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自负带来的悲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管怎么说,像魏延这样一个身经百战,勋劳赫赫的大将,在矢石交飞的战场上迭经风险而不死,到头来却死于"自己人"的刀下;这还不算,当马岱提着他的头去报功时,狷狭阴狠的杨仪竟然"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这实在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应该说,有一部分责任应归于魏延承担。
魏延自信心强,这在今日发达地区当然是好事,但是在1700余年前那样的封建中国,就显得锋芒毕露,有些盛气凌人了。魏延是忠于蜀国的,刘备对下属仁义宽厚,深得人心,他把魏延从一名士官部曲提拔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令凉州刺史南郑候,士为知己者死,魏延对刘备忠诚不二,说魏延谋反,是民间以讹传讹的无稽之谈。说魏延有刚骨,忠直狂傲,有些自以为是,因此不被世人谅解,却是见地诚恳深刻。诸葛亮丞相死后,费韦试探魏延动机,魏延对费韦发的感慨,我们细细推敲,反复思考,这话说得实属以国家大局为重,对诸葛亮相哀恸之中,不当逃跑将军,崛起征服北地之志。当时,丞相逝世,后主软弱,众蜀国文臣武将处于犹豫状态,魏延胆略过人,大气磅礴,属威震敌国的宿将,如果军中大胆起用魏延北征,极能力挽狂澜而振兴蜀国大业。
在《三国志》上,评价其“魏延以勇略任”。然而,就是这样一员识见超人、战功赫赫、威名远扬的猛将,在千古贤相诸葛亮手下却屡遭猜疑,一直郁郁不得志,最终落得被疑谋反而冤杀的结局,葬送了一世英明。
对于这点,古人则一直认为魏延“脑后有反骨”,后人则多因此诟病诸葛亮用人过于挑剔。其实,自傲,执着,认死理,而又无心机,是魏延他导致悲剧的自身原因,对此,《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得也十分清楚。
魏延的确是一个刚强威猛,颇有点自高自大的人物,虽然勇于任事、不畏艰难的优点,但其自身也有桀骜不驯、任性而行的缺点。在蜀汉立国之前和建国之初,上有刘备这个雄主统驭,身边又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大将并立,魏延不可能到目中无人的地步,他的缺点较多受到控制,而他的优点则较好地得到发挥。在无数次的拼杀鏖战中,魏延建立了累累功勋。随着刘、关、张、马、黄、赵等人相继谢世,诸葛亮一个人支撑着蜀汉大局,魏延成了开国元勋中硕果仅存的大将,地位越来越高,资格越来越老。这时,他那刚而自矜、目中无人的毛病就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了。他以西汉王朝的开国元勋韩信自许,一心要自领一军,与诸葛亮分道而出,建立吞强魏、复汉业的盖世奇功。而且,他也的确提出过直出褒中,奇袭长安的妙计。但是,诸葛亮并没有采纳他的妙计,对他分兵的要求也总是"制而不许"。这就使他常常感到不那么得志,对诸葛亮颇有牢骚,甚至认为诸葛亮是个胆小的家伙,"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只是由于对诸葛亮心存畏惧,他还不得不有所顾忌。另一方面,同僚们对他处处让三分,惟独杨仪却偏偏不买他的帐,老是同他争长论短,这当然要引起他的不快,久而久之,双方竟"有如水火"。"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刀拟仪,仪泣涕横集。"(《三国志?蜀书?费祎传》)因此,当诸葛亮病逝,由杨仪统兵撤退,要他断后时,他再也按捺不住不满的情绪,竟然失去了理智,忘记了大敌当前,三军新失统帅,极需加强团结,稳定军心,却非要跟杨仪见个高低不可。无论魏延可以举出多少理由,这种先小忿而忘大局的行为显然是错误到极点的,当然也是不得人心的。所以,虽然他平时都是"善养士卒",到但了这个时候,却得了个"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的结局。
一瞬间,魏延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只好带着儿子逃跑,终于丢了老命。半世威名,毁于一旦,千载悲剧就这样铸成了。
魏延死后,蜀人杨戏所写的《季汉辅臣赞》中,对魏延作了这样几句评语:
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
