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激战刘繇(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路的战斗进行的非常顺利,孙策率军先是在梅陵(今安徽南陵县)击败刘繇别将樊能,这一战中,孙策再次身先士卒,奋勇向前,第一个站在了梅陵城头,不过显然,侯麟和周瑜虽然非常赞赏孙策的勇敢,但是毕竟孙策将来是要做一地之主的,但是如果孙策将来一直如此,刀箭无眼,难免他以后不会遭到不测.所以战后,两人急切的劝说孙策以后能够有所注意,但是他们也发现孙策非常明显的没有听进去分毫.接着孙策大军按照计划转兵攻占了湖孰(今江苏江宁县南湖熟镇)、江乘(今江苏句容县北)两地。然后,大军在江乘进行整顿,准备日后到曲阿攻打刘繇。
而在整顿的时候,孙策也发现了他当初听从侯麟和张纮的建议,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军令是多么的明智了.一开始,江东的百姓们在听到孙郎兵到之后,都感到胆战心惊,魂消魄散,纷纷避之不迭,而以前江东的那些地方官长们也有很多人丢弃了城池,窜伏草莽之中,当起了流寇。不过随着战事的进行,百姓们渐渐发现,孙策大军所到之处,军士们都能严格的遵守将令,并且畏惧于军法官张纮的严厉惩罚,不敢掳掠百姓,鸡犬菜茹,都秋毫无犯。所以,百姓感到十分高兴,认为孙策的军队才是真正的江东子弟兵,再加上孙家当初对江东百姓多有恩义,因此现在百姓们都争着用粮食和酒肉来犒劳孙策的部队。
周瑜此时发现了现在民心全向着孙策,便向孙策进言,请其劳赐手下众将士,侯麟也趁机请其发布文告,希望孙策能宽恕那些刘繇、笮融的逃兵,孙策听从了二人的建议,下命令到下属各县:“刘繇、笮融的乡人和部下来投降的,一无所问;愿意从军的,可以从军,并免除全家赋税徭役;如果不愿从军,绝不勉强!”
文告发布后,前来归附孙策的人从四面八方云集到了江乘,经过了不长的时间,孙策就招得士兵两万多,征集马匹一千多,实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在周瑜和侯麟的劝说下,孙策再度整军向着曲阿进发了.
来到距离曲阿城不远的地方,孙策在命令部队安营扎寨之后便打算自己亲自去探查一下曲阿的防御情况.侯麟知道又一段经典的历史就要上演了,因为前几日他得到消息有一个叫太史慈的人投奔了刘繇,虽然孙策帐下众将对此事并无太大的反应,但是知晓历史的侯麟还是将其记在了心中.于是,侯麟这一次并没有劝说孙策,而是选择了陪同其一起前往.
走在路上,侯麟不由得想着太史慈的生平: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郡黄县(今山东黄县东黄城集)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年轻时好学,在郡府中任奏曹史。当时郡守与州牧有矛盾,闹的不可开交,朝廷尚未理清是非曲直。在这种情况下,谁先上章说明情况,谁就可能先入为主。当时,州里弹劾郡守的表章已经送走,而郡守的表章尚未送出。郡守情急之中,寻求能够完成送章使命之人,选中了二十一岁的太史慈。太史慈日夜兼程,直抵洛阳,来到公车门下。(公车,是当时的官署,由公车司马主持,天下汇报情况、上书言事或朝廷有所征召,都由这官署管辖。)太史慈来到时,发现州里使者已经到达,正准备呈递表章。情势危急,但太史慈一点不露惶急之色。他好整以暇,与州吏攀谈起来。太史慈问:“君欲通章耶?”州吏道:“然。”太史慈又问:“章安在?”州吏道:“车上。”太史慈假作关心:“章题署得无误耶?取来视之。”州吏不知太史慈是东莱人,于是便取来递给了他。不料太史慈怀中早藏有利刃,他接过表章,不由分说,将其割裂。州吏气急败坏,跳起来大叫:“人坏我章?”太史慈忙把州吏弄到马车上,对他说:“向使君不以章相与,吾亦无因得败之,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岂若默然俱出去,可以存易亡,无事俱就刑辟。”州吏本无主意,且已猜知太史慈是郡守派来的,便说:“君为郡败吾章,已得如意,欲复亡为?”太史慈骗他:“初受郡遣,但来视章通与未耳。吾用意太过,乃相败章。今还,亦恐以此见谴怒,故俱欲去尔”。州吏相信了太史慈,二人一道逃离洛阳。但是,太史慈出城不久,借故与州吏分手,又悄悄跑回洛阳,把郡守的表章呈递上去。州牧知道此事,另派吏员呈递奏章,辩说是非,但主管部门因为州、郡章表相互矛盾,不再受理。州牧在这场争执中失败了。太史慈因为此事出了名,人们都夸他有智算。但州牧却深深忌恨。太史慈担心受州官迫害,逃到辽东避祸。大名士孔融任北海相,听到太史慈的所作所为,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交结,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厚致馈遗。