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修真?修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平道反对剥削和封建压迫,主张平等互爱、以善道教化天下,所以深得民心,建派仅仅十余年间弟子便以多达近十万,张角将之化分为三十六方,有大方弟子万于人,小方弟子六七千,各方设立渠帅管辖;势力遍布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可谓是实力强大,不过……
太平道门下弟子多数都是穷苦农民,资质方面自然是不可能和那些道家名门相比的,其中一些资质愚钝得根本没法修真的弟子居然占了一半之多!但他们也便不是一无是处,他们干苦活的自然是体质很好,身体棒,吃嘛嘛香!也由于这个原因,张角将《太平要术》也分作两卷,一卷为修习外功的武卷,这些资质差却体质好的便只能选择习武,因为只是外功,所以注定不能得道长生,只能强身健体罢了,可分为武士、武师、武尊、武圣、武神、战神六阶武士只是会武功而已,俗称三脚猫,可当士卒,共有十层境界;然后成为武师,武师懂武,共十层,每层可挡三十六名武士;而后可为武尊,武尊精武,也有十层,每层可挡顶级武师三名;武圣,俗称万人敌,同样分作十层,每层可挡顶级武尊一名;武神,万万人敌,共十层,每层可挡顶级武圣一名;战神,无人敌,可挡三名武神,实力相当恐怖,已经达到了外功的顶峰!另外战神期强身术也已经达到了金刚不坏的境界,虽然未能得道长生,但也可以寿逾数百年而不死。
这个境界规划也逐渐流传于世,作为习武者划分实力的一个统筹……
“唉!”张角说到这又叹了口气,“我门下修外功的弟子目前普遍还在武士第七八层的阶段,只有极少数得以突破进入武师元期,外功各方渠帅也只达到武师地五六层,那些武圣、武神看来是遥不可及啊!呵,战神……唉!”
秦天烁只用了不到三十秒的时间便在心中推算出,一个一层武圣相当于10800个武士!一层武神相当于108000个武士!武神更恐怖,相当于324000武士!当下心中半信半疑,不会是有点夸张了吧?那二十多万大军来两个武神不就搞定了,一个战神还绰绰有余!你张角想要门下弟子到那个境界,果然不亏是野心勃勃的“反贼”!
张角又继续说道……
《太平要术》的第二卷便是修真的,但其中真正的修真法门却只有一卷《南华经》人卷,上不沾天下不着地,别说是资质中等的了,就算是资质相当好的修行起来也极是困难,所以要走很多弯路才能达到目的。大致可分为真士、大医、大贤、阴真、阳真、金真,最后真仙,也就是成仙了!但要详细说起来,还要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分为真士、练气、筑丹、修法、大医五个境界,真士是要学会呼吸吐纳的方法,吸收天地灵气于体内,从而固本、筑基。练气是将体内的灵气化为自身的元气,便达到收控自如。筑丹,将元气聚集于丹田处,修炼为内丹。修法,有了内丹,便可修炼些初级法术,能够施展自如。大医,法术有了一定的威力,内丹充沛,算一个阶成,可以修炼人间奇器,相当于武尊,仍要继续吸收灵气修行。
第二个阶段,可分为大医、散气、真元、填田、大贤五个境界,散气要将内丹打散为灵力,冲扩奇经八脉,达到坚固心脉的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如果掌握得不好的话会爆体而亡,其实也是一个分水岭;张宝和张梁两个小菜鸟便是被困在了这一境界停滞不前。真元,待心脉都已坚固,再将灵气收拢,修炼为人真元,简称真元。填田,由于真元比起内丹来更加强大,要想贮蓄于丹田还需要一个过程。大贤,填田完毕,而且真元力有了一定威力之后可算小有所成,可以呼风唤雨、修炼法器,相当于武圣;需要继续吸收灵气来辅助修行。
第三个阶段,可分为大贤、扩元、地真、修心、阴真五个境界,扩元,不断吸收灵气将真元扩大,但由于真元力本来就比较强,继续扩大时如果掌握不好也会爆体而亡,而且机率比散气期的更大,相当危险,却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大分水领,便是连张角这个大菜鸟也被阻挡在了这里。地真,走了好多弯路终于到了重点之一——修炼地真元;地真期要先将原本体内的人真元一分为三,学习遁窍术,吸取地灵气,将三分之一的真元修炼为地真元。修身,由于地浊、属阴,阴气太盛,很容易侵蚀内脏和心志,所以不得不先修炼五脏六腑,否则很容易堕入魔道,万劫不复,危险性也是相当高的。阴真,有了地真元的加入,体内的真元力威力显著提高,算是中成,可修炼人间圣器,相当于武神;继续借助地灵气来修行。
第四个阶段可分为阴真、散形、天真、修身、阳真,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阳真期虽然算得上“九十”了,但却被称作半成,实力相当于战神,可修炼仙器。第五个阶段分为阳真、合仪、结元、筑金、金真、真仙,到此,那么恭喜你,你已经飞升成仙了!算修真大成,可以长生不老、修炼神器、上天入地、位正天神种种,想想都会让你口水如尿般涌流不止,除非你是尿便秘!