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这段赞语对魏延"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功劳作了肯定,但又叹惜他不能善始善终,指出根源在于他那"不协不和"的性格。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所以,人们有理由说魏延并没有背叛蜀汉,但同样也有理由说他的悲剧是其咎由自取。
仔细分析魏延一生的所作所为,其成败主要还是与其自身为人处事的性格弱点有着直接关系。
一是不善于与主帅沟通、以开诚布公取得理解和支持,牢骚满腹,口出怨言,不平之气溢于言表,缺乏组织纪律观念。
二是不善于处理与同僚之间的关系和维护内部团结,孤高自傲、争强好胜、妄自尊大,缺少团队精神。
三是不善于维护自己的形象,说话不注意分寸、做事不讲究策略,患得患失、诿过饰非、刚愎自用,难以在群众中树立威信。
四是不能忍辱负重,顾全大局,恣意妄为,私心太重,终致众叛亲离、留下千古遗恨。
在当时诸葛亮治下的蜀国,用人制度和创业环境应该说都是十分宽松的,史书评价诸葛用人:以其用心平而劝诫明也。蜀国以弱小之国北伐实力强大的魏国,人才十分匮乏,因而诸葛亮非常重视爱惜、提携、培养人才,对魏延也很是器重。如《三国志》中说: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不忍有所偏废也。但魏延的所作所为让诸葛亮对他的人品产生了疑虑,担心自己身后无人能够约束,况魏延与同僚间的不和谐关系、众人对魏延为人的不满更使他深知魏延不得人心,又怎会轻易地把大权交与这样一位责任心不强、恃才傲物、率性任为、口无遮拦、不能容人之人的手里呢?
所以说,从某种角度讲,魏延悲剧的深层次原因是他自私狭隘、随性妄为的性格所造成,正是他亲手扼杀了自己超群的才干和能力。不能只要求环境适合自己,在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自己也要主动适应环境。否则,魏延似的悲剧还会在今天一遍遍重演。
不过,我们还应该看到,对于魏延善始而不能善终的悲剧,身为统帅的诸葛亮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首先,诸葛亮对魏延的使用确实不像刘备那么放得开手。
诸葛亮初次见到魏延,就看他不顺眼,要杀他:"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幸亏刘备救了他。但是这一次已决定了魏延的悲剧性的命运。诸葛亮所说的"脑后有反骨",其实就是魏延有点桀骜不驯,不大听话,或者说魏延不是那种对上司唯命是从的奴才,他办事有自己的主见;诸葛亮所说的"忠义",实在是一种愚忠愚义,即不管主子如何昏庸,如何暴虐,都必须对他忠心不贰,可魏延恰恰是一个有正义感,有反抗精神的人,因此他杀了他的残暴不仁的上司--长沙太守韩玄而投奔刘备。
而刘备在世时,虽然手下良将众多,却一直把魏延视为特达卓异之才,委以方面之任,让他长期镇守汉中,屏障益州,可谓用之不疑。而诸葛亮呢,尽管北伐时良将寥寥,可与魏延颉颃者几乎没有,但他对魏延总是不那么放心,既不认真考虑魏延的重要建议,也不愿让魏延分兵而进这种颇有保留的用人态度,自然要使心高气傲的魏延感到不快,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可悲的是,诸葛亮与魏延并无私怨,他的忠诚勤谨、光明磊落、严于律己、赏罚公平,都是举世公认的;他也比较注意选贤任能,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可能正是因为他律己甚严吧,他在衡量和使用人才时,不知不觉地比较偏爱那些稳重温驯、谨言慎行的人;而对那种颇有才干而锋芒毕露的人,对那种优点突出缺点也明显的人,对那种好提意见时有牢骚的人,总是不那么喜欢,往往不能充分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对魏延就是如此。对于最高统帅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片面性,也是诸葛亮不及刘备之处。
刘备死后,魏延在蜀汉虽然也有较高的地位,但他一直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重用。北伐曹魏时,对街亭这一个关系到蜀军进退存亡的重要据点,诸葛亮虽也知道须得一员"大将"去镇守,但他不用魏延,而用"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结果丢失了街亭,导致此次北伐功亏一篑。究其实就是魏延比较正直,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象马谡、杨仪之流,会走上层道路,总是与诸葛亮套近乎,能得到诸葛亮的喜爱。
