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贤若渴却又妒贤嫉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贤”是历代君王成就霸业共同的一点原因,而在曹操的身上这一点也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独行其事之时,曹操不令人杀之,反而与之放行,实在是惜才爱才的表现。官渡之战时,曹操听闻许攸前来拜访,竟赤着脚亲自去迎,这又是何等的屈尊求贤,难怪许攸为曹操所感,于是献计使曹操断袁绍之粮草,一举平定了河北,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宋贤有诗云:“浩浩长江风浪生,当年赤壁夜交兵;负忠若不因黄盖,妙计何曾识孔名明。”赤壁之战之所以乾坤逆转,其中一半是由于曹操的爱才,对黄盖的过于信任所至。纵观曹操求贤的这一点,可以说是成也因才,败也因才。从一定角度来看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的战役,竟都是由曹操求贤爱才所至,这一点的确耐人寻味。
虽然世人称曹操为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是值得我们去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在公元210年春天,下了一道《求贤令》,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打破了依据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在令中,曹操总结历史经验,认为自古以来的开国皇帝和中兴之君,没有一个不是得到贤才和他共同来治理好天下的,而所得的贤才,又往往不出里巷,这不是机遇,而是当政的人求、访得来的。有鉴于此,曹操立足现实,指出天下现在未定,正是求贤最迫切的时刻。他希望大臣们帮他把那些出身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发现和推举出来,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后来,在公元214和217年,曹操又下了两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吏部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即使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也没有关系,只要有真才就行,经过一番努力后,曹操集中了大量人才,当时各地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而且对于有才干的人曹操还能做到不计前嫌,比如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几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看陈琳是个人才,不仅不处罚他,还照样重用他。
曹操的人才中,从老兵中提拔于禁、乐进、典韦等将领,从敌方投降过来人才中起用张辽、徐晃、张邰、陈琳、贾诩等人,从地方豪强中起用李典、李通、许褚、藏霸等,从东汉政府中小官吏中提拔荀文若、荀攸、王郎等,从普通士人中起用郭嘉、程昱、刘晔等。这些人才都是曹家大厦的顶梁柱,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
曹操的唯才是举,举的都是对自己有利的人才,他看不中的是德,也不是忠诚等基本的德行,而是汉儒生所宣扬的"三纲六纪"等。而政权的主要权力所在--军队,一直抓在曹家、夏侯家核心大将手中,所以外姓的大将张辽、徐晃、张邰、于禁、乐进、李典等人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发挥。而曹操对自己的政敌,一向毫不手软,连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荀文若也不放过,曹操也正因为此而一直被后世士人所指责。但是,能够爱自己的敌人的人又有几个呢?再说处在那样一个乱世中,如果你不与他人为敌,对你的敌人心慈手软,或许敌人就会瞄准你,对你痛下杀手。所以,曹操那样的做法也不过。
曹操用人不计声名,不计荣辱,凡有治国用兵之术,其都要举而用之。曹操智囊团的强大,则是曹操的这种精神感动了士人,士人甘愿为之服务,甘心为之效力。曹操这种"礼贤下士"的作风为后来的统治者所推崇。
阮瑀是建安七子之一,很有才华,曹操听说后,就下令征辟他,谁知阮瑀不吃这一套,拒不应征,还逃入山中躲藏起来,曹操使人焚山,把瑀逼出来做官。虽说这件事的真实性令人怀疑,但曹操求贤若渴的态度是可敬可佩的。