时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山东昌邑县西),结果,被黄巾军管亥部包围。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说:“汝与孔北海未尝相见,至汝行后,赡恤殷勤,过于故旧,今为贼所围,汝宜赴之”。太史慈在家里停留三天,然后单人步行,直接到都昌城下。当时,管亥的包围圈尚未完密,太史慈趁夜间找机会进入城内,拜见孔融。太史慈性急,一见孔融,就要带兵出去作战。孔融想等待外面的援兵,没有依他。过了一些日子,救兵没来,黄巾军的包围圈却越来越迫近了。孔融想起了平原相刘备,想派人去向他告急,无奈城被围得铁筒一般,城里人实难出城。太史慈前来请命,孔融犹豫道:“今贼围甚密,众人皆言不可,卿意虽壮,无乃实难乎?”太史慈回答:“昔府君倾意于老母,老母感遇,遣慈赴府君之急,固以慈有可取,而来必有益也。今众人言不可,慈亦言不可,岂府君爱顾之义,老母遣慈之意耶?事已急矣,愿府君无疑”。孔融这才答应了太史慈的请求。太史慈整顿行装,饱餐战饭,挑选两个骑兵,让他们各自做了一个箭靶举着,天一亮,就背鞬提弓上马,打开城门,带着两个骑兵,一直冲出。城外黄巾军见状,以为太史慈要突围;非常惊骇,兵马出动,严加戒备。太史慈不慌不忙,拨马到城下护城壕内,叫骑兵把靶子树立起来,然后用箭射靶子,射完,返回城去。第二天早晨,又照样做。围城的兵士,已经有些懈怠,有的懒洋洋地站起来,有的睡卧着一动也不动。太史慈射完靶子,返回城去。第三天早晨,太史慈出城,依旧照此行动。黄巾营中人已经习以为常,连一个起来看的人都没有了。这时,太史慈突然策马,风驰电掣,破围而出。等到围兵发觉,为时已晚。有几个追赶的,被太史慈连发数箭,皆应弦而倒,无人敢再追。太史慈到平原,对刘备下说辞:“慈,东莱之鄙人也,与孔北海亲非骨肉,比非乡党,特以名志相好,有分灾共患之义。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以君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故北海区区,延颈恃仰,使慈冒白刃,突重围,从万死之中自托于君,惟君所以存之。”刘备闻言,恭敬地回答:“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邪”!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解围而去.孔融一场灾难,化为乌有,越发尊重太史慈,对他说:“卿吾之少友也。”后太史慈回乡,把始末禀告母亲,母亲笑了,她说:“我喜汝有以报孔北海也”。而现在估计正是太史慈从辽东归来知刘繇是其同乡,前去相投.

而此时的太史慈刚从辽东归来,专程到曲阿去拜访刘繇。正逢孙策率军渡过长江,听闻其连战皆捷,正欲进击曲阿(今江苏丹阳)。太史慈骁勇善战,有人举荐太史慈为将,刘繇不纳,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只是让太史慈充当斥候,担任侦察。因此太史慈十分的苦恼,恼刘繇不肯重用于他,因为赌气,于是太史慈只带一名骑兵出城侦察,在神亭(今江苏金坛北),跟孙策骤然遭遇。此时孙策的周围也只有随从骑兵13人,但是却有部将侯麟,赵云,韩当,宋谦,黄盖等人。
太史慈再看见孙策之后因为相信自己的实力毫不畏惧,让手下骑兵回城报信,自己却拍马冲锋,正跟孙策相对,孙策见如此情况太史慈尚且敢进行冲锋,十分欣喜,在让众将止步之后,也拍马上前,虽然众将皆有所不愿,但在本着看一场世纪大战好戏的侯麟的劝说之下,加上他们对孙策本就有着充足的信心,倒也皆遵从了孙策的命令,只不过派遣了赵云返回大营去搬取救兵.由于太史慈的马匹远比不上孙策家传的宝马,因此孙策先出一枪,但是孙策甚爱太史慈的勇气,所以这一枪只刺中了太史慈的战马,但是他却没想到太史慈顺势揪住自己,于是二人一起滚落下马,只见孙策夺得太史慈后肩的手戟,太史慈也夺得孙策的头盔,两人就这样毫无形象的在地上扭打了起来,让侯麟不禁感到十分伤心,一场本应十分精彩的单条表演竟然演化成了这副模样。而正当孙策与太史慈二人生死拼搏之时,侯麟发现刘繇的救援的部队马上就要赶到,正欲下令众将上前抢来孙策,返回大营时,赵云也领着部队赶了上来,于是,双方在曲阿城外就展开了一场遭遇战,战况异常惨烈,不过好在孙策帐下猛将众多,得以保护孙策撤回了营地,刘繇眼看再打下去也无法抓住孙策,便也下令收兵。此战,孙策和太史慈二人英勇搏战的却就此被宣传开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