诸葛亮甚至"厌屋及乌",因为不喜欢魏延进而不采纳他的"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的正确建议,固执地多次率偏师深入,无功而返,最后被司马懿拖死在五丈原。我们可以设想,若是诸葛亮喜爱的马谡、杨仪之流提出这样的建议,说不定诸葛亮会采纳的,可惜徒有其名的马、杨二人又根本提不出这样的极有战略眼光、极有创见性的建议。
从某种角度讲,诸葛亮是妒忌魏延的才能,每次给魏延偏师也不超过万人,对魏延是以大压为主的。对此魏延很是不忿,老实念道着当年要是按照他说的出子午谷,直指长安,早就赢了。这场关于子午谷的公案,按照魏延所说未必不能够成功,后来钟会伐蜀就是有一路从子午谷进军的,也没有出现诸葛亮说的危道。不过是诸葛亮当时对魏延就是很不满意:你的智慧怎么可能比我高?你想到了,我早就想到了,但是因为是你提出来的,就是不行。其实军事上哪里来的百分之百把握?否决历史上任何一场经典战役,都可以用安全这个理由。
特别过分的是,在诸葛亮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他竟然也为魏延的结局作好了安排。他让他的心胸狭隘、品性卑劣的襄阳老乡杨仪接替自己掌兵权,而让长期与杨仪不和的魏延在退兵之时断后,以激起魏延之变,再让马岱名正言顺地杀掉魏延。其实,此时的魏延也并未叛蜀投魏,他只是想杀掉杨仪。魏延死后,马岱送上他的首级,"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悲哉,魏延!
魏延就是一个战将,不是阴谋家,到死之前也仅仅是想回汉中,而没有想到投靠魏国。魏延之死,是蜀国的一大损失,如果魏延健在,和姜维这样的人才在一起,蜀国未必那么快灭亡。魏延的悲剧远不只是魏延一个人的悲剧,它也是诸葛亮的悲剧,是整个蜀汉的悲剧!
魏延的悲剧值得各级领导者深思。
其次,在处理魏延与杨仪的矛盾问题上,虽然诸葛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骁勇,常恨二人之不平",却一直眼看着二人由日常意气之争发展到尖锐对立,"有如水火"的地步,没有采取任何妥善措施。尽管他在主观上"不忍有所偏废",但由于魏延常在前锋迎敌,而杨仪一直在身边办事,对二人倚重的程度实际上还是有所不同的。尤其是在他临终之时,如果把魏、杨二人叫到一起,晓之以大义,托之以后事,二人的矛盾即使不能涣然冰释,至少也可以暂时缓和一下。遗憾的是,诸葛亮仅仅把杨仪、费祎、姜维等人找来安排后事,却把魏延排除在外,只是留给他一个"断后"的命令。既然魏延身为第一号大将,这样做显然是不大妥当的。魏、杨矛盾的激化,不能说与这没有一点关系。
今天,我们越是敬佩诸葛亮的高风亮节,就越是为他没有处理好魏延问题而惋惜。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魏延的悲剧多少反映了蜀汉政权人才不盛,难乎为继的悲剧。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魏延成功,杀了不同意他的杨仪等人,就不会成为冤大头了吗?其实,这件事肇始于诸葛亮,作为一个领导者,既然知道二人矛盾非常深,就应该调开二人不使处于一地。魏延早就有不佩服诸葛亮之心,却无背叛之心,"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亮制而不许。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如果把这个设想作为战役,或许会实现,但如果作为战略来实施,就会有非常大的危险了性,以蜀汉的实力,假设可以打到洛阳,而无法真正击败曹魏军队,也无法占领魏地,再说时代变了,已经不能用过去的作战方案办事。还有东吴虎视眈眈,想从中来渔翁得利,关羽在樊城前线攻打曹魏军队,而荆州被东吴偸袭,就是前车之鉴。如果魏延真的撑握大权,按他所想的去做,蜀汉就不会延续那么些年了。当时,是费祎在调节两人之间的关系,"建兴八年,转为中护军,后又为司马。值军师魏延与长史杨仪相憎恶,每至并坐争论,延或举刃拟仪,仪泣涕横集。祎常入其坐间,谏喻分别,终亮之世,各尽延、仪之用者,祎匡救之力也。"可惜的是,诸葛亮没有提前将两人分开,如果诸葛亮把一个人留在成都,或许就不会出现二人火拼的事了。但即便没有杨仪在,魏延不听其他人的劝阻,而非要自作主张地去攻魏国,派万人出子午谷冒险进入魏国腹地,又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呢?