曹操对于人才的聘用有着高超的艺术,经常使用实地考察和面谈识别方法。汜水关前,关羽要求出战华雄曹操见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三尺,丹风眼,卧蚕眉,面如重枣,声如巨钟,立于帐前。"这形象,这气势,严如天神一般。曹操评价:"这个人的仪表不一般",心中暗喜,于是让关羽出战,果然斩了华雄,并一直挖空心思想收编关羽于帐下。曹操移驾许昌,途中被徐晃拦截。曹操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接着让许褚出马与之交锋,两人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负,从而认定徐晃是个将才,并派人把他争夺到自己手下。荀彧投奔曹操,曹操大悦,说:“这就是我的子房呀!”遂认为行军司马。曹操请郭嘉来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曹操手下的谋士有荀彧、郭嘉、程昱、崔琰、荀攸、刘晔、满庞、吕虔、毛阶等,一时间曹操的智囊人物便济济一堂。
对于人才的选拔,有一次,在庆贺铜雀台落成的宴会上,曹操曾别出心裁,考试部下的文臣武将。他以西川红锦战袍一领作为奖品,让武将射箭争夺。整个武官分为两队:曹氏宗族俱穿红,其余将士俱穿绿。大家你争我夺,最后绿袍队中的许褚和徐晃获胜,接着曹操又令文官以纪念铜雀台落成为题目,进献诗章,以显示其才学和见识。曹操这里运用的考试有两个特点:一是公开,二是公平。家族人员与外聘将士一视同仁。
曹操在长期的战争中,曾经也让自己的部下推荐人才,培养人才。在魏国的五大将中,于禁和乐进都是行伍出身的。而魏国后期的大将军中,有不少人就是曹操培养出来的,如曹休等曹氏宗亲。曹操能放手培养,是使人才成材的好方法。(而且这些人才的忠诚度较高。为魏国后来抗击司马氏的主体力量)
在曹操的人才体系中,从敌方投靠的人才占了很大的比例,像曹操的主要谋臣荀彧,主要战将张辽等就是从敌方投靠过来的。为曹操能在诸强争霸中获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为这部分的人才投靠的原因各种各样,而曹操能信任他们,可以说是一场智力的较量和判断。管渡之战,曹操相信许攸是真投降,所以他大胆的使用许攸的计策,最终大获成功,以区区两万的兵力击垮了袁绍十万大军。
曹操在知人善任方面表现得也非常出色,郭嘉在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时曾经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比如曹操并不因为外人忠于旧主或对自己谄媚而模糊选才用才的标准。蔡瑁、张允卖国求荣,曹操虽一时利用,但心中却早有处置。汉中杨松,贪财卖主,献城给曹操,仍被曹操斩首示众。而对忠贞的张辽、文聘,弃暗投明,曹操慧眼识才,不仅由衷赞赏,而且加官晋爵,委以重任。特别是晚年,重用与自己意见相左而非常有才华的司马懿,最终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把唯才是举的思想可以说是已经运用到完美无缺的境界。
能驾驭人才的人方可得天下,能让人才甘心地为自己服务的统治者才可以巩固天下。曹操这种用人唯贤的优秀品格非袁绍之流比拟的。袁绍之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比之曹操的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差远了,所以才有了绍败操兴。
在曹操用人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看到的是曹操的大气,其实曹操的用人之术也好,用人之道也好,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大气,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嘛,大海之所以大,就因为江河流入大海的时候可以泥沙俱下,可以鱼龙混杂。大海它能不能说,我大海是不能够接受任何污染的,我只能接受清纯的矿泉水?那它就不会是大海了。曹操正好就是有像这样大海一样宽阔的胸怀,君子我也要,小人我也用,用什么?用其所长,只要大德不亏、大节不亏,什么生活作风问题、行为做派问题、言行举止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管他了。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哪有什么清一色的队伍呢?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差则无徒,峣峣者易折,佼佼者易污,把自己弄得太纯净、太干净并非件好事情,特别是对于一个要成就大业的人,追求什么清一色是行不通的。
有人统计,到曹操去世前,他的核心谋士、重要谋士、一般谋士一共有102人,其中最重要的是在前期五位,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五大谋士。如果来检索以下,我们就会发现这五大谋士基本上都是自己投奔曹操的,其中有四个人是从敌营当中投奔曹操的,贾诩来投奔的时候还捎带了一个张绣。曹操也正是因为的这样的一种胸襟和这样的一种作风使他广纳了人才。仅从用人方面来评论曹操,像他这样有才干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赞赏吗?

