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忠贞的诸葛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诸葛亮27岁的时候,刘备在襄阳隆中"三顾茅庐",问其统一天下的大计。他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州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听了他这一番精辟透彻的分析,思想豁然开朗,觉得他人才难得,于是恳切地请他出山,帮助自己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于是,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使天下形成三国鼎足之势。
在危难之际,诸葛亮出而辅佐刘备。第二年,曹操南伐,他和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到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随后,他辅助刘备攻下荆州四郡,又从荆州率军入蜀帮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刘备称帝,他被任用为丞相、录尚书事。在他当政期间,主要依靠从荆州带来的旧属,同时注意笼络原来刘璋部下和益州豪强大族。对于那些出身贫寒而有才干的士人,就大力提拔重用,被称赞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他法令严明,赏罚必信。他很器重参军马谡,北伐中马谡为先锋,违反节度,被魏将打败,他含泪处死马谡,并以用人失察自请贬官三级。益州豪强大族自刘璋统治以来,长期专权拔扈,蔑视君臣之道,对于他们的不法行为,他丝毫不留情面。在一定程度上,这保证了蜀国政治上清明和统一。
攻心为上,七擒孟获。打仗,只有消灭敌人,夺取地盘,才是目的。逼得"穷寇"狗急跳墙,垂死挣扎,己方损兵失地,是不可取的。放他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让敌人斗志逐渐懈怠,体力、物力逐渐消耗,最后己方寻找机会,全歼敌军,达到消灭敌人的目的。诸葛亮七擒七纵,决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终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获的影响,稳住南方,在地盘上,次次乘机扩大疆土。在军事谋略上,有"变"、"常"二字。释放敌人主帅,不属常例。通常情况下,抓住了敌人不可轻易放掉,以免后患。而诸葛亮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七擒七纵,主动权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后终于达到目的。这说明诸葛亮深谋远虑,随机应便,巧用兵法,是个难得的军事奇才。
在今天,攻心为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军事上的策略,而且更是企业竞争、人才竞争的大策略、大战略。孙子兵法中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即攻心为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大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并顺理成章地催生出一种新的兵法
总的来说,作为企业领导,要用人为能,攻心为上。目光如炬,明察秋毫,洞若观火,高瞻远瞩,有眼光就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鞠躬尽瘁
刘备病危,临终托孤于诸葛亮。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他勤勉谨慎,大小政事都要亲自处理,赏罚严明。刘禅暗弱,朝政无论巨细,都取决于他。他宏韬伟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曾革新“连弩”,可同时发射10箭;作"木牛"、"流马",便于山地军事运输;还推演兵法,作"八阵图"。
诸葛亮一心辅国,所以与共为辅臣,但又因自身利益和重谋图叛国的李严产生了激烈的矛盾。本来在建兴四年(226年)前,两人关系还非常好,在与孟达的信中,诸葛亮还称赞李严。但没多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晋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他也能捞到许多好处。对此,诸葛亮十分生气,在回信中,诸葛亮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又过了一段时间,诸葛亮在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建兴七年,陈震在出使东吴前,专门找诸葛亮汇报李严的巧诈问题,特别谈到李严早年在家乡为官时的一些劣迹,但没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
建兴八年(230年),曹军想要分三路进攻蜀国,诸葛亮再次派李严率领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可李严又与诸葛亮讲条件。听后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李严调走后由他负责处理事务,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伐魏,让李严在汉中担任后勤供应的职务,李严没能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诸葛亮回来时,又故作惊讶地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还要突然退兵?"于是在上朝时,诸葛亮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众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并且将他流放到别处。建兴十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进行了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前,已事先与东吴商量好同时攻魏。可是东吴迟迟不发兵,到了五月,孙权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一汉口)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出得策略是先将东吴挫败。他亲自率领水军东征,命令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可是当孙权得知魏主的企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随即命令全线人员撤军。诸葛亮由于此前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同年八月,诸葛亮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在死前,诸葛亮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从诸葛亮选择的道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和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但是诸葛亮并不墨守儒家教条,他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别人藏见。他教诲下属:"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提出了"集思广益"、广纳部下意见的原则。他总结的"务于多闻,是以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士庶,则万物当其目,众者佐其耳"、"故人君以多见为智,多闻为神"的为政之道,一直为后世君主所推崇。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一生光明磊落,身为丞相却"蓄财无佘,妾无副服",还曾上书奏明私产"桑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死后稽核完全属实。诸葛亮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儿孙诸葛瞻和诸葛尚深受他的影响,与邓艾一役中,虽寡不敌众却誓死不降,"埋脚而战",战死于绵竹城下。
诸葛亮是中华民族公认的智慧之神,在英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在当时即有"智多星"的称号。现代人写小说也常把一些聪明的人取个外号叫"小诸葛",可见他的文稻武略可以说是非同一般。高卧隆中时,他还只是一介书生,即被当时大名士宠德公称为"卧龙",司马微赞为"识时务的俊杰"。公元207年,他出山辅佐势单力薄的刘备,先与孙、曹逐鹿中原,后与司马懿争雄天下。正是他的智慧,曾无立锥之地的刘备能走出困境,取荆益两州,三分鼎足,成就帝业。也正是他的智慧,庸主刘禅能坐稳江山,长期与强大的魏国抗衡,使司马懿"畏蜀如虎。"
我们可将诸葛亮的一生分为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因的存在,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是他的第二个二十七年,是诸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生前,他的忠公体国精神就非常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相,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才智过人、又有忠诚之心和报国之情,为世人所仰慕,为后人所赞颂,成为人民心中智慧的化身。也是忠诚、廉洁、正直的榜样,无数文人写下了赞美他的诗篇。他的传奇故事为世人千古传诵,经久不衰。
诸葛亮自出茅庐后,随刘备转战南北,驰骋疆场,为蜀汉政权的中兴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又殚精竭虑,辅佐后主,为光复汉室,六出岐山,执著地北伐。于是有了对他"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深情赞颂。然生不逢时,天命难违,在秋风寥落中,饮恨五丈原,最终没能实现自己光复汉室的大志,以至于"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缠绵柔韧的《出师表》流传了下来,其至情至性成为了我们民族的永远的精神财富,成了千古英雄血脉的源头。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诸葛亮的智慧忠贞的面容成了历史烟尘深处的一张最可亲的面孔,让后人永远敬仰,永远怀念感动。
其实,在《三国演义》中,其实有许多典故都是后人为神化诸葛亮而杜撰的,更为神话的"借东风"等传奇也都是作者加上去的,足以说明人们对诸葛亮的无限爱戴,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神圣的地位。这样的伟人,从古至今又有几个呢?
本书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