当然,古人的一切都已成为事实发生了了,已经没有任何改变的机会了,我们只是探讨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历史也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大都不能与他人合作而出现了问题。他们的才能还没有大到超过所有人的地步,如果有一个超天才,人们自然佩服,也没人敢于挑战,与之磨擦。通常情况下,那些有才能的人只是比其他人就高那么一点点,他过高地自负这一点,而他人呢,又往往过低地看待他的优点,这是也可以理解的。但是这自负的人往往还是靠自负盛气凌人的气势,压别人压服他人的办法取得功绩的,本来正常情况下,他也就比别人高一点,取得不了什么太突出的成绩,可是他盛气凌人的压服他人,就会取得超过他的才能的成绩,他把压服他人为其尽力也算他有本事,而别人则最不服气的就在他的这点儿拿不是当理说,以势压人的做法,当他人一旦有机会,就会反抗,就会给他制造令他难以接受的局面。这样的人太自负,只喜欢独立完成工作,而不愿意与他人合作,就算与他人合作,也会给他人出难题,设陷阱,把别人贬低而抬高自己。
那些人虽然自负,盛气凌人,但也可以获得许多方面的好处。比如,在军资供应方面,历来是有好坏多少快慢新旧之分,每个人都知道,武器装备好多,供应及时,对完成任务的意义。无论过去还是现代,后勤供应都不是很充足的,物资是非常有限的,这个给了他,就不能给你,可仗还要打。按制度办事,你就不能取得那意外的好处,而对于那些不讲理之人,就能得到超出规定的好处。像魏延这样谁都要高看他一眼的人,也肯定有这样的问题。本来他是带兵的将军,与杨仪不能有比高低的问题而引起矛盾,为什么闹到势不两立的地步,或许问题就在物资供应上。而杨仪管物资的头脑又是非常清楚,魏延想多要,他偏不给;想找毛病,又没有,就只好压服了,而杨仪本身也很高傲,不服于他,因此矛盾就更尖锐了。蜀国的经济困难,粮食军备等物资不够,从以大将军姜维到沓中屯田可知;荆州丢失,损失大量物资,夷陵之战失败,多年准备的物资又全部损失,缺乏军械物资也是现实的,在历史资料中虽然没有写这方面的情况,但从字里行间,我们就可以分析到这些存在的问题。

由于魏延自负的性格造成与他人的矛盾,如果处于低层上,还不足以有害于人,而一旦升到上层,就会害人害己了,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魏延自负的性格导致自己的悲剧,他不会服人,以诸葛亮的谨慎、在蜀的地位、与开国之君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是无人可比的,但是魏延不满意,其他人就更不要说了。别人也不会服他,诸葛亮健在时还算好,一死,全都畏惧他的盛气凌人,除杨仪与他公开对立,姜维也不同情他,而在成都的董允、蒋琬"咸保仪疑延",而他原来"善养士卒"的士卒,在大是大非面前,也离开他"知曲在延,莫为用命",正是众叛亲离。这个结局也是其不可避免的。在得知主政者不久人世时,提前令其离开军队还朝,做无实权的闲职官员,既保持团结,又保其名节性命,这或许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所以,话又说回来,从一定程度上讲,魏延的悲剧是因为他那样的性格,自以为是,刚愎自用看不起他人,不能与人合作,还能出现什么样的结局?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他的问题?这也可以说是他一手造成的。
但是,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因为骄傲不愿为人下,就被称为叛国贼,并因此杀了头,实在是太冤了。那么到底做出过那样的行动或者说动机了吗?请继续看以下分析。
千古一冤——脑后有反骨?