虽然曹操是一位海纳百川之人,但是历史中有哪一位领导者不是妒忌贤能之人呢?曹操更不会例外。杨修是个人才,属古代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类人物,其地位和职业与蒋介石身边的陈布雷相似。其人才思敏捷,聪颖过人,舌辨之士,恃才放旷,得到曹操赏识器重,委以"总知外内"的主薄,成为丞相曹操身边的一位高级幕僚谋士,理应算得上一位重臣。
但是曹操并不喜欢杨修,大家都看得出来。虽然曹操不喜欢他,还留在身边,作管军政钱粮的主簿,这就是曹操有意思的地方。杨修也很有意思,他不知道曹操的"唯才是举",举的并非他这样的人,更何况有哪个帝王会喜欢那些耍小聪明之人。所以,杨修的死很有悲剧的味道。
先说那个花园的门。满朝文武真不知曹丞相瞧了老半天,随手写一个"活"字,一句话不说就走了,这是什么意思。搞得每个人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杨修想出来了:门里一个活字,当然是阔了,丞相嫌门太阔。曹操听说了,心里非常妒嫉。这样的说法,不是没有道理。杨修不说,别人悟不出来,曹丞相的意见没人理会,奇思妙笔无人得知,岂不是非常扫兴的事?杨修说出来,曹操还是高兴的,但他不那么早说,曹操会更高兴。曹操虽然表面上称赞,心里却非常忌妒杨修。
真为杨修扼腕叹息,他其实一点也不聪明。
还有一次,在曹操的案上,放着一盒来自塞北的酥,曹操自题"一合酥"三个字。一合酥,就是一合酥的意思。也只有杨修这样的人,才会从平淡之中看出非凡的意味来。杨修说,这是"一人一口酥"的意思,"竟取匙与众分食讫"。真不知怎么评点杨修这番作为,说他聪明,心里有些不太情愿,但确实是聪明人才会这样想的。可这样做了,又觉得是聪明过了头,甚至觉得有些过分,"竟取匙与众分食讫",杨修真是恃才放旷得不可理喻,为什么要去出这样的风头呢?
曹操越来越讨厌杨修,但杨修仍是没有一点自知之明。
再说的这一件事,就觉察到杨修的可爱了。曹操梦中误杀了一个侍者。说曹操误杀,是因为事先有交待:我在梦中喜欢杀人;我睡着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靠近我呀。这番交代,平庸如我者都意会。所谓"人皆以为操果梦中杀人"说法,不过是人人都放在心里不说而已。偏偏,杨修说了,而且说得很妙: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满朝文武都卖乖,相形之下,杨修不但正直,而且无畏。
最后说说杨修的死。在曹操的眼里,杨修早就该死了。他既聪敏,又讨人厌,仿佛肚子里的一只虫。开头说,曹操这人有意思,就有意思在这里:对杨修这种人,自己不能用,自然也不能他用。杨修死就死在曹操的才气与之伯仲之间,所以,才能相互意会,到后来一定心照不宣,两个人都在等这一时刻的到来。人人以为"鸡肋"是曹操的借口,不知也是杨修的借口。天才不能大用于世,不如回去,杨修心中已视死如归。这种人,临走之前,都会留下意味深长的一笔,他果真留下了。他用死,给曹操戴上一顶"妒才"的帽子,曹操杀掉杨修后才醒悟,可见才气稍逊。人头已落地,只好用厚葬之,赏与许多物品稍作弥补。但那顶帽子,千百年也脱不下来了。
曹操这位白脸奸雄,对杀人后又为其送葬的手段,向来运用的十分老道娴熟,让外人看不出半丝假公济私、公报私仇的痕迹,让局外人觉得杀得在理,曹操又不得忍痛不杀之,这番秀做得实在太高明了,颇似猫哭老鼠,此招比孔明挥泪斩马谡还要阴上几倍。杨修之死的详细细节,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最为详实生动,虽然是演义化了的小说,同样让人看不出曹操谋杀杨修的蛛丝马迹,而是秉公处置"鸡肋事件",严肃军纪,按律斩了杨修,做得即天衣无缝,又除掉了心中一大隐患,解除了百年之后的后顾之忧。在曹操眼中,为了日后曹家社稷江山千秋大业的稳固,杀一个杨修何足挂齿?
