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安顿流民(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流民在中国古代史上贯穿始终,流民其实说白了,就是大规模的失业群体,当然,在这个时代,流民主要是因为豪强地主的兼并或是天灾**而失去田地,又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没饭吃,没人管,只是想讨条活路的老百姓。中国的老百姓是相当的勤劳,忍耐力极强,而且胆小怕事,虽然不时会流露出自私和狡猾,但是他们畏惧政府、畏惧反抗、畏惧暴力。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的,就只有死路的威胁。
当贾谨和庄芳看到这群流民时,他们全都东倒西歪地坐在路旁,脸带菜黄色,全无生气,很多小孩饿地哇哇直哭,也有一些老人和小娃被扔在一边,估计不是快病死就是快饿死了!从没看过如此惨状的两人不禁泪流满脸,贾谨更是心里一紧又是一紧的:我还曾幻想隐居田园,看看这些百姓,你还有心思呆在田园等嘛?对这个汉王朝还有一丝好感,现在还有多少呢?其实贾谨他们并没有看到更惨的,什么骨肉相残,易子而食之类的,否则的话,说不定他们会发疯的!
庄芳很快进入了她的郎中角色,死气沉沉的人开始有一部分拥到她的身边,特别是一些抱着小孩子的女人。庄芳看了看贾谨,作了个手势,意思这都是饿的,你想办法!
这里不得不说贾谨这个家伙剽窃了后世人的发明创造,让烙饼提前出世了,尽管比不上后世的烙饼,但毕竟是第一次面世!当流民消息不断传来的时候,贾谨也没想到这次流民这么多,老幼有四千多呢,沿途有许多地方都被吃怕了,拒绝他们的停留,地方官甚至派兵将他们强行驱离。这些流民为了活着什么办法都想过了,就差没有揭竿而起了!而面对这么多流民,贾谨也没办法,只好找到在怡红院的作帐房先生的杨杰。
杨杰一见贾谨就说:“主公,有办法了!”害得贾谨差点要抱着他亲上一口。原来前一天来了两个贩粮食的商人,现在正流连忘返地留在怡红院里呢。而通过美人的工作,还价格低廉地买给了贾(谨)老板全部粮食,大约是一千石(约十吨二千斤),而要在夏天里很好地保存食物,两个家伙想了很多办法,最后还是贾谨法子管用,只是累了怡红院的姑娘们和附近的老百姓,二天内赶出了四千张烙饼(应急用的)!而剩余粮食也用小车装着,也是给这些流民准备的,当得知这些粮食是施舍给流民的,这两个粮商忽然“良心”发现,把小车跟运送仆人一起折了个价给了贾老板了!于是贾谨与庄芳就带着这些粮食和能采购下来的药材迎面赶着这些流民而来了!
贾谨立刻叫运送伙计(贾谨已恢复这些人的人身自由并雇用了他们)生火做汤粥,二十口大锅一架,立即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眼中充满了生的渴望,但这些流民都没有因此而一哄而上,只是有一部分人在帮忙生火!尽管恨不得把生米活吞了,但却没有人在动!这让贾谨提起来的心放了下来,同时也觉得很奇怪,按理说饿疯了的人是没有多少理智的!

正思索着,人群中分出两条壮汉出现在贾谨面前,纳头便拜:“恩公在上,请受某一拜!”贾谨连忙一托,说:“不可客气,这是每个有良心的人都会做的!”
两个壮汉露出质疑的表情,一路上遇到大多的假慈悲,大多的小人了!凡是肯施舍的人都是有所图的人,像一些女流民中面容姣好者都被这些所谓的“好心人”带走了,也有一部分精壮汉子给别人做看家护院的了!而自己两人也遇到不少这样的“礼遇”,只是心里抛不开这些朝夕一起的人们,他们没有离去,反而利用自己的威信与能力把这些流民组织起来共赴时艰。
贾谨大约也能猜出其中的奥妙,也没有必要跟他俩解释!但他想信人心是肉长的!于是他吩咐道:“两位大哥,先让乡亲们喝点粥汤再把这些烙饼发给他们,每人一张!”两人同时点点头,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老百姓三天没有见一粒米了,如果一下子就给他们吃的话,这样会害死他们的!他们也感觉到这眼前这个人不错,连这些细节都想到了,还带来了个漂亮的女郎中,尽管他们不以为然,但还是觉得这女郎中也不错!
贾谨这才想起要问这两位壮汉的姓名,于是说:“两位大哥,可否赐教大号?”
“某叫周仓,河南人氏!”其中较矮的壮汉说道。
“某叫程远志,河南人氏!”另一个也跟着道!
啊!历史上还真有这两个人?贾谨有点怀疑他学的历史知识了,看来这时空的发展并非是原历史的了,如果一昧觉得自己总能洞察先机的话,那可能连怎么死都不知道的了!不过回过头来想想,自己在这个历史时空不也是没有的吗?出现这两个人物也不算什么奇怪的了!程远志倒没怎么有名,而周仓可是关公手下的一员大将啊!嘿嘿,运气不错,又遇强人了!
“周大哥,程大哥,你们两位……”贾谨正想要与他俩套近乎,却突然听道有人在叫他,于是他一转身,发现何正过来了!
“贾大哥,周,周大叔叫我过来在帮你的!”何正兴奋地跑到贾谨面前说道!
“噢,太好了!周大叔他们可安好?”贾谨也是挺喜欢这个机警的小伙子的,也像他当老师那会那样,喜欢那些既聪明又捣蛋的学生!
“好,好,都好!”何正一边吃着不知从哪弄来的烙饼,一边答道:“何大哥,这烙饼真好吃,听说是你弄得,你实在太厉害了!”
“小何,你过来,我给你介绍这两位大哥!”贾谨笑打着何正说。
…………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