作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赵云之后的蜀国最重要最厉害的大将,魏延用兵,攻则拉枯摧朽,守则固如金汤,攻守自如,张弛有度,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攻,魏延善出奇兵。"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以是观之,若有荆州数十万兵马,早已效仿孙策攻占襄阳,阴窥许昌,岂如关羽仅"威震华夏"而不得寸土。兵法有云,"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魏延就是这样的人。守,魏延善以攻为守。延守汉中,"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这样的气概,放眼三国,只有曹操可堪比拟。
这样一个军事天才,千百年来却又由于诸葛亮的一句"脑后又反骨"而被历代人称为反贼,千年来一直被“叛主”这个帽子压在头上,这真的可以称得上是千古奇冤了。
魏延的才干、智勇和功勋是无庸质疑的,那么,他究竟背叛蜀汉没有呢?
曾经,在没有其他更好的计策时,魏延提出了子午谷径取长安的建议,其实,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更何况即使不会成功,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但是被诸葛亮断然否决了。试想以魏延的性格又怎么会毫无怨言呢,然而单从这句话又怎能看出其反心呢。诸葛亮是否也有因受自己的主观情绪影响而没能客观审视的嫌疑呢。与刘备的宽宏信任相比,诸葛亮是否有些气量狭小了呢?
这样说,并不是贬低诸葛亮,作为楷模,他实是中华民族智慧忠诚的象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远辉映青史。
大家对魏延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三国演义》,但是,它毕竟只是一本小说,与事实必然要有一定的出入性。鲁迅也曾评价其为"多智而近妖",有些不食人间烟火。凭其《隆中策》一举奠定三分天下之势,可也就仅此而已,无法再做更深进龋他那种"事无巨细,每必恭亲"的勤政方式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可就是这种模范做法若按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正是造成庸人频出,思想困乏,只会机械做事的严重根源。从他命丧五丈原之后,蜀国就后继无人,最后甚至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局面,如此又怎能不被后辈精英倍出的魏国集团所消灭呢。从这方面来说,诸葛亮也只有局部战术的聪明,却无全盘战略的智慧,他只有勤于做事的忠诚与努力,却无擅长用人的度量与管理的才能。不然的话,三国的历史就要重新演义了。
一个魏延就可以演绎出蜀国的兴衰。一个蜀国,就可看出群雄逐鹿的天下大势。
众所周知,魏延是在诸葛亮去世以后,与丞相长史杨仪发生火并时失败被杀的。对此,《三国志?蜀书?魏延传》记载得十分清楚:
一种说法是,孔明病危时,秘密同杨仪,费祎,姜维商定退兵计划。孔明死后,杨等秘不发丧,先派人探听魏延的意见。魏延说:"丞相虽亡,还有我在,决不退兵。如果叫我带兵断后,我也不干杨仪于是不理魏延,自己引军先退。魏延知道了,却又抢在杨仪前头,先行退兵,然后烧断栈道。杨仪等人从另一条路追赶魏延,到了南谷口,两军相遇,魏延的士卒纷纷散去,于是魏延与数人难奔汉中,被马岱所杀。
魏延的意思很明白:第一,诸葛亮虽然去世,但北伐事业不能中断,应当由他继续"率诸军击贼"。这虽然有自视甚高,对诸葛亮死后的困难估计不足的成分,但与"背叛"二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第二,论地位,论威望,都应当由他负责统率全军,现在却要他听从一向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的号令,他心中实在不服。但是,这与"背叛"也根本不能划等号。
这和史学界普遍认同的完全相反,说诸葛亮临终托付后事给魏延,结果杨仪诬蔑魏延造反,发动军事政变,把他给干掉了。裴松之就认为这是敌国放出来的谣言,并不可信。本来嘛,"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这样的话,怎么会是一心北伐、恢复汉室的诸葛亮所说的呢?