到了第四、五个阶段,张角却没有详细的说明,只笼统的给出了一个大概的轮廓,便停了下来。这不禁勾起了秦天烁的一丝好奇心,“没了?散形难不成要将身体大卸八块吗?其他的也都还没说完怎么就没了?”
“我不知也!”张角嘴角挂着一丝神秘的笑意,淡淡道:“我只不过修行到大贤后期罢了,只能给你说我参悟出的一些,其他的怎会知晓?”
马元义眼中也闪过一丝惑意,但依旧没有说话。
秦天烁投来满是鄙视的目光,“《太平要术》是你自己归纳编写的,各个境界也是自己总结出来的,你说不知道,谁信啊?”
“天机不可泄漏也!”张角依旧不肯说,只摇了摇头,继续挂着神秘的笑意,不过在天烁眼中却是阴笑!“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更何况我还不是你的师父呢!想知道得更多,便是要看你自己的造化了,作为不是师父的我能帮你的就只有这些,希望你能凭你的资质开辟先河,达古之无人之境!”
说去说来张角还是想让天烁拜他为师!秦天烁心中淡淡一笑,但外表却依旧一副冷酷,没有一丝表情,“那你修行了多久才到大贤的?”
张角凝眉想了片刻,道:“我自小从武,十五岁从医,三十岁为医士,五十岁修习《南华经》人卷,七十岁才开始真正修习《太平要术》,至今已有一百五十年矣!”
“呃?”秦天烁一愣,“那你不是已经两百二十岁了?!才修行到大贤?”他心里立刻凉了下来,两百二十年!那是多么漫长啊!看来修真真的是艰难无比,关想想以后的路都让人害怕!
张角点了点头,“我资质愚钝,说不定你很快便能超越的!”他顿了一下,面色一正,严肃地道:“好了,现在我授你真士呼吸吐纳的法诀,开始踏上属于你自己的修真之路罢!”
——————————————————————————————————————————————————————————————————
张角秘密的传授了秦天烁一些基本的呼吸吐纳的口诀。秦天烁自小就过目不忘、耳听不忘,只一遍他便能倒背如流,可是真要理解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张角讲的还都是些深奥难懂、枯涩无味的话语!
而且张角却是极其看重天烁,不单单要求他修真,还要习武,武道双修!并命马元义作为他的辅教,在天烁所住的那个庭院里修行。
马元义和秦天烁两人自然经常在一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交,天烁发现马元义乃是一个潇洒豪气的君子,是可深交的益友。可是他顾忌到自己乱魔噬情,所以也经常收敛,相交不敢太过。
作为武士,天烁凭借自己过人的天资和体质进步得可以说是神速,仅仅两个月的时间便已经达到了武士第十层,隐隐有突破到武师期的势头,若马元义不用道法、单凭外功的话也只能和天烁打成平手。但这也不怎么出乎张角的意料,让张角真正出乎预料、大吃一惊的是天烁真士的进度!你放心,这次不是太快,而是太慢了!简直比蜗牛还要慢上几百倍!不管马元义如何教导,两个月都还一筹莫展,连真士元期都没有达到,跟没有修一个样!就算给资质差得只能练外功的那些弟子修习只怕也能有一小点点眉目了吧!不过说起来也不是很奇怪,他毕竟是现代人嘛!在现代就算把张角秘密收藏的“天书”《太平要术》整本地上传到网上,所有人大概也只会把他当作古代文言文来读,谁又会理解其中的深奥呢?

