟知道的,要不然,到时候,侯麟还不知道会高兴成什么样呢)因为他明白就是自己去做,也绝对不会比侯麟做的好,并且他相信就是孙策恐怕也是和他的想法是一样的。而且周瑜通过对于徐庶资料的研究,还对上面记载的几个名字非常的感兴趣,既然徐庶都已经让自己觉得棘手了,那么像诸葛亮,庞统,崔州平,孟公威,石广元这几个人又会怎么样呢?尤其是对于那个以春秋名相管仲、战国名将乐毅自喻,而且还被徐庶十分认同的诸葛亮,他更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