在其他史书上所记载的这件事,也是有矛盾的。
在魏国人所写的《魏略》中,则是这样说的:孔明临终时本来叫魏延代理军事,魏延,魏延遵嘱退兵,到褒口才发丧。杨仪因平日和魏延不合,怕被杀害,于是扬言魏延要造反,起兵攻击魏延,魏延出其不意,逃走时被他人所杀。
不管这两种说法是如何的矛盾,但有一件事确实是一致的,那就是魏延当时是一直向南走。《三国志》说魏延到南谷口时,碰到了杨仪的军队;《魏略》则说魏眼到褒口(就是南谷口)才为孔明发丧,南谷口离汉中不过几十里,却离孔明死的五仗原有好几百里。如果魏延有心造反,怎么会到了汉中才会想到呢?他又不是没有一点头脑,他会不知道这样做是不可能成功的吗?
由于魏和杨不和,孔明一死,内部发生了争执,争论不决,于是魏和杨各自领兵南行,又各自向成都告,都说对方不听调度,有意作反,到了南谷口,展开战斗,魏延带的是先锋部队,人数少,很快被杨仪的主力部队消灭,魏一死,反叛的罪名自然加在他头上。本来元帅新死,军中内讧,无论谁有道理,失败者总是吃亏的,何况死无对证,因此罪名就这样坐定了。
魏延可以说死得冤枉,但是杨仪也并没有因此而重用,蒋琬继承了孔明的位置。杨仪对此非常不满
杨仪也不是什么好人,《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都有这样一个注脚:
杨仪自以为年宦先于蒋琬,但是却位出琬下;且自恃功高,未有重赏,对费祎说:"丞相死的时候,如果我带一支军队投降魏国,一定会比现在好多了!真是后悔莫及呀!"后主听说后大怒,将杨仪关进监狱里,想把它处死。蒋琬却说:"杨仪虽然有罪,但日前随丞相多立功劳,罪不可斩呀,把废为庶人就可以。"后主听从他的建议,贬杨仪赴汉嘉郡为民。杨仪因感羞惭自刎而死。
魏延死了。蜀汉最后的五虎时代猛将消失。
姜维登上了前台,成为了蜀汉的一号人物。
29年后蜀汉灭亡。
屡败于魏延之手的郭淮后来数次遏止了姜维的北伐作战。
魏延在史书中与杨仪放在了一起。也许是天意吧。
两次说不清道不明的背叛,一次救了黄忠,归顺了蜀汉,而另一次或许就不存在,却使他死去,而且留下了千古骂名。
你看杨仪是个什么东西?如此猪狗不如的东西,他不会是什么好人。
陈寿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末尾说: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诸葛)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连陈寿都委婉的说:魏延是冤枉的。可是罗老仍是把魏延义无返顾地写成了一个反贼。
那么我们再来分析分析他到底是不是叛贼呢?首先看一看魏延有没有“反”的动机。
对于魏延的“反”,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这也是演义中表面上的“正统”解释,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相信这种说法不会有几个人真的把它当回事,毕竟识人不是相面,坏人脸上也不写个“坏”字,这只是一个拙劣的借口而已。
第二种,魏延由于在孔明手下时不受重用,心怀不满,所以才想反蜀投魏,这才是罗老想让世人以为的魏延必反的真正原因。罗老可谓处心积虑的设置了种种铺垫,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魏延献计奇袭长安被孔明否决后,“怏怏不悦”。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会发生这种说法也是十分荒谬的。翻看魏延的履历表,可以发现他在西蜀政权历任重职。刘备进位汉中王之时,魏延就力压诸多德高望重的老将以黑马姿态被任命为汉中太守,俨然已和关圣人平起平坐;到诸葛亮出师伐魏时,在从军武将中,他排名第一,那时他的头衔已经变成镇北将军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都亭侯,赵云死后,事实上他已经成为蜀汉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以这样的身份和履历,毫无疑问,孔明以后的兵权将落到魏延之手,即使诸葛亮更赏识他的嫡传门生姜维,但是,此时刚投蜀不久的姜维,怎可能与魏延相提并论呢?放着这样的锦绣前程不要,而去反蜀投魏,再说孟达和黄权的例子就发生在眼前,投魏大不了也就是“累官故不失州郡”的下场,对于任何一个有理智之人来说,有谁会放着鸡头不做,而非要冒着极大风险去做凤尾?所以这种说法也不成立。
至于与杨仪不和之类的鸡毛蒜皮小事,更不可能成为魏延“谋反”的理由,所以魏延根本就没有谋反的动机。
如果魏延当时真的要背叛蜀汉,他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率领本部在前线倒戈,投降司马懿,这是非常容易的。第二种是,按兵不动,等杨仪率大军撤退以后,割据汉中,独树一帜,观望形势,待价而沽,和当年的张鲁一样。凭着他多年镇守汉中的威望和实力,这也是很容易就会办到的。第三种是,重施刘备夺取刘璋地盘的故伎,制造借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回成都,篡夺蜀汉政权,然后再来对付杨仪一军,这也不是不可能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魏延到底有没有谋反的实际行动呢?