虽然张角失望至极,但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不成理由的理由——秦天烁资质好得修不了真!!他只得无奈地让天烁放弃了修真,让他走武士路线也许更适合些!他一生只有两个心愿,之一便是参透生死之谜。而那个长生梦在天烁出现的时候刚刚有了一线希望,但梦毕竟还是梦,太短暂、太虚幻、太美好,而现实却往往很残酷地扼杀着所有人的梦,包括我、还有你!
自然,这也是秦天烁自小到大第一次被打击到了!原来天才也不是万能的,(但是蠢材倒确确实实是万万不能的)!但他骨子里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不过无论他怎么努力结果都是一样,但他仍然继续修行着……
夜晚,月明星稀,皎洁的月光将整个庭院照得如同白昼一般,伴随着声声春虫的孤鸣,秦天烁又与马元义在院中切磋武艺!天烁的是一柄普通钢剑,此刻在他手中运用自如,在抵挡之余稍有空隙便发起攻势,马元义却也应对自如,攻防有致。
太平剑术讲究刚柔并进、动静相合,再加上劲力和外功气功,才能达到攻防天衣无缝的境界!
“铮!”马元义运劲刺剑,使了一招“回龙望月”,剑如柔缎般在空中一个回转,反打过来。天烁哪里会防得到这一妙招,连忙把手缩了几分,只听得一声脆响,虎口被震得疼痛不已。天烁忍住虎口的生疼,沾住剑尖用劲挑起……
“哐啷、哐啷——”只听得两声清响,两人手中的剑同时掉落到了地上。
“哈哈哈……痛快!痛快!”马元义面上已见汗珠,心中却感觉十分畅快,“想我马元义纵横半生,难逢敌手!没想到秦兄仅仅只用两月便赶上了我,秦兄果真神人,我不能及也!”
“马哥太过谦虚了,你若用上道法,我怎接得住你的一招?”秦天烁却也能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打了半天的确也有点累了,便走到石阶上坐了下来。
“马哥??”马元义嘴里轻声疑惑的说了声,不过秦天烁也经常会在高兴或是苦恼时说些奇怪的话,他倒也不放在心上,也到石阶上坐了下来。
在秦天烁的印象中,马元义的武艺历史上没怎么提过,估计也不会太高,如果以马元义作对比来衡量自己武功高低的话,那自己也只算得上三国世界里的一个小喽喽吧!要是能修行道法,那……
“唉!”他在心里悄悄叹息了一声,或许是这个世界终究是不能容下他吧!他抬头看天,天上一轮圆月孤挂苍穹,群星闪烁,显得异常的明亮,“好美的夜景!在现代怎么会看得到?唉!”此刻他突然萌生出想家的念头,虽然那个家里没有任何亲人,但不知怎么地他心中一动,暗道:“也是时候想办法回家了吧!”
“现代??”马元义感觉秦天烁今晚似乎心事重重,“胡话”也说得特别多!看着秦天烁仰望苍穹愣愣出神的样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片刻面上也缓缓现出了淡淡的惆怅,此情此景,谁又不会有所思念呢?“秦兄且稍坐片刻,我去去就来!”马元义突然说了声就径直向院外走去。
过了好久,竟然抱了两大坛子酒走过来!到了秦天烁旁,顺手仍了一坛给他,“我看今日秦兄与我一样都十分愁闷,今夜你我一醉方休!”