所以说,聪明也许是一个人具有智慧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必然条件。不管怎么说,聪明的杨修因喜欢洞察别人显露自己而死,还是很可惜的。
尽管曹操的残暴为人所共知,但还是有许多英雄聚集在他的麾下,他毕竟也是一位不可否认的领袖人物,而且在军事上很有天分。曹操的崛起是一个曲折而艰苦的过程,他最早是以讨伐董卓的十八位地方领主之一的身份出现,并趁机扩充自己的势力。他在经济领域的一项屯田政策最终帮助他解决了致命的后勤问题;而"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文是takeHaperorasahostage,直译为挟持皇帝作为人质,从后文来看,作者显然按字面意思来理解了)让其他领主因顾忌皇帝的安危都不敢轻举妄动。经过漫长征战,他逐渐消灭了中国北部的绝大部分领主比如袁绍张秀和陶谦,并将军队布置在长江北岸,企图击败南方的吴国与蜀国。这一侵略行为被及时制止了,他的海军在赤壁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击败他的却是一位喜好鉴赏音乐的指挥官周瑜。以这一标志件为分界,扩张的魏帝国到达了极限。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曹操成功阻止了蜀国和吴国在南部边境的反击,在西北却丢失了一大片土地。历史书上将这种颓势解释为曹操本人的衰老。尽管如此,曹操还是在死后留下一个稳固的帝国,并由很多英雄守护。
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之战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虽然他也有许多失败之处,但我们看一个总不能只看他的失败之处吧,再说世界哪会有一个十全十美,永远成功之人?
虽然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但翦伯赞先生仍说:"对于曹操来说,战争就是他的诗歌,他不会在强度长江的号角声中,失掉节奏的。"但是大多数人在赤壁之战所看到的曹操,却是一个举止失措,蠢笨不堪的愚夫形象。而一旦把赤壁之战放到合肥受到威胁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进行考察,我们马上重新看到了一个精明、狡诈,以致心狠手毒的形象,这正是曹操的成功之处。
曹操是豁达的,刘备是宽厚的。
读三国,印象最深的就是曹操的笑,在每次失败过后,曹操都是大笑,到笑不出来的时候还能大笑,正所谓"大英雄能本色"。
刘备就不一样,刘备在失败以后,就会大哭:"同志们,我对不起你们啊......"于是属下们被感动。。。
曹操一生多疑诡诈,但有时也能坦诚待人;他生性残忍嗜杀,却又那么重感情;他一向心高气傲,却又能礼贤下士;他经常表现出智谋过人,有时又显得固执愚蠢;他善于听言纳谏,从善如流,却又那么妒贤忌能……曹操就是这样由多种才能和多种情致构成的一个矛盾的有机体,一个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形象。如果没有这种两面性,《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艺术真实性将大为减弱。这种性格复杂化的表现,是在一个交替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也就是说,曹操主体性格中的"奸"与"雄"二者是互为条件的,相辅相成,成雄是其目的,施奸是其手段,不奸难以成雄,成雄则不得已而施奸,小说不仅写了他的"奸",更写出了他的"雄",使曹操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真可谓是善变,不愧为历史天空中一颗耀眼、璀璨之星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曹操一代“奸雄”,有生之年,与群雄逐鹿中原,有包举宇内、并吞四海之宏图。然志未完,命已去!子孙不过三代位又被司马所篡,此皆因果循环呼?非也,乃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耳。
?

.pp alor:#f00;tt-drat:derl;}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