首先,如果一个人想要谋反,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兵权,笼络人心,培植亲信,以图举事。魏延位高权重,如果真有不臣之心,即使诸葛亮压制他,他想要暗地里搞个反革命集团也是易如反掌的。可按书中所说的,魏延谋反之时,刚开始交战时,就被对方一个无名小卒一番话,部下就“大喊一声,散去大半”,连一个亲信都没有,只留下个不知心腹的马岱相随,最终还被其所杀,这哪是谋反呀?分明是伸着脖子让别人砍。之所以会出现这现的现象,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魏延平时确实兢兢业业,但是却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以致于临时事发生之时,没有一点准备,才会中了杨仪的圈套。
其次,从孔明死后魏延的反应来看,也能说明他根本没有反意。按常理判断,如果魏延要谋反,孔明病重时,必然要安插耳目探听消息,孔明死后的头等大事就是攻杀杨仪,夺取兵符,收回兵权,到了那时,不管是投魏还是杀回成都自立为王,这都不用再费吹灰之力。可演义中说的是,直到第二天杨仪姜维收兵回蜀以后,魏延才前来探营的费祎口中得知孔明的死讯,还天真地等着老奸巨滑的费祎把兵符送来,导致此后一步被动步步被动,最终没有成功。对于叱咤风云戎马半生的猛将?难道他会这样策划攸关自己生死存亡的“谋反大业”?真不知罗老是在嘲笑魏延的智商还是读者的智商?
另外,魏延仅仅主张由杨仪等人护丧还葬,而由他率军继续北伐,不要"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从这里也可以洞然其心,哪里是要反叛呢?
当杨仪不理睬魏延的主张,自己率着大军南撤的时候,魏延长期郁积的对杨仪的不满爆发了。在盛怒之中,他率兵抢先南归,与杨仪争相上表朝廷,互相攻击对方为叛逆。最后,双方在南谷口刀兵相见,魏延失败,被马岱"追斩之"。所以,陈寿在《三国志?蜀书?魏延传》中做了那样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再说,如果说魏延要造反,机会有很多,刘备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他还是汉中太守,这时完全可以反。“建兴元年夏,臧柯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越巂夷王高定亦背叛”,有这么多谋反的机会,魏延却没有反。诸葛亮建兴三年平定南方四郡的时候,蜀中空虚,魏延仍没有谋反,真不知道反骨一说,从何谈起?
总而言之,魏延既无谋反的动机,也根本没有谋反的行为,却被泼了一身“反贼”的污水,实在是千古奇冤。倒是那位“平叛功臣”杨仪,日后一语道出心事“昔日丞相初亡,吾若将全师投魏,宁当寂寞如此耶”,活脱脱一张小人嘴脸。
历史上的魏延和《三国演义》里写的完全就是两个人。蜀汉历史上真正的第五虎将,反而被骂作是脑后有反骨。魏延如果泉下有知,怕是哭也哭不出来了。
因此说,历史曲解了魏延,诸葛亮埋没了魏延,这真算得上是一桩千古冤案了。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