“借酒消愁愁更愁,酒又怎么解的了心中的愁闷!”秦天烁接了酒,不禁一沉,这酒怕是有四五斤左右,这样喝法不会喝死人吧?但看着马元义开了盖子便像喝水一般往嘴里灌,他估计度数应该不会和金酒、威士忌那么高,就算有他也是喝得下的!接着便打开了盖子,饮了一口……
“噗、”秦天烁没有想到这酒居然相当烈,早超出自己预料的范围,大概在恐怖的60%或者65%酒精度之间,结果没有提防,连忙喷了出来!他看了看马元义似笑非笑的眼神,居然脸不红心不跳,跟没事似的,平静地问道:“元义兄难道也有什么心事吗?”
马元义苦涩的一笑,没有说话,对着明月饮了一大口酒,“好一句‘借酒消愁愁更愁’看来秦兄对诗作亦深有见解,唱出如此绝句!可有下句否?”
秦天烁一愣,这本出自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后世多将它改编为“借酒消愁愁更愁”,但现在还是东汉末年!他倒不想名垂千古,更不想改变历史!当下只得呐呐道:“呃,上句暂时还没想好!”
“哦?上句?”马元义半信半疑,又对月饮了一大口,顿了半晌,缓缓吟道:“星捧月兮照四方,遇恩主兮赴九州;闻虫鸣兮渡余声,孤兮,孤兮!念伊人兮安复颜?”
秦天烁静静体会着诗意,短短一首诗竟道出了此情此景,更抒出了他胸中的苦闷!但历史对马元义记载实在太少,天烁不禁对他的身世感到了好奇,“马……元义兄怎么突然吟起如此感伤的诗句?不知道伊人是指……”
“唉!”马元义长出一口气,坐回阶梯上,与秦天烁干了一口,眼中突然迷离了许多,慢慢回忆着,“我家乡远在并州,取一妻名唤任盈,虽不是家财万贯,但也颇有庄田,生活得倒也算安乐。可盈儿刚怀胎两月,我突然得了怪病,求治的郎中相士都谣言是我妻腹中之儿命克身边男子之故,皆束手无策!我危在旦夕,不日即死。幸得大贤良师善心施救,才得以苟且活至今日。之后我便立誓追随大贤良师,以报救命之恩!
我等曾先后赴青、幽、徐、冀、荆、扬、兖、豫等州郡救治伤患、疑难杂症,分文不取,想来已有十余载矣!而后数年间,所到之处,穷苦民众甚多,赋税繁重,官吏欺压百姓。大贤良师见之,心中伤痛不已;于是便散尽家财,救济苦难百姓。开始在冀州宣传太平道,以善道教化天下,并建造了太平观,在其余七州分立殿堂。短短数年间,弟子已达十余万之众,我何德何能,却使我做第一大方渠帅,大贤良师之恩泽,我虽肝脑涂地,也不能报其万一也!”他静静的回忆着过去的种种,接着饮了一大口酒,又道:“可盈儿乃是一介女流,没有我在身旁不知过得怎样了?唉!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能功成名就,有何脸面再回乡里?儿女情长,只让人寸断肝肠罢!故刚刚有此一吟,献丑一二,望兄莫笑!”
秦天烁清楚的知道历史,唐周告密使马元义死于非命——车裂于洛阳,他至死怕也没能见到任盈一面吧!不知怎么,他心中十分同情马元义,“你,还是找个机会回家看看吧,不然……就没机会了!”
“哦?”马元义满脸疑惑,“秦兄所言何意?为何吞吞吐吐的?有话但讲无防!”
秦天烁深深吸了口气,他终究还是没有改变历史的想法!当下只将酒坛一举,“没什么!来,干!今夜不醉不归!”
“好,爽快!”马元义见秦天烁有心隐瞒,却也不追问。
两人就这般对月饮酒,不知觉中已酩酊大醉,就地上一倒睡了过去……
翌日,初升的旭日赶走最后一点黎明,慢慢洒下绚丽的光芒。两人这才慢慢醒来,只感到一阵头晕,恶心欲吐!秦天烁刚一起身,便是一个踉跄,差点没跌倒!
“马渠帅、秦公子,大事不好啦!大贤良师急急诏你们前去太一殿相商要事!”突然一个满带惊慌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不刻便急急忙忙跑进来了一名弟子,面带焦急之色,口中兀自喘着粗气。
马元义连忙从地上站了起来,“陈师弟,何事如此